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古卫署遗址探考---卫署武魂今何在,追寻旧址证雄风

卫署武魂今何在,追寻旧址证雄风!!对新发现的古卫署遗址探考文:叶良方 图:温庆伟 摄影:王贵

11月24日,我们根据当地村民的报告,对新酉村温氏大厝和后町前后两座四合院进行了调查勘察,终于有了初步的重要发现。这里,我们根据前人对古卫署的文献记述,并根据古卫城和卫署的山脉走向,结合我们这次调查的文物,以及所在地名的民俗依据,来论述温氏大厝和后町就是古卫署遗址的观点。本着出于保护古卫城遗址发展碣石旅游的愿望,我们对新酉村温氏大厝和后町四合院(以下简称温厝大院),从历史地理位置、古文献记载、建筑范围等,以及现存的文物遗存作如下的几点探讨,以求正于汕尾市内外的文史大家。 一、温厝大院的来龙与碣石卫城一脉相承 明清时期,民间和官府对阴阳宅的择定,非常重视地理位置的堪舆。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官府对城址和官署的选择,倍加慎重。我们要解开卫署的历史地理问题,首先要遵循古人的行为习惯和民俗传统心理进行推理。据明嘉靖版《惠州府志》和《海丰县志》记载,碣石卫城是由卫城的创建者花茂将军堪舆择定的。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广东都指挥使(都司)花茂将军经略东南方,带领旗下将士巡视粤东沿海。在巡视过程中,他见海丰负山阻海、形势极为险要的情景,不禁喟然叹道:“海丰滨海,其东旗峰叠见,入寇以为指北,城之便”。因此上奏朝廷要求增建海丰县碣石卫城。既然卫城位置是由花都司择定的。那么,碣石卫署也应是花都司在择定城址的同时,一并根据整座城池的地理格局来确定的。 碣石卫署,全称“碣石卫指挥使署”,隶属于广东省都指挥使司,也就是花都司辖下的明碣石卫最高军事和行政权力机构。我们只有确定碣石卫城的来龙和去向,才能寻找到卫署的来龙和方位。那么,就要了解花将军是如何选定城址的?根据清《广东通志》和李天根《爝火录》等历史资料,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花茂亲自堪舆卫城的地理后认为:圭山(玄武山),是南塘五峰山来龙处,距离卫城所在地约20丈,其东南麓海滩均是建城的理想区域。清《广东通志》亦谓五峰山云:“由三合岭经九岛诸峰,逶迤数十里至此,突地五峰,状如五指,为碣石祖山。”这种理论与花将军在圭山南麓创建碣石卫城的依据,如出一辙。而且据《台湾外记》载:“卫有强龙一百二十四步,直出海口,后当有佗、嚣、公孙述之流,与国运相终始。”(注1)于是,花茂将军在筑建卫城时,命令军士将环绕碣石的这条地龙断开,并断言云:“国末亦必有一强者,霸此方二十年”。花茂虽然想截断这条落海之龙,使之趋利避害,然而 望海楼至此的落龙依然强盛…… 据嘉靖《惠州府志》载: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碣石卫为“指挥丘陵始建署,广袤各五十丈。城东一里为教场。”建城期间,花茂在东城外兴建演武亭,作为士兵训练和集结训话的地方。所谓演武亭,就是教场的代称。今称为“旗鼓亭”。并派卫指挥使丘陵,在军队营地建置军城隍庙,在西南古莲田兴建妈祖庙,作为卫城的保护神祇,以激励官兵的爱国精神和海防意志。至今,军城隍庙和古莲田妈祖庙,仍然香火旺盛,成为六百多年古卫城的标志性建筑物。其时,在花都司的指导督察下,首任碣石卫指挥使丘陵,在卫城巽方“园埔顶”前督建碣石卫署。志书云:此地“前挹旗峰,后枕望云岭,广袤各五十丈(注2),以及位于东门城外300米处的旗峰,是当地对“新安山”(今新丰村)等山岭的称呼。花茂为了防止海寇以旗峰为导向,从海上入侵碣石港,因此在这里兴建碣石卫城,以挡住海寇入侵之路。而县志所称的“望云岭”,位于卫城太平石正北2.5公里处,是当地对“蜈蜞水岭”的称呼,亦是从五峰山发脉的小山脉。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卫城以军事管理的目的划分管理范围。在空间上,形成前、后、左、中、右五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千户所。指挥使丘陵调兵遣将,命令前所千户黄浩领兵驻守南门营舍(现城背脚王村);后所千户邓恭领兵驻守北门营舍(现望海楼村);左所千户田实领兵驻守东门营舍(现新乡村);右所千户韩孚领兵驻守西门营舍(现碣石中学)。东门太平庄驻有警卫部队的中所营房,由中所千户黄越居中策应,并轮班镇守碣石卫署。城内五所署建制,均有前后堂、镇抚司、吏目厅,门垣如卫署,各有其社区内部中心的祭祀空间。

碣石卫署建成以后,经过历代多次维修。迄至明嘉靖四年(1525年),岭东道施儒在南门碣石卫署右侧,兴建岭东兵备道分司署,建筑面积周围一百二十丈。有仪门、正堂、后堂、谯楼各五间,东西房六间(注3)。至万历五年 (1577年)底,惠潮参将侯继高带兵进驻碣石卫城,看到卫署已经破烂不堪。于是,他以子山午向建置正堂官厅,左右附厝建置经历司和镇抚厅。南砌墙垣为屏,凿池为明堂。堂左为园圃,设祠竖立大旗。堂后为射署,垒石为台。侯继高将军将卫署设在东南正前方,是他认为在这方位上,能够取得神力扶助的良好格局。 现温厝位于古卫城巽位,依新酉小山坡“园顶埔”而建。坐北向南,地形平坦开阔,面临宽广的明堂“大池”。前近古南门城楼,后倚军城隍庙和望海楼,右望古莲田妈宫,左毗东门城墙。其来龙为玄武山(古称圭山)的东南余阜。海陆丰民间堪舆学认为:五峰山的来龙,起自莲花山支脉狮子嶂大安山)。该山脉从吉康都河口墟东南8公里的三溪口,逶迤伸向陆丰坊廓都大安、八万两墟,再延伸至县城龙山,自此蜿蜒至南塘丘陵五峰山。又从南塘辗转至8公里的玄武山结穴,余脉从玄武山绵延至望海楼,自北向南倾斜络绎出海。今新酉村园顶埔,正是五峰山余阜经过之地。按照古代官署建制,温氏大厝是明历届卫指挥使或总兵办公地点,后町是其居住的府邸。这两座四合院的后山“园顶埔”,海拔约30多米,为城内海拔第二高度的山坡,地势自北往南伸向卫城南门城墙出海,正是望海楼山直下出海的落龙之处。 二、温厝大院的建筑方位和环境吻合卫署文献记述 根据明万历岭东兵备道孙光祖的《重建碣石署碑记》,侯继高“则以子山午向,中为正堂,左右为经历镇抚,南以树垣,左以祠大纛。又左为圃,以射署为后,因基垒石为台,而亭之。登高可眺山海之胜,垣南以塘。”其中“以子山午向,中为正堂,左右为经历镇抚”,符合现温氏大厝和后町坐北向南的位置,以及符合左右两侧民居的范围。又“以射署为后。因基垒石为台,而亭之,登高可眺山海之胜。” 文中记述与后町四合院后山“园顶埔”之地势一样,侯继高利用“园顶埔”之地势,在其地基上垒石为台,筑建山亭眺望山海之胜。“南以树垣,左以祠大纛”句,就是在南部前面砌墙垣为屏,左侧后面建置旗纛为祠之意,同时结合“垣南以塘”句(注4),与新酉温氏大厝前的明堂处,恰好有一个宽阔的大池相一致。这正是记载明卫署在城南位置的有力证据。据村民相传,过去这座大池非常宽阔,面积约有30亩。改革开放后,由于临池村民填塞泥土作为建屋的基础,造成这座大池面积仅剩下古池的三分之一。

三、温厝大院建筑格局与卫署建筑史料一致 新酉村南温氏大厝和后町,原是前后两座连在一起的四合院,长度85米,面宽23米;附近范围还有十几座四合院和纵横交错的古巷,建筑格局颇规范整齐,说明过去这一带建筑是有规划进行的。我们盘桓在里面约两个多小时,寻找古卫署的遗迹。从地理方位来看,温氏大厝和后町,处于军城隍庙前的东南位置,在卫城东城墙与南城墙之间,属于八卦方位的巽方位置,与西北乾方位置的古莲田同向相邻。对照历史建筑资料,附近的十多座四合院和多条古巷,应属于明代经历司、知事厅、镇抚厅以及狱房、旗纛庙、谯楼等旧址,其范围长宽各约150米,面积约22500平方米;整个卫署和守备署建筑面积约占整个卫城的四分之一。虽然经过历代修缮,但基本上仍保持着当年卫署及其附设机构的建筑格局。其范围内犹然保持四合院十九座,平房两列约160间,埕28口。如今,卫署大院围墙已大部分拆除,内有房屋六列,纵巷七条,横巷六条,四合院建筑十九座,平房两列,共有房、厅约160间,町28幅。其中,明代作为卫署正堂的温氏大厝,是一座宽23米,长40米,面积920平方米的四合院。建筑格局为坐北向南,三进二天井,中厅为穿堂。天井一边也存有当年粗糙的花岗岩石条。其后堂有一条狭长的后巷,应与后町所在的指挥使官邸前天井相连。我们在大厝巷道发现卫署的底层墙基,宽厚坚固,异于普通平民的居屋墙基(图:卫署正堂旧址)。   在其后座的四合院(今称“后町”),也是一座坐北朝南长45米,宽23米,面积1035平方米的三进四合院,建筑格局为穿中堂,有五间反照。后面山坡名为园顶埔,面积约4500平方米,地势是卫城内除望海楼外的第二高点。据村中老人说,过去埔上有一座破旧的小庙,人称旗纛庙。如果这个旗纛庙的称呼无误,那么,更是卫署旧址所在地的确证。如今,坡上是宽阔的野草埔,除长着枝叶茂盛的古榕树外,还长着2棵虬枝曲茎的古老枇杷树。据村中老人历代相传,园顶埔也是古卫署的后花园。这2棵距今约有600多年树龄的枇杷树,是与碣石卫署同时期的见证物。现被陆丰市列入古树保护文物。

翻开嘉靖版《惠州府志》《海丰县志》等历史文献,均有“卫署前挹旗峰,后枕望云岭,广袤各五十丈”的记载。其中卫署内设有仪门五间和正堂、川(穿)堂、后堂各三间,左右厢设有经历司、知事厅等机构,还有吏房十八间,镇抚厅五间,厂房八间,狱房三间等记载。所谓“广袤各五十丈”,如以明代一尺等于今0.33米折算,卫署南北长165米,东西宽亦165米,总占地面积27225平方米。此外,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为便于统一指挥和加强潮州与惠州之间的海防戍守,朝廷还在碣石卫署东侧建置惠潮守备署。嘉靖八年(1529年),卫指挥使程鉴重修了卫署正堂、后堂、川(穿)堂各三间,以及左翼置经历司、右翼置知事厅和吏房十八间,厂房八间,仪门五间,镇抚厅五间,狱房三间。并在卫署西邻建置碣石卫常盈仓,储藏23处军屯税米和外地调来的兵粮近一万石。因此,这座卫署遗址,自明一代均有重修或扩建的文献记录。直至海陆丰分县时期,其房产始由清政府出卖给民间,才在历史记载中消失(上图:碣石卫署布局图)。

四、从温厝的人文遗迹追溯卫署的历史信息 这次到温厝大院调查勘察,我们除了上述碣石卫署的地理、府县志文献等依据外,还发现了几个重要的实物遗迹,使我们初步落实对温厝大院就是碣石卫署遗址的看法。 (一)旗纛庙遗址。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山园顶埔上尚有一座小庙,人称旗纛庙,或称军神庙;就是明代军队用于祭礼仪式的场所。据有关资料,旗纛庙祭,有军队出征前的祭祀(古称“师行而祭”),和日常旗纛庙祭的两种形式。这种祭祀仪式始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朱元璋在京师建造旗纛庙。自此在全国卫所军队开始实施祭祀旗纛的仪式。明代卫所的守镇官,均在其驻地卫署建置旗纛庙,每年举行祭祀活动仪式。祭祀的对象就是军旗,故俗称军旗庙。卫署和军营均建有旗纛庙,作为军中专祭之礼。《明会典》载“凡各处守御官,俱于公廨后筑台,立旗纛庙,设军牙六旗纛神位。春祭用惊蛰日,秋祭用霜降日”。因此,碣石卫也不例外,府县志载“旗纛庙有四:海丰、碣石、捷胜、甲子各一,俱建于兵署左,掌印千户行祀事”(注5)。碣石卫旗纛庙祭,属于卫署日常的祭祀,也是明代国家制度所规定的重要祭礼之一,这是温厝后山园顶埔旗纛庙的来历。

(二)明墙砖和柱础石。这次我们到温厝大院勘察,恰逢后町正在兴建祠堂,他们在挖掘墙基时,发现了颜色和大小不一的明代墙砖,拿出来给予我们鉴赏。同时,我们发现在一条古巷的巷口,侧放着一个大型的鼓型柱础石,约有200公斤重,这种大型柱础石,是官署建筑才有的石构件,俗称磉盘。也就是柱子下面所安放的基石,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奠基石,在传统砖木结构建筑中用以负荷和防潮,对防止建筑物塌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图:柱础石) (三)马巷。温厝大院左前边有一条巷道名叫马巷,是古代卫署供战马出入的马道,俗称马巷脚。明代碣石卫海防部队设有骑兵队,用于主将陆上领兵出征的需要,以及官兵在驿道上传递军事信息和快速作战的需要。据史料记载:万历年间“碣石卫有战马43匹,其他五所有战马30匹”,这是惠潮参将侯继高为保持部队高度机动,平定海丰北部山区叛乱的需要。这条相传至今的“马巷”名称,说明这是一条从城外通向卫署马房的巷道。其时,朝廷为了方便驿骑和军队骑兵出行,在海丰县内设置了东海滘、南丰平安三座马驿,备有驴马房和草料,供军队和驿递的马匹途中休息。当地人称,从城外经东门城楼有一条古道,入口至城内左边民居一百米处转向,通向卫署前面的“马巷脚”。对于当时碣石卫战马所起的作用,与俞大猷一起指挥作战的岭东伸威道方逢时,曾作过一首《凯奏余音·定白马》诗,其中就有官兵骑马作战的诗句曰:“将军马前欢笑语,平明山头建旗鼓。龙旗翻翻逾山去,飞骑山南斩飞虏”(注6)。其时,碣石卫署前的巷道,经常出现马匹来往不绝的现象,而被称呼为“马巷脚”。故此,今温厝大院前的马巷名称,应是卫署存在的一种遗迹。因为,南方丘陵耕种仅用牛只犁田,只有官方机构,尤其是军事作战机构,才能拥有如此众多的马匹进出巷道。 五、温厝大院是碣石卫署海防历史的见证物 碣石卫署竣工后,首任指挥使丘陵率领指挥同知五员(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等八员将领入驻卫署办公。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署指挥使千户张直修整卫署。成化五年(1469年),指挥使王伦重建卫署。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为便于统一指挥和加强潮州与惠州之间的海防戍守,朝廷在碣石卫署东侧设置惠潮守备署,主掌平海所至柘林寨海面的巡洋缉捕任务。至嘉靖四年(1525年),岭东道兵备佥事施儒将惠潮守备署改建为守备分司,周长一百二十丈(396米)。有正堂、后堂、串堂、仪门、谯楼各5间,东西房6间。作为岭东道进驻碣石卫的监察官署。嘉靖八年(1529年),指挥程鉴重修正堂、后堂各五间,川(穿)堂三间,以及左翼经历司,右翼知事厅,吏房十八间,厂房八间,仪门五间,镇抚厅五间,狱房三间。至万历五年(1577年)底,惠潮参将侯继高带兵进驻碣石卫城,发觉卫署经多年倭寇、海匪的攻打,已是满目疮痍,气象萧条了,不由感慨于心曰:“是余之责也”。因此带领麾下诸将领,与当地官绅商议筹建事宜。恰有岭东海防兵备道夏道南和岭东分守道李盛克,联袂巡防到碣石城。闻讯捐赠建设款七百缗钱作为首倡,嘱侯继高对卫署重新进行规划兴建。由是侯将军 发动军民从福建浮海运来木材,并在当地取山石砌筑新府署。清乾隆元年(1736年),碣石卫署遗址奉文裁撤,由海丰兼署陆丰知县林寅估价二百二十两。三年由陆丰知县王犹龙售给姚氏建宗祠,后姚姓卖给姻亲温乾生、温美生等家族。因此作为海防文化象征的建筑物——碣石卫署仅存在345年。其寿命比碣石卫城还要短暂。自此以后,除少数未搬离的军户仍住在碣石卫城内,卫署的大部分地方归酉洞温乾生、温美生等温氏后裔所有,安居乐业至今。长期以来,温氏族人对卫署遗址虽有修缮,但对卫署格局未有大的改动,至今仍基本保留卫署旧址原貌。

六、穿越时空隧道,重现卫署当年的威武雄姿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初步认定:卫城东南的温厝大院,就是海陆分县时,由陆丰知县出售给酉洞姚氏的那座卫署旧址。而今,从温厝大院新发现的文物遗迹,结合历代府县志对卫署遗址的记述,让我们以四维空间的驰想,看一看消失在280年前的卫署情景吧: 碣石卫署位于碣石城内东南位置,坐南朝北,前挹旗峰,后枕望云岭,广袤各五十丈(约160米),占地面积25600平方米。南临文昌帝君庙,以及面积约30亩的大池,北倚海拔约30米的园顶埔,所在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卫署前为谯楼,楼上悬巨钟昏晓撞击,数皆一百零八声。进入面宽五间的仪门,东侧为“架阁库”,西侧为“军器库”,署内设有正堂、串(穿)堂、后堂各三间,左右厢设有经历司、知事厅等办事机构,其中吏舍六间,镇抚厅五间,厂房八间,狱房三间等。后山园顶埔建有旗纛庙,专门存放军旗。每到春天惊蛰日、秋天霜降日,将士们全副戎装前来卫署,举行祭祀军旗的仪式,就是为了祈求出师大捷,旗开得胜。

最近,在当地文史爱好者的追寻下,这座保存着六百多年海防史的碣石城署,重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从而激起了我们沉淀很久的历史记忆。当我们走进温厝大院规整有序的古巷时,时光仿佛倒退到悠久的明代,我们似乎听到战马经过马巷时的哒哒马蹄声。如今,温厝大院作为碣石卫署遗址,经过百年风雨沧桑,已成为满目疮痍的危房。我们呼吁当地政府,将其列入卫城保护遗址,申请上级派来省市博物馆考古队前来调查勘探。参考文献:1、江日升《台湾外记》卷三[M],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2、明嘉靖《惠州府志》十六卷[M]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3、明嘉靖杨宗甫《惠州府志》[M] ,杨宗甫纂,姚良弼修,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4、明孙光祖《重建碣石署碑记》[M],载王之正《陆丰县志·艺文志》,清乾隆十年(1745年);5、明嘉靖《海丰县志·坛庙》[M],明张济时修、李日巽纂;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6、方逢时《大隐楼集》[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

【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Hash:1ed02739ba4c806237eb342e8ae1d88e45e4aa17

声明:此文由 碣石城市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