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曙,​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有你的家乡吗?

海曙这片红色土地上

印刻着

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刻着

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痕迹

档案带你重温那些红色记忆

一起找寻那些

留下许多珍贵记忆的革命遗址

红色遗址篇

飞鹰团游击干部训练班旧址

飞鹰团游击干部训练班旧址原为天王寺,位于洞桥镇洞桥村北,南临南塘河,北近荷梁公路。

1937年10月

重建的中共浙东临时特别委员会(简称浙东临特) ,根据战时形势与宁波的战略地位,预计日军可能侵占宁波,为适应抗日救亡运动和进行长期游击斗争的需要,派鲍浙朝与有抗日愿望的国民党鄞县县长陈宝麟商谈组建抗日游击团体的有关事宜,准备一旦沦陷,进行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经过谈判,陈宝麟同意举办飞鹰团游击干部训练班,陈宝麟任团长,浙东临特委员鲍浙朝任副团长,竺扬为联络股长。

1937年11月

训练班在天王寺开办,在此举办的飞鹰团游击干部训练班,成为浙东抗日游击力量的摇篮。参加学习的学员有八十多人,多数是进步青年、抗日积极分子,也有大革命失败后失去组织联系的共产党员。

训练班除学习军事外,还学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社会科学知识,为党领导抗日救亡运动和沦陷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培养了一批骨干分子。

1938年3月

飞鹰团游击干部训练班被迫解散。浙东临特为党员个人和党组织安全考虑,决定将在飞鹰团游击干部训练班工作的党员立即转入地下,继续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活动。

▲记载着飞鹰团游击干部训练班事迹的天王禅寺史迹碑

红岭抗日民主俱乐部旧址

▲红岭抗日民主俱乐部旧址全貌——修缮后的旧址全貌

红岭抗日民主俱乐部旧址位于横街镇乌岩红岭中心地段,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第一个试点成功农村俱乐部,是共产党领导下群众自发开展社会教育的基地。

1944年秋

鄞慈县社教队一行八人进驻红岭。他们在与群众的接触中,了解到穷人不识字没有文化,山区文化生活枯燥,社教队倡议办一个学文化、明道理、宣传抗日的俱乐部,立即得到了大家特别是妇女们的拥护和支持。接着,通过村干部、共产党员和青年积极分子的活动,腾出一幢原本三层楼的空房,作为俱乐部的活动场所。

1944年9月18日晚

红岭抗日民主俱乐部举行正式成立大会,选出正副主任各一名,决定设出版股、剧团股、文化娱乐股。俱乐部积极出版墙和《大家谈》诗刊,演出《生死同心》等话剧,开展象棋、歌咏和时事讲座等活动,使文化娱乐与思想政治工作融为一体,真正成了农村的乐园。

浙东行署第三次文教扩大会议肯定了创办农村俱乐部的做法,会上,鄞慈县办作了具体汇报。于是红岭抗日民主俱乐部作为社会教育的典型,其经验很快在根据地传播开来。

红岭抗日民主俱乐部旧址现开辟为老年活动室,楼下墙基上嵌有一块“浙东抗日民主俱乐部旧址”标记碑。

第一个民主乡政府旧址

第一个民主乡政府旧址——梅园南庙,位于鄞江镇梅园村,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鄞西根据地最早成立的民主乡政府——梅园乡政府的驻地。这里原是梅园南庙的一部分,后来成为国民党部县七区梅园乡公所驻地,其西首则是梅园南庙的主体,成为梅溪小学的校舍。

第一个民主乡政府旧址——梅园南庙,还遗存有完整的五开间东厢房一幢,在其南山墙上"鄞县七区梅园乡公所"几个黑色大字还依稀可辨。

1943年9月23日,林大队配合三北游击司令部第三支队围攻郭青白部,俘虏50余人,郭余部往宁海奉化方向溃逃,29个乡镇获得解放,创立了鄞西抗日根据地。中共鄞奉县委决定建立抗日民主政权——鄞县六、七两区联合办事处,召开各乡镇代表会议,进行民主选举,林一新、严式轮当选为鄞县六、七两区联合办事处正副主任。

与此同时,梅园乡建立了第一个完全公开的民主乡政府,陈晓云任乡长,乡政府驻在鄞县七区梅园乡公所的旧址,即与梅溪小学相毗邻的梅园南庙左侧的一排厢房内。成立民主乡政府后,梅园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兴高采烈,干劲倍增,成立了农会、妇女会、民兵自卫队等群众组织,还开展了拥军优抗、办识字班、减租减息等群众运动。

银山反抢粮战斗旧址

▲银山反抢粮战斗旧址位于集士港镇双银村银山自然村

1943年12月至1944年夏

浙东军民经历了历时八个月之久、大小战斗九十多次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粉碎了日伪顽对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清剿”,夺取了第二次反顽自卫战争的最后胜利。

日军在军事上遭到打击之后,对浙东抗日根据地实行进一步封锁,并进行野蛮的掠夺。中共浙东区委决定,以武装保卫秋收,反对日伪抢粮行动。

1944年9月

正是秋收季节,平原地区晚稻已基本收割完毕。

1944年9月21日上午

日军五十余人与伪军三十七团二百余人携带重机枪、轻机枪、投掷筒等武器,自高桥沿山方向移动。

鄞慈县武陵区委接到民兵报告后,即一面派人将此情报迅速告知驻在山下庄的五支队二大队五中队;一面即率自卫队从上阵出发,直奔银山,并召集上阵峧山等村民兵随后支援。五中队五十九队率先占领银山制高点,向敌军开火。敌军发现目标,想争夺银山,拼命向银山顶冲击。敌人几次冲锋被击退,又一次次组织反扑,但是五中队指战员们从容应敌,把日伪军打得向东溃逃。在追击中,五中队和地方自卫队牺牲战士5名,负伤7名。

1951年

为纪念银山反抢粮战斗和在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当地人民在银山顶上建造了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亭,悼念先烈。

目前,宁波市红色旅游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和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在红色旅游推动下,当地绿色和休闲旅游项目参与度不断提升,当地人均经济收入得到快速增长,解决了众多老区农民的就业问题。

图文 | 海曙区档案馆

编辑 | 周巧灵

Hash:7c24cf538950a77fb73948c5de276dde0be67967

声明:此文由 宁波档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