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顺河街,昔日河滩棚户区 今成休闲广场!

6月22日早晨,在怀远县荆山镇淮河与涡河交汇处河滩地生态休闲健身广场上,市民在打篮球

怀远投资1.2亿元对县城周边河滩地进行全面整治,将1600多户居民全部迁离河滩地异地安置,并修建35万多平方米的绿色长廊、生态休闲广场和天然湿地公园,使昔日“脏乱差”的河岸“棚户区”变身为绿意盎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生态休闲广场。

顺河街位于怀远县城东,是东西走向大街,临涡河南岸而建,东毗涡、淮交汇处,西至城东门(老轮船码头),北临涡河,南达老城河,长约两华里,宽约一华里(包括后街)。当时的城关由新旧二城构成,曾有联语状述为“双山双水绕双城,一楼一亭共一览”。

顺河街处在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涡淮相交,形成了一个“人”字形的港湾,港湾环抱着的即是这一片陆地。渔民上岸卖鱼虾、买柴米,船民同时上下货物,市民往来贸易。因此,逐渐形成集市,集市伴着街道,逐步发展成规模。

涡河与淮河的相汇处的水面,还有一道奇特的自然景观——浑清水线,原因是涡河水清、淮河水浑,涡河水注入淮河,与淮水相接,在这里便形成一道明显的“浑清”水线,清浊交汇,天然形成了一条截然的分界线,尤以春末夏初为盛。

顺河街道两边的房屋,既有徽派建筑特点,又体现水乡特色,临涡河而立,构造精巧雅致。采用前店、中堂、后院模式,美观适用。建房材料讲究,都是青砖小瓦,重梁挂柱。

市民、船民、渔民、客商来来往往,促进了顺河街日益兴旺,粮行、浴池、日杂店、百货店、茶馆等应有尽有,当时外地商人称这里为“小上海”。

顺河街民间艺术传统的韵味浓郁。每年正月初一,玩花鼓灯、舞狮子争先上演,商人们积极组织玩会,每个商行都欢喜捧出自己的节目,有玩龙、踩高跷、河蚌精、大头娃娃、跑旱船、骑毛驴等。商家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每家铺面都准备有鞭炮迎接,节目到谁家门口,炮一放,就停下来表演,这种娱乐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

每逢端午节,赛龙舟的活儿就来了,五六条龙船,10多个队参加,彩旗招展,鲜艳夺目。

届时,四里八乡的人们挤满了涡河两岸,人山人海,一片欢腾。到了七月十五,满河面上放起了荷花灯,用纸扎成荷花样式,点上红烛,更见别致,放置河中,顺风漂游,长长的河面上,顿时形成一片灯海,景象甚是壮观。

顺河街商贸繁盛之极。粮行货物集散,人口拥簇,喧闹盛势难以言状。想其时,河面泊着上千艘商船,桅樯林立,揽八方商贾,汇千里土音,银光交错,百业俱隆。

顺河街繁荣光景持续到抗战时期,随着县城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兵燹劫掠,狂轰滥炸之后,又加上几次大的洪水灾害,原有建筑日渐坍坏。

抗战胜利后,商业有所恢复,但再也没有恢复到原先的水平,街道没有重建兴修,只是对残垣断壁进行少量整补——瓦房变作草房,重梁画柱由毛竹条代替,那些精雕细刻凝固了的音符已不复存在,美丽的街道难以再现。打那时起,昔日的繁盛便永久地消散在人们的视界。

顺河街清末业已形成,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兴盛、衰落再萧条,历经风雨,沧桑百年。自淮河下游兴修控制枢纽,淮河水位抬升,在安徽段沿淮地域形成了许多行蓄洪区,地处河口古老的顺河街自然亦处其区域内。

每遇汛期,洪水越窗漫门,几近屋脊,居住在这里的居民都要搬迁,三年两头遇,已是家常便饭,甚至有的年份三淹家门亦平常。顾河街的原居民遭受了几十年的水灾,苦不堪言。

2006年党和政府为解决灾民之苦,在苏家岗、外河口两处建起移民住宅商品房,顺河街的老街坊们陆续搬进了新居,从此永远告别了水灾,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现在的顺河街旧址已成为淮河涡河滩地,被打造成怀远滨河特色景观。

来源:怀远生活圈

觉得不错,请点亮大拇指↓↓↓

【特别声明】:本微信部分内容采编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zhyceogyx

Hash:38f57c141db2f8b14afed6e5d767de713966a41c

声明:此文由 最怀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