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早记录地震的石碑,如今仅能看清60余字

国山碑,位于宜兴善卷镇著名旅游景点善卷洞上的国山上,故此得名。 碑体上留有宋朝古迹,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山碑是三国时,吴天玺元年(276年),因在离国山碑介绍图墨山中发现石洞,即现今在的善卷洞,当地官僚和朝臣们知道后,当作大瑞,向皇帝上表献媚,皇帝孙皓立即派遣司徒董朝等前往封禅,改离墨山为国山,刻国山碑,或称禅国碑。

国山碑成圆鼓形,高2.34米,围宽3.3米。国山碑国山碑的四周刻封禅文辞,内容为祥瑞颂德之辞,碑文从东面读起,再转向北、西、南各面,计43行,每行25字,共1075字。

但经1700多年的风雨侵蚀,国山碑的文字如今仅能看清60余字。碑为篆书,为吴国东观令史立信中郎将苏建书写,碑末还有刻工殷政、何赦姓名。其内容为立碑起缘、瑞应祥兆、歌功颂德。

国山碑为中国历史上最早记录地震的石碑,也是中国留存至今的极为稀罕的三国时期石刻之一。 此碑是江苏现存最古老的封禅碑之一,碑文书法亦具有重要价值。1988年前后,宜兴市有关部门对国山碑亭和附近环境作了整理修葺,供人们参观。

此碑已列为江苏省省级文物。国山碑2001年6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ash:d86c739d39b63439c38972382346a5e65283d9ca

声明:此文由 百家旅游官媒自媒联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