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松江年代最久远的一座塔

话说松江历史,传承人文情怀。6月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新闻广播,频率FM93.4、AM990每周播送《上海之根 文明松江》专栏,讲述松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李塔是松江年代最久远的塔,位于松江李塔汇镇。在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的小镇中,这座七层宝塔闹中取静,古朴典雅。

据《松江府志》记载,李塔始建于初唐时期,是唐太宗的第十四个儿子曹王李明任苏州刺史时所建,故名“李塔”。塔高30多米,七级四面,砖木结构,内有木梯可以拾级而上。

猫眼看松江之李塔丨图片来源微松江

关于李塔和它所在的李塔汇镇,还有不少有趣的传说。

《石湖荡镇志》主编 郭石贤介绍,当时,李家的江山武则天夺去了。曹王李明的三个儿子:李俊、李桀、李备就以李塔为号,想要在塔下集聚李氏子孙,准备推翻武氏女皇,恢复李唐。所以,就在李塔的后面加了一个“汇”字。

关于李塔汇还有一个传说。一天晚上,隋炀帝在凉亭里打盹时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了一棵树下坐着一个孩子。忽然一阵洪水冲来,树和孩子都消失了。惊醒后,解梦人告诉隋炀帝,这说明隋朝的江山最后将被李家夺去。因为树是木,木下有个孩子,一组合则是木子李。

由于年代久远,1995年,李塔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重新修缮,面貌一新。修葺时还发现了塔内地宫,发掘了一批文物。2014年,上海博物馆举办“申城寻踪——上海考古大展”,其中展出的银佛像等李塔文物格外引人关注。如今,游客可以登上李塔,触摸历史,感受上海古代文明的起源。

延伸阅读:李塔汇

李塔汇位于石湖荡镇东南、油墩港东岸。唐先天二年(713年)建明王祠,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扩建为庙,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建澄庵(后改名圆通宝佑),元至大三年(1310年),澄庵毁于兵灾。明末重建并扩大,改称延寿院(寺)。香火甚旺,商家云集于山门前,渐成市镇,名李塔汇。

民国元年(1912年)建李塔汇乡,乡级政府机构设于李塔汇集镇。

解放初,建兴隆乡;

1955年改为新丰乡;

1978年3月建塔汇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改为塔汇乡;

1994年2月撤乡建李塔汇镇,公社、乡、镇政府机构均设于李塔汇集镇;

2001年1月李塔汇镇、石湖荡镇合并后,李塔汇集镇为石湖荡镇辖的社区。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Hash:81f336c8416eaa4a0f1ea27b4433192a932382f0

声明:此文由 7点看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