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江山的棉纺贡献

为国家中心城市培“根”铸“魂” 让郑州文化“立”起来“活”起来

“郑中心”的文化底色 大型系列报道之十

(上接一版)

顶天立地

自信之路见证郑州“城”果

棉纺路,它是一条路,也是一座城。从荒芜之地到城市中心,它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之路。

1953年,国营郑州第一棉纺织厂在棉纺路落定,郑州西区成为工业区的道路就此开始。

唧唧复唧唧,织女当户织。梭子飞舞,不仅纺出了郑州工业发展的“经纬天地”,而且,也让郑州的工业化进程一下子“顶天立地”!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中,棉纺路的风光一时无两,一条街的工业撑起几乎整个郑州,几家棉纺厂的税收超过大半个城市;

——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多位领导人到这里视察,对纺织企业的飞速发展给予高度肯定;

——上海武汉等地的工人源源不断地迁入,带来了先进的纺织技术,也为这条路注入了活力;

郑州崛起“纺织城”,占尽天时地利,风云际会,乃是历史的必然。1954年把河南的省会从开封迁到了郑州,郑州从此步入发展之春,尤其是“二五”以后,全国开始布局轻工业,国家把河南的项目都集中到了郑州。

一棉到六棉厂建在郑州,郑州成了和北京西安等地齐名的全国六大纺织基地之一;再加上河南是棉花生产大省,有丰富的资源,所以,郑州就直奔纺织城目标前行。

1958年,占地60万平方米的五大棉纺织厂相继在棉纺路列阵建成,郑州成为名副其实的纺织城。郑州六家国棉厂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很快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

“纺织行业为国家创利税71亿元人民币,是当年投资的30倍。纺织业对郑州地方财政的贡献率,最高年份曾达60%以上。当时有人形容郑州一个厂就至少为国家赚了18个棉纺厂。”曾担任省纺织工业协会秘书长李秀明回望历史,如数家珍。

战天斗地

历史铭记着激情燃烧岁月

万丈高楼平地起。

纺织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从而载入历史的纪念册。

1953年的五一劳动节,是郑州纺织人永远铭记的日子,就在那一天,郑州的第一家大型棉纺企业——郑州国棉一厂破土动工,郑州纺织城建设的序幕从此拉开。

历史值得铭记,回放纺织城是如何一天一个样,天天不一样,最终大变样的吧——

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云集郑州,不到一年时间,郑棉一厂建成试车;

1954年4月,规模比一厂大一倍的郑棉三厂开工建设,1955年8月1日,郑棉三厂正式投产;

紧接着,第四、第五、第六棉纺织厂呱呱落地。短短5年时间,占地60万平方米的五大棉纺织厂蔚然大观

而还原聚焦当年建设过程中的那人那事儿,又仿佛回到了战天斗地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骆家权老人,是省建五公司组建时的元老,更是西郊建设的见证者。骆老是上海人,武汉国棉一厂建厂时需要监理人员,他从上海派到武汉。1952年,中南军政委员会纺织局组建工程公司,当时人才匮乏,骆家权等十来个专业人员纷纷加入。因当时郑州已确定大上纺织厂,纺织部决定将这个工程公司搬迁到郑州。

1953年1月,骆家权随中南纺管局工程公司来到郑州。随后,郑州修筑二七纪念堂的两三百名建筑工人被并入该公司,加上从南方来的1000多人,组建成为一个专业建造纺织厂的建筑公司。

这批建设者来到郑州时,正是严冬季节。但他们坚持“先治坡后治窝”,用粗大的毛竹在野地里撑起架子,顶上和四周用芦席一罩,就成了办公室、食堂和宿舍。

“一个席棚千把平方米,里面一排排的通铺,一个通铺睡三四十个人。那时候年轻,都是二三十岁的人,不知道苦!”老一辈建设者对这个场景记忆犹新,感慨万千。就是在这样的席棚里,建设者们一住就是一年多,走过了郑州的春夏秋冬。直到国棉一厂建成,才为自己建造了固定住房。

自行车那时很少,一般人去市里只能骑毛驴。那时,每天工作时间是9个小时,两个星期休息一天。当时西郊除了炮院、医学院正在建设,几乎一无所有,所以休息日大家都想到市里玩玩,下馆子改善改善生活。不过骑毛驴进市可不便宜,到京广铁路要两角钱,过铁路还要再加5分钱,要知道,那时候一只烧鸡也不过三角钱。比较起来,那时骑毛驴比现在“打的”还贵。

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建筑工人们一年多内建成了国棉一厂。

感天动地

青春奉献者的记忆密码

棉纺路、锦艺城、AB区接合部……记者每每穿过接合部廊桥之下再往北走就心生“穿越”之念:廊桥、商场和小区,它们均安放在原郑棉一厂生产车间之上。我总是搜索着记忆,判定脚下哪个方位是当年的布机车间——1998年的一个仲夏之夜,记者奉命到一厂织布车间体验式采访了俩小时。仅仅是俩小时啊,只是在车间“东游西逛”体验,结果就被噪音和飞来飞去的棉絮所折磨!殊不知,布机车间的纺纱工都是“四班三运转”啊!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周周如此,年年如此……

不仅如此,“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几乎是大半以上老棉纺人的命运共同交响曲,在两代人的基因里写下了“奉献”密码!

1953年的春天,国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响应“支援内地建设”的号召,仲根娣和200多名上海同乡热情高涨地报名:到郑州去!

当时的郑州西郊,沙尘满天,土地泛黄,仲根娣和她的伙伴们成为援建郑州棉纺厂的第一批外地工人,曾经吃惯了白米饭,见多了繁华的她们,在这个没有街道,没有路灯,风整天吹得呼呼响的“荒野”,每天吃着红薯面、高粱面。一些从南方来的技术工人吃不消,有的又回到了上海,仲根娣选择了留下:“我是自愿报名的,既然来了,再闹思想走,不光荣。”

那是一段充满激情的岁月。仲根娣只是十万纺织人中的代表之一。和她怀揣同样情怀的还有国棉一厂孔德勤老人,她1953年走进了正在建设的国棉一厂。“我们刚进厂时住的是工棚,却幸福得天天像做梦一样,一个没文化的穷孩子能当上国家大厂的工人,我把心都织进了布里。”

轰鸣的车间不仅生产着真金白银,还“盛产”真心英雄!

半个多世纪以来,郑州纺织行业涌现出一大批时代先锋:创造“闪电式接头法”的全国劳模盛婉、几十年如一日进行技术革新的工人工程师贺友三……郑州棉纺企业诞生了8位全国劳模,至于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市劳模,标兵更是灿若星空!

壮哉,感天动地的青春奉献!温故而知新,当下,郑州正昂首阔步挺进国家中心城市,这一精神硬核必将继续迸发出无限生机!

Hash:28fe2e0701bb97743971cc46bfadb262e85eb4f5

声明:此文由 郑州日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