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精品丨鹿纹双耳彩陶罐(十八)

文物介绍

此件鹿纹双耳彩陶罐,陶质,侈口,束颈,略垂腹,颈部双耳,平底。施橘红色陶衣、黑彩。口沿上用黑彩绘出重叠三角纹,颈部用黑彩绘一圈斜向相交的短线网格纹,腹部以黑彩顺时针方向绘制了七只伫立张望的大角鹿。鹿角硕大而分叉,四肢短促并用力蹬地,描绘的形态十分生动,显示出高原动物独有的特性。

形象示意图

文化内涵

距今约3800年,中原地区夏商王朝更替,而今青海地区则进入了青铜时代。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及气候变化,居住于河湟谷地的原始居民逐渐由农业经济转变为以畜牧业为主,农牧兼营的经济生活形式。于是,他们也就迈开了征服青海广阔草原的步伐,从河湟谷地到青海湖畔,从祁连山下到柴达木盆地,许多地方留下了他们辛勤开拓的的足迹。

西山远眺卡约

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湟水流域、黄河沿岸发现了许多史前文化遗存。1923年,“卡约文化”因为首次发现于湟中县云谷川卡约村而被命名。

卡约文化遗址石碑

在卡约文化的墓葬中,习惯用粟和牛、羊、马、猪、狗和鹿的肢体随葬,从这些随葬物中,人们看到了先民的农牧兼营的经济形态。此时他们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制器具,器形比较简单,制作粗糙。究其原因,可能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关。由于他们的生活是逐水草而居,流动性大,大型器物不便于随身携带,所以制作一些小型的、便于携带的器物。如四耳或双耳低矮的罐,系绳后便于提携,骑马时也便于携带,成为先民喜欢使用的器具。这些陶罐上施用黑彩或深红色彩,图案多为几何形,如三角形纹、网格纹等。后来,也在上面描绘鹿、羊、狗、鹰等形象的纹饰。这一时期先民崇拜自然,也是自然崇拜的一种文化现象。

青海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青铜时代卡约文化鹿纹双耳彩陶罐,是卡约文化的珍品,器形美观,纹饰简洁、生动,布局合理,不仅是绘画历史上的宝贵资料,也是研究古代先民生活的真实材料。

● 【文旅时讯】第十八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暨河湟“花儿”艺术周活动在西宁举行

● 【文旅时讯】安徽省原创黄梅戏《邓稼先》 在青海大剧院上演——信长星看望剧组主创团队

● 【文旅时讯】2021年安徽(青海)文化旅游产品和项目推介会成功举办

供稿:青海省博物馆

图文编辑:厅信息中心

投稿邮箱:qhwlwx@163.com

Hash:9494c4ca05528bb19af7534e5d9f2f5a7866b608

声明:此文由 大西北消息速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