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三个保存完整的县级衙署,一个比一个牛。你知道是哪三个吗

“衙署”也称“衙门”,它是从古代“牙门”演变来的一个名称,古代将军领兵在外,树大旗以表示营门,由于旗上装饰象牙,这种军旗便称为“牙旗”,因而营门被称为“牙门”,后来文官的办公处也习称“牙门”,因“牙”、“衙”同音,后世通称“衙门”,从有关文献记载看,衙署自古以来就有,《周礼》中称它为官府,汉代称官寺,唐代以后称衙署、公署、公廨、衙门。

至少在宋代就已经把官署称作衙门了,它是封建官吏施政的场所。

这期咱们聊聊河南省的三座古县衙!非常值得一看!

内乡县衙

它位于内乡县城县衙大街,距南阳市60公里。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 历遭元末、明末及清咸丰七年三次兵火,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正五品官章炳焘所建。现占地2万多平方米,建筑280余间。

内乡县衙主体建筑座北面南依次:宣化坊、大门、大堂、二堂、三堂等,院落数进,布局严谨,前朝后寝。内乡县衙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之说,同时还享有“内乡衙、半官半吏文化”之美誉!

内乡县衙门票:75元。

内乡县衙的匾额,楹联寓意深邃,令人深思!

三堂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县丞衙大门联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叶县县衙

它位于叶县东大街,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现占地面积为16848平方米,整个建筑群由41个单元,153间屋组成。中轴线上由前往后依次: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等主要建筑。

其东侧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监狱、厨院、知县宅等建筑,西侧上有古时衙署内工作人员办公、休息的西群,知县反省自身功过的虚受堂、思补斋及南北书等建筑。其中,虚受堂、思补斋等单元建筑,为目前我国现存同类建筑中的仅存者,整个建筑群落布局合理、规模宏大。

它是全国现仅存的3座古县衙之一,也是目前我国现存的古官署衙门中唯一的明代县衙建筑。

叶县县衙门票:32元。

大堂楹联”我如卖法脑涂地,尔敢欺心头有天“;

三堂楹联”今古今古今今古,古今古今古古今“。

密县县衙

它位于新密古城十字街北,距离省会郑州35公里。始建于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现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坐北朝南,依次为大门、仪门、戒石坊、大堂、二堂、三堂、监狱、莲池等建筑。

县衙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错落有致,体现出古时官衙古朴、典雅、庄重、威严的气势。县衙戒石坊的北面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16个字是黄庭坚所写,非常珍贵!

密县县衙号称华夏第一县衙,它是国内建衙历史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县级衙署。

密县县衙门票:40元。

自古以来,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但也不乏很多好官,清官。百姓谁不爱好官,古往今来,的老百姓普遍有一种清官情结,都希望自己所在地的官员清正廉洁,能够为民做主,主持正义,造福一方。

如陈希亮、西门豹、赵广汉、况钟、狄仁杰、徐有功、包拯、海瑞、汤斌、于成龙,这些都是万民称颂、名垂青史的清官。

现在这三处县衙都为廉政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很多机关单位前来学习!

这样的古县衙,你想来吗!

你的家乡还有古县衙吗!

评论区可以留言!

Hash:2a472ffb27b036e0fc88b7e0eff5d6e5d23e52e2

声明:此文由 宁宁去旅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