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 | 禅房寺八景今何在?

禅房寺

河曲县城驱车20余里入巡镇,从洞沟河溯源而上至双庙村约5里处,这里视眼开阔、山崖高耸,山巅上苍槐翠荫覆盖下,一座小庙在落日的余晖下奕奕生辉,这便是禅房寺,旧名禅会寺,元至正年间建,当年,这里楼阁冲霄,桃杏花开时宛如赤城玉洞,河曲的方士、学人常常修炼、修学于此,文人騒客浏览于此并留下许多题咏。

站在山巅极目远望,但只见壁立万仞、危岩高耸、林壑优美、烟笼雾锁、飞泉挂壁、栈道相连、高低错落、数十处石室嵌于山腰,正所谓:“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道设云中。”天地有大美,春之繁花,夏之云海,秋之旷远,冬之宁静,美哉!好一个天造地设、桃园仙境

翻开尘封的历史,清《河曲县志》载:禅房寺有八景,翠峰罗汉、碧嶂观音、洗心洞高、卧龙石秀、飞泉挂壁、捕寨凌空、古窨玲珑、太湖淼漫,并有清人任临汾留下八首题咏,让我们从先人这八首诗中一一解读禅房寺那往昔的精彩吧。

禅房寺飞泉源头

翠峰罗汉

石壁凌空坐列仙,几生修到脱尘缘;

丹成缑嶺看挥手,锡挂红崖笑拍肩;

柳眼开时超十二,龙睛点就小三千;

今朝拾级登高嶺,依旧昙云带晓烟。

禅房寺“翠峰罗汉”景观洞内八棱柱遗迹

碧嶂观音

峭壁悬崖锁翠岚,谁攜玉斧凿神庵;

低流曲水浮清碧,高插长空接蔚蓝;

万朵慈云迷古洞,一支仙柳覆幽龙;

崎岖莫辨归来路,回首真人笑指南。

洗心洞高

古洞清幽凿翠峦,泉声柳浪互溺漫;

景超尘世三千界,路险羊肠十八盘;

卷幔我疑天上坐,开轩人向画中看;

闲游顿觉炎氛远,片片云霞渡石栏。

禅房寺“洗心洞高“景观洞门

卧龙石秀

危岩叠叠石嶙嶙,共说神龙仰卧频;

爪跡支撑伸复屈,晴光隐约旧还新;

斜阳照处金鳞闪,细雨零时玉角真;

何日风云曾会合,翻身直上九重春。

禅房寺“卧龙石秀”景观遗迹

禅房寺历千年的八楞柱盘龙身一截

飞泉挂壁

百丈峰头珠错落,千寻岩下雪纷飞;

风来霹雳声初劲,雨后叮冬韵转微;

仿佛龙梭高挂壁,依稀白练倒流辉;

伫看不觉征袍湿,只还前宵露未晞。

禅房寺“飞泉挂壁 ”景观,历千年冲刷下的石孔。

禅房寺通向石室的天梯

捕寨凌空

保障高横巨壑中,依山面水凿苍穹;

巉岩不减车箱险,突兀还如剑阁雄;

匹马飞攻迷左右,偏师夜渡失西东;

孤峰独占金瓯固,天堑由来出化工。

禅房寺“捕寨凌空”景观古栈道遗迹

古窨玲珑

窟不营兮桷不锼,天然石窨錾深谷;

金台耸翠凌霄汉,玉垒飞青接斗牛;

伴我烟霞穿户牖,可人花鸟绕簾钩;

境真即是嫏嬛地,何日张华到上头。

禅房寺石室暗道

太湖淼漫

崱屴山前湖水清,遊人宛向洞庭行;

一轮明月波心动,四面奇峰镜里呈;

暮雨翻涛吹鼓韵,晨风拍浪送钟声;

临渊静悟寰中理,逝者如斯本至诚。

禅房寺“太湖淼漫”景观(今洞沟河,古称得马水沟,相传唐朝开国名将尉迟敬德曾于此得一匹宝马,并有歌曰:皇唐圣帝生姓李,殿头元帅无可比;胡汉敬德尉迟恭,铁鞭到处烟尘起;龙池捕马至河曲,方得回头心内喜;妪婆担水送琼浆,地名唤作得马水。)

如今,我辈重新登临这片昔日的圣地,从残碑片瓦上、鸟道石室中,依稀感悟那“上延霄客、下绝嚣浮”的文人情怀。当年,文人、方士隐居于崖壁上十数石洞内,修真、炼丹、卓锡、修学,一切炕、脊、炉、竃盛米盛麦盛水处皆凿石为之,仰观隆冬不冻的万丈悬流,俯听声如钟鼓的溪水冲浪,远离尘嚣、磨砺那颗浮躁的心,共同追求那“何日风云曾会合,翻身直上九重春”之成龙境界。今天,我们寻着先人的踪迹,顿悟:抱朴守真、龙之理想仍然是炎黄之孙永恒的追求!

Hash:da966ca997e5468694d714b3c77eb345d3587209

声明:此文由 太原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