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登封之美 |永恒的文化记忆!嵩山文化密码之——刘碑寺碑

金石碑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数量繁多。不仅以独特的载体形式保存了大量的书法艺术,而且也为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物史料,成为一种永恒的文化记忆。

嵩山,位于五岳之中,自古至今,嵩山脚下的中原地带一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嵩山在春去秋来的风平浪静中见证着王朝的兴替,社会的变迁。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士、释道隐儒多活动于此,从而也保存了数量庞大的金石碑刻,使嵩山成为“金石宝地”。嵩山现存历代石刻近2000品,其中碑刻、塔铭、墓志1600余品,石窟、造像、石雕及其它300余件(座)。这些石刻作品,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资料,为我们研究嵩山文化、中原文化乃至华夏文明,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字图画实物资料,而且还是研究我国文字演变和书画、刻铸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今天请跟随小编一同走近 河南现存最高大的造像碑——刘碑寺碑,驻足欣赏她们的古韵之美吧!

刘碑寺碑 位于登封市东南15公里大冶镇西刘碑村,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北朝时期造像碑石刻。

因北齐天保八年(557年)豫州刺史集刘姓居士筹资立碑,故名“刘碑”,又因碑建寺而名“刘碑寺”。后人为了保护这座碑建起了碑楼,随着规模不断地扩大最终成寺,鼎盛时期的刘碑寺规模宏大,成了一所香火旺盛的寺院。

刘碑寺碑立于正殿,高3.19米,宽1.46米,厚0.46米。由黑色律石制成。质地坚、细而明亮,正面刻大小佛像七十多尊,背面刻碑文及立碑人姓名,楷隶并书。碑座浮雕武士,线雕禽兽,射猎图,雕工精湛,造型逼真。

碑趺前面和两侧雕12个金刚力士,后面浮雕山林狩猎图。碑座为方形,有北宋天圣四年(1024年)增刻重建题记。

该碑石质细腻,形体高大,造像精美,雕技高超,是目前河南省现存最大的造像碑,中原地区北齐时期造像中之精品,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Hash:b2c0f6cdb068b942f10d09b6b691c8551f438351

声明:此文由 登封本地手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