文化,为平山这片革命老区插上腾飞的翅膀!

革命圣地——西柏坡

美丽乡村——李家庄

云顶草原——驼梁

北方桂林——天桂山

——平山县文化事业发展综述

近日,老区平山从全国近2000个县级行政区中脱颖而出,荣登“2019(首届)中国文化百强县”的消息火遍各大网站、微信朋友圈,人们纷纷为平山获得文化大县、文化强县的荣誉称号点赞。8月13日,平山县入选了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平山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河北省文化旅游资源大县,有西柏坡等红色革命遗址240多处、“水帘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山国古城遗址文物保护单位近300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驼梁等自然景点100余处,享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石家庄历史文化根脉”、省会西部生态屏障等美誉。

近年来,平山县不断挖掘、利用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丰富和充实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走出一条以文化提升发展品位、以全域旅游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

平山,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石家庄历史文化根脉”

平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置县2200年。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在此居住,公元前17世纪商始祖契发祥于此。

从远古到清末,平山历史发展脉络清晰、完整,各个时期、朝代均有遗存。水帘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与北京山顶洞人遗址同为一个年代,把石家庄有迹可考的人类活动历史提前了1万多年,被称为“石家庄先民之家”。此外,在滹沱河、冶河两岸分布着中贾壁、田兴等十余处仰韶文化遗址,还有王母村、王母观王母阁、汉武帝寻泉等众多王母文化传说故事,无不展现了平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战国中山国都城遗址和国王陵墓群,距今2000多年。两个墓葬中出土文物达19000余件,其中千年古酒、守丘刻石和铜版兆域图均属世界之最,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座、错金银双翼神兽、十五连盏灯、银首男俑铜灯、铜“山”字形器以及大量精美玉器、陶器,均做工精美,为国宝中的珍品。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立项,纪录片《中山国》在央视热播,老区平山再次成为全国的焦点,中山国与西柏坡一并成为带动全域旅游发展的“鸟之双翼、车之双轮”。

平山古迹文物十分集中,文庙、商代西门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王母阁、甘泉寺、光禄书院等文化资源星罗棋布,积淀了城市深厚的文化内涵;平山县拥有《渔家乐》《刘家坪丝弦》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1项,《闫三妮民歌》《平山武高跷》《田兴花灯会》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3项,县级67项。

平山,红色文化底蕴深厚——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平山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西柏坡是全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政治地位非常特殊。

西柏坡——平山县西部一个普通的小山村。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央工作委员会和中共中央先后移驻于此,西柏坡由此而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组织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在这里,党中央和毛主席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解放全中国决定性的胜利;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华北人民政府在平山诞生。

平山无处不丰碑!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根据地——晋察冀边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边区著名的“抗日模范县”。每个村庄都有革命故事,众多革命烈士的鲜血洒在这片红色的土地。1931年,于光汉、栗再温、王昭等“播火”桑梓,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曾两度驻扎在这里,是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领导中心。战争年代,数万名平山儿女参军参战,涌现出了平山团、回舍大枪班、戎冠秀、韩增丰等一大批英雄模范。平山人民以自己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用自己的汗水、鲜血、生命和智慧,写下了可歌可泣而又光辉灿烂的重要一页。

全县境内共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处,革命遗址、遗迹240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

平山,让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 文化+旅游催生高质量发展新业态

文化,是平山的灵魂,也是平山县最重要的软实力。只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文化品格,文化才能焕发更大的魅力。

平山县生态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汇聚了“红、绿、古、温”等多种文化旅游资源,是全省景区数量最多、业态最丰富的县份之一。

平山县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境内有奇峰、溶洞温泉湿地自然景观,几乎囊括了整个河北省的地形地貌。近年来,平山县委、县政府吹响文化产业发展“集结号”,依托西柏坡的金字招牌、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以及优越的生态环境,通过加大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旅游景点形象、加快产业转型等方法,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全方位展现平山深厚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推进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新跨越。

作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在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平山县借助西柏坡品牌优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立足“石家庄市西部生态涵养支撑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休闲观光农业特色区、新兴业态聚集区”的功能定位,全面整合资源,编制《平山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坚决打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阵地战”。同时,平山县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对全县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挖掘重组整合,打造风格各异的温泉康养游、文化体验游、农业观光游、田园风情游等文化旅游聚集区,全面丰富旅游体验。坚持全产业融合,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的主导作用,着力构建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魅力新平山,就是要把平山深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扩大平山文化影响力、增强群众文化感召力、激发文化产业驱动力。”平山县文旅局负责同志王卫利说。

通过文化+旅游战略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平山全域旅游蓬勃发展,催生了城乡面貌的历史蝶变,擦亮了“平山别样红”“金山银山、看看平山”的崭新品牌。

平山,红色文化激发新时代强大精神力量——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阔步迈进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同县乡村干部和群众座谈,要求平山县的党员干部,带头坚持“两个务必”,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履行职责的各个环节,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近年来,平山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路领航,传承红色精神,奏响新时代最强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一串串喜报,令人欢欣:2018年9月,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脱贫出列,一举摘掉32年的“贫困帽子”,提前兑现了向习近平总书记保证“五年脱贫”的庄重承诺!

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擦亮了“平山别样红”“金山银山、看看平山”的崭新品牌;

纪录片《中山国》在央视热播,中山文化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老区平山成为全国的焦点;

围绕建设文化县城、美丽县城、红色县城、政治县城,按照“一线一河一城两区十乡镇”思路,全面加快中等城市建设,挖掘资源禀赋,做足山水文章,讲好中山故事,充分彰显深厚文化底蕴。建成了西柏坡红色文化、温塘温泉康养、岗南滨水休闲三大特色乡镇,打造了李家庄、梁家沟等一批美丽乡村,城乡颜值越来越高,中等城市格局架构初步形成。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坚持文化下乡、送戏下乡常态化,丰富贫困县群众文化生活,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攀升;

全县24个项目入列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平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新时代的平山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正式走上了“打造市域副中心、建设生态富裕文明和谐中等城市”的新征程。

如何把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文化传承继承好、发扬好,如何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谆谆嘱托落实好、践行好,如何把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满足好、实现好,是新时代赋予平山的重要“命题”。

“巩固脱贫成果、加快转型升级、治理生态污染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严峻的考题。我们要加快步伐,努力走在前面,交出优异答卷!”平山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介绍道。

老区平山传承红色文化,将红色精神代代接力。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办好文旅大会、推动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坚定不移打造全域旅游高地,对于提升中等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整体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坚决打好第四届全省文旅大会“攻坚战”、坚决打好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突击战”、坚决打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阵地战”。坚持全要素构建、坚持全产业融合,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的主导作用,力促一产围绕旅游调整结构,二产围绕旅游壮大实力,三产围绕旅游加快发展,着力构建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文化是平山的灵魂、根脉,是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硬支撑。用足文化资源优势,做好发展文章,平山县委、县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担责、锐意进取,带领全县人民不断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奋力朝着“打造市域副中心,建设生态、富裕、文明、和谐中等城市”的目标前进,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作者丨李巨涛

稿件来源丨石家庄新闻网

Hash:2f4f973e9c061f68eb97b74de0c78cbabf51d199

声明:此文由 平山县旅游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