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的刘禹锡

⊙鲍海英

如果没有顾忌,每个人都有任性的时候,而文人特别是诗人,他们的任性,更是比比皆是,比如王叔文侍读顺宗皇帝,在棋枰上燕起鹤落,可谓乾坤一局棋。但王叔文纵负奇才,也没有完成他的乾坤之局,仅仅八个月不到,他的壮志就在政敌的谈笑中,灰飞烟灭了。结局是自己被赐死,他的战友们“八司马”被贬职流放。

刘禹锡就在这个“八司马”之列。同时被贬的还有柳宗元

宫廷斗争残酷而又复杂多变,正是多变,便给那血腥的残酷抹上了一丝神秘诡异的色彩,让后人观看到那其中的曲折惊险。自古以来,宫廷斗争的结果就等于要流血要人头落地。公元806年,因为宫廷斗争,诗人刘禹锡开始了他命运中的“劫”。这一年,新即位的皇帝唐宪宗全盘推翻了他前任皇帝的“永贞革新”,并将奉先帝参与的一些官员革职贬迁。

就这样,刘禹锡开始了他四处贬迁的流浪生活。贬迁十年,京都一梦。十年后,刘禹锡重新回到了长安。踏入长安的那一刻,前尘往事忽然涌上来,令他微微眩晕。朱雀大街旁的里巷小道上,包着青巾的少女轻盈地从他的身边走过,留下了花朵的清香,柔软的吟唱渐细渐远,当他看到玄都观的桃花开得如此炫人眼目,开得如此恣意自我。那一刻,敏感的诗人感动莫名,开口吟道:“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让他重拾被当权者贬谪远方的噩梦。但作为诗人,刘禹锡仍一如既往地歌唱在自己行走的每一条路上,就像桃花把每一朵花开在每一条树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人的乐观豁达跃然纸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一篇千古传唱的《陋室铭》正是诗人心灵里的歌唱。

或许正是如此执著,坚持自我,诗人一直到晚年仍是精华不衰,写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豪迈诗句。直至临终,也不放弃自己的信仰,写下了《子刘子自传》。特别是十四年后再次被皇帝召回长安时,在这个只要稍许低头便可改善自己困顿境地的机会面前,他又一次来到玄都观,看着枯死的桃树和满地的野葵燕麦,再一次吟唱道:“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花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在今天看来,简直就是任性。

皇帝不高兴了,权臣不高兴了,他们不愿意被讽刺为菜花,于是刘郎这朵桃花就又被遣送他乡。

在诗人多如星辰的时代,刘禹锡一直任性地写着自己的诗歌。正因为他的任性,也让他诗名远扬,一如他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所言,他那首首用心血写就的诗篇和他那不畏威权的诗人气节,如朵朵桃花一样开在了寻常百姓家的庭院,如一只只美丽的燕子飞进了寻常百姓家的堂前。

原创:鲍海英

本文来源:闽南日报2020/05/12 星期二 第10版:文化走廊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0596-2595655),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ash:e0652b4852fd105180a96e4605ce6e5181209b79

声明:此文由 漳州档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