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 东汉帝陵南兆域陵墓

根据《帝王世纪》《后汉书》等史料记载,东汉帝陵是分成两个区的,也就是洛阳北陵区和洛阳南陵区,这里的洛阳,不是指现在的洛阳市,而是位于白马寺东的汉魏洛阳城。洛阳北陵区位于黄河以南的邙山,洛阳南陵区位于洛河以南的岳摊翟镇一带。最早对东汉及其他邙山帝王陵做出考证和标注的,清朝乾隆年间的洛阳知县龚松林先生,就没有搞清这一点,将原本位于南陵区的帝陵标志在邙山的汉陵前,显然是不对的,所以龚松林的碑刻是不可信的。

史料记载,在洛阳北墓区总共有五座帝陵,分别是汉光武帝原陵,汉安帝恭陵,汉顺帝宪陵,汉冲帝怀陵和汉灵帝文陵。其他的汉明帝显节陵,汉章帝敬陵,汉和帝慎陵,汉殇帝康陵,汉质帝静陵和汉桓帝宣陵均位于洛水南的南墓区。东汉皇陵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十七公里、孟津县偃师市交会处的汉魏故城附近。东汉十四帝,除汉献帝刘协葬在河南省许昌曹魏故城的张潘乡古城村、北乡侯刘懿早卒和少帝刘辩被董卓所废未建陵外,其他十一帝均葬在洛阳汉魏故城东南和东北两大陵区。其中,东南陵区有汉明帝刘庄的显节陵、汉章帝刘褡的敬陵、汉和帝刘肇的慎陵、汉殇帝刘隆的康陵(在慎陵中)、汉质帝刘瓒的静陵、汉桓帝刘志的宣陵共六帝六陵。东汉南皇陵陵区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大口、高龙、寇店乡一带。东北陵区有光武帝刘秀的原陵、安帝刘祜的恭陵、顺帝刘保的宪、冲帝刘炳的怀陵、灵帝刘宏的文陵,共五帝五陵。陵区均位于今洛阳市孟津县境内的北邙山上。东汉皇陵从选址、布局到地宫建制基本上承袭西汉

东汉王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所以,东汉皇陵在陵寝建筑、丧葬礼仪、祭祀祖先等方面也有所改变,这些改变,对后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东汉帝王陵墓从东汉第二代皇帝汉明帝刘庄开始,就分成了南北两大陵区,北陵区位于黄河以南的邙山之上,也就是今天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送庄镇,三十里铺,刘家井,东山头,护庄一带。这里分布了五座东汉帝陵。而另一个陵区,在考古界和学术界一直存在重大的争议,也就是所谓的洛河以南的南陵区,这里分布了汉明帝刘庄显节陵,汉章帝刘炟敬陵,汉和帝刘肇慎陵,汉殇帝刘隆康陵,汉质帝刘瓒静陵,以及汉桓帝刘志宣陵。

但是这六座皇陵,和这个陵区,至迟在清朝就已经失考,乾隆朝洛阳县令龚松林,在考证东汉帝陵位置的时候,索性把东汉十一座皇陵,全部认定在邙山之上,所以今天在邙山不少的坟墓前,都可以看到龚松林老前辈立的东汉帝陵碑,只可惜基本都是谬误的。根据《帝王世纪》和《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永平十四年,为自己选定了陵墓的位置。“帝初作寿陵,制令流水而已,石椁广一丈二尺,长二丈五尺,无得起坟(《东观记》曰:“陵东北作庑,长三丈五步出外为小厨,裁足祠祀。”)。万年之後,扫地而祭”,陵墓的位置,“:“故富寿亭也,西北去雒阳三十七里。”这一记载表明,汉明帝选择陵墓位置的初衷,和他父亲汉光武帝是一样的,第一是薄葬,第二是葬于大河附近,既然父亲选择了黄河之南,那汉明帝就选择了洛河之南。其后五代天子,均把陵墓选择在此附近,和汉明帝陵距离不过数里远罢了。

这个地名早已失考,不过从汉光武帝葬于临平亭南可以类推得知,富寿亭就是洛河之南的一个地方。因为《帝王世纪》一书,成书于西晋,所以这里的里就是晋里。从汉魏洛阳城的南门,青阳门为圆心画弧,晋37里所在的位置,大致在今河南省偃师市高龙镇高崖村,火神凹村,白草坡村一代,这与之前学者所大致认定的,东汉帝陵南区位于今洛河之南翟镇,岳滩一带的论述有一定出入,但是大体范围不差。

2009年和2010年,河南省考古队在这一地区的考古中,有了重大发现,分别在白草坡村发现了一个封土已平,但是陵园,建筑遗址可见的东汉帝陵陵园,墓葬规模和邙山五陵类似。以及在火神凹村,发现了陪葬东汉帝陵的东汉开国名臣张禹的墓碑。这一地区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汉冢,虽然没有发现象邙山五陵一般高大的坟丘,但是这里是东汉帝陵南兆域的论点,应该是有依据的。

Hash:9fa3a3ab6197d149fce35c759804751195199993

声明:此文由 中原正能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