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了得到一个酱缸,甘愿花1000两黄金,还专门为它写了一首诗

清朝皇帝比起明朝皇帝,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对于中原传统文化有着异乎寻常的浓厚兴趣。明朝皇帝虽然生长在中原,但普遍对于传统文化兴趣不高,十几个明朝皇帝,擅长书法、文章、诗词歌赋的少之又少。而清朝皇帝虽然起家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深山老林,没有什么文化底蕴和文化传承,但他们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能力,使得清朝皇帝的个人文化素质,反而整体都要高于明朝皇帝。比如康熙、雍正、乾隆等人的诗词歌赋、书法文章,都大有可观,颇有造诣。

乾隆皇帝更是把这个特点发挥到了极致。他一生有三大爱好,写诗、书法、鉴赏收藏文物书画。乾隆一生写诗四万多首,巡幸各地留下题字墨宝无数。清朝大内收藏的浩如烟海的历代珍贵文物、书画、典籍等等,大部分都是乾隆时期收集而来的。经常有人说乾陵写诗纯属附庸风雅,但笔者以为,即使是附庸风雅,也比光知道吃喝玩乐、贪酒恋色的昏君强一百倍。对于一个后宫金玉满堂、身边佳丽如云、坐享美酒珍馐的皇帝而言,肯把闲暇时间消磨在书法绘画、典章文物中,实属难能可贵,毕竟这些爱好既高雅还弘扬传统文化,而且人畜无害,岂不是善莫大焉。

乾隆数十年如一日在中原传统文化的氛围中熏陶感染,逐渐培养出了很高的文物鉴赏能力。清朝礼亲王昭琏,熟知乾隆朝史事,他的《啸亭杂录》一书,被视为研究乾隆朝历史的宝贵资料。其中记载了乾隆和一个酱缸之间的一段“奇缘”,从侧面印证了乾隆皇帝的文物鉴赏眼光之高明老道,堪称大师级水平。

当时有一个官吏,工部侍郎三和,平时喜好研究古物。乾隆十年的一天,三和信步出游,来到京师南长街西北角的一个道观,名叫真武庙。三和熟悉前朝掌故,知道这个真武庙来历不凡,它的前身是明朝的宫廷机构御用监的衙署所在地。三和进入真武庙后,前后院转了一圈,在道士们做饭的地方发现了一个“酱瓿”,也就是酱缸。三和围着酱缸转了一圈,只见它颜色青黑,雕龙画凤,材质似石非石,似玉非玉,体型硕大,古色古香,三和觉得这东西不寻常,必定有些来历,在一次朝会上告诉了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果真鉴赏力超群,他一听三和的描述,立即感觉到这东西不寻常。数日之后他自己亲自到真武庙,现场查看了这件文物。根据文物的花纹、形制,看过之后,乾隆立即做出判断:“此金元旧物也”,是金代或者元代的文物。为了防止这件文物被损毁或者流失,乾隆当即下旨,“以千金易之”,甘愿出一千两黄金交换这个酱缸。

乾隆把它安置到北海团城承光殿,专门盖了一所亭子为它遮风避雨,妥善珍藏起来,如今是有名的一个景观玉瓮亭。乾隆对这件文物非常重视,专门为它写了一首诗《玉瓮歌》,详细描绘了这件文物的形态、花纹、颜色、来历等等,称赞它“熊熊龙气光烛夜”,“千金易致驷马驮”。

不得不佩服乾隆的眼力,虽然他最终未能确定这个酱缸的来龙去脉,但他一看之下就断定这是“金元旧物”,已经显示了他非同寻常的眼力和鉴赏水平。在他的妥善保护下,这件文物才得以流传至今。后世专家研究后确定,这件文物正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期的著名文物“渎山大玉海”,用玉石雕制而成,是忽必烈当年用来宴请王公贵族的酒器,体型硕大,尽显大元朝的豪迈之风。元朝灭亡后,这件珍贵文物历经坎坷,从宫中流落到民间,几经周折落脚真武庙,“其后屡易朝代,废置道院中,以为酱瓿”,成了道人们的酱缸。乾隆这次举动,意外地为后人留下一件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堪称功德无量。

参考文献:《中国通史》,《清史稿》,《清实录》等

Hash:3c171dfeee5c3fd316a953555d9cce08bd766b80

声明:此文由 安凡AYE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