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道藏书《书斋长物》周四精品推荐——北宋拓本《大唐三藏圣教序》

推荐理由

三圣合伙人传世之作

玄奘《心经》中文译文

李世民《圣教序》撰文

王羲之行书书法

国内最佳北宋神品

众家举烛大道流长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历任中国书协主席沈鹏书法题字

西安大雁塔慈恩寺主持增勤书法题字

作家出版社出版

载道藏书还原印制3000套

档案

载道藏书《大唐三藏圣教序》封面

作者:唐太宗李世民•太子李治•玄奘法师唐三藏

书者:王羲之

版本:北宋拓本

出版单位:作家出版社

馆藏单位:国家博物馆

出品:载道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藏本知悉

贞观十七年,享誉中外的玄奘法师唐三藏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成功返抵长安,唐太宗亲自接见,并为其翻译的经文写序,称“圣教序”,全名《大唐三藏圣教序》。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后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即此本《大唐三藏圣教序》。此碑由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字。碑石高9.4尺,宽4.2尺,共30行,行80余字不等。现存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

载道藏书《大唐三藏圣教序》内文

在《大唐三藏圣教序》中,唐太宗李世民开篇就以“盖闻二仪有像”为高度提出中国文化儒释道并举的大国包容态度,使得中国佛教至今千年不衰,而《大唐三藏圣教序》承载的王羲之书法和玄奘《心经》,更是中华文化经典成就不可逾越的丰碑。

载道藏书《大唐三藏圣教序》心经篇

《圣教序》集字者怀仁,为唐弘福寺沙门。怀仁为编此碑,集内府所藏王羲之真迹,历二十四年方摹集完成。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使此碑在集字与布局方面章法合理,纤微克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此碑广采王书之众长,注重变化和衔接,摹刻亦颇为精到,虽因集字缘故,部分笔势缺乏一气呵成之感,但其字数多,字体变化丰富,为其它法帖所不及。

《集王圣教序》问世后,宋、明、清以来的历代书家对这一作品评价甚高,称之为“百代模楷。模仿羲之书,必自怀仁始。”明代项穆《书法雅言》中说:“若逸少《圣教序记》,非有二十年精进之功,不能知其妙,亦不能下一笔,宜乎学者寥寥也。此可与知者道之。”的确,时至今日,此碑仍为不可多得的研习欣赏王书的典范。

载道藏书《大唐三藏圣教序》跋文

圣教序碑于宋以后中断,传世以未断宋拓本为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为北宋未断本,为张应召旧藏。张应召与温如玉于明万历间为肃府摹刻淳化阁帖、集王圣教序等帖。乾隆间归张照,册页后有王际华跋,简述此拓本流传经过。内钤有张应召本人的“张应召印”、“字用之”、“南唐张应召藏图书印”、“爱听吴言”、“榖”等印,均为阳文篆书。该拓本共十五开半,每开十二行,行十至十一字不等。白麻纸,拓墨较重,字似略小,瘦硬而神足。与一般北宋拓本不同的是,其第六行的“纷”字右中笔可见。在北宋诸拓本中,此为第一。

制作说明

载道藏书《大唐三藏圣教序》

制作形式:还原再造

材质:艺术纸、亚麻

装裱形式:古经折装(一套两册)

成品尺寸:26.5×40cm

藏本定价:990元

发行数量:三千套

阅读原文购买

鉴赏经典古籍臻品

Hash:63aa0d201e715224753dbd3ab43cfc59fc2eb63f

声明:此文由 载道文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