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仙霞古道之探秘浦城

行走仙霞古道之探秘浦城

作者:罗贞洪

浦城是福建的“北大门”,自古为中原入闽第一关,分别与浙江省的江山市龙泉市、遂昌县江西省的上饶广丰区接壤。仙霞古道,古称江浦驿道、浙闽官道。它跨越仙霞山脉而沟通钱塘江闽江水系的陆路连接线。在过去两千多年里是福建北上中原的交通要道。古道北江山县城,翻越仙霞崇山峻岭,进入福建浦城县境内,古道全长120.5公里,浦城境内达45.5公里。

仙霞古道关雄峡险,从仙霞关至枫岭关,道道险关扼守着这条从唐朝到近代浙、闽间唯一的商旅要道,为浙闽赣三省要冲,素有“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200多年前日本高僧空海法师入唐求学取经时历经万险,最终就是由浦城仙霞古道枫岭关进入浙江,最后到达长安的。现在枫岭关旁还留有他的信众修建的空海阁,里面供有空海法师的塑像

仙霞古道枫岭关

仙霞古道枫岭关旁的空海阁

枫岭关西面十余公里处还有一个浦城与江西广丰两县边关的木城关,木城关又称港头隘,地处赣闽浙三省交界处,雄踞于武夷山脉与仙霞山脉交汇点,环关皆山、峭壁林立,奇峰罗列空谷幽深。历史上的木城关关隘遗址已毁于战乱和大火,遗存难觅。然而在关隘浦城一方的盘亭乡刘田村却隐藏着一片发育较好的丹霞地貌。在蜿蜒的盘亭溪两岸耸立着许多赭红色岩石山岗,这些山峰或有松涛拱伴,或伫立竹海之上显得格外突兀。方圆数公里就有羊角石、上山鸡五老峰、半边月、棠峰洞、神仙墙、大王峰自然景观,素有浦城“小武夷”之美誉。

木城关丹霞地貌—羊角岩

木城关附近的神仙墙

古道从仙阳镇到城关这段属于丘陵小盆地,地势较平缓,村道四通八达,这里已很难找到古道留下的历史烙印。但是在县城说起仙霞古道的历史遗存,人们首先提起的就是 “三山会馆”了。位于浦城城关的三山会馆是福州旅浦同乡所建,因福州别称"三山",故称之为“三山会馆”。始建年代约在清中期,附近就是当年有名的江山街,会馆所处位置是古代浦城最重要的商业区,是浦城“地界三省”、“物华天宝”、“冠盖往来、商贾辐辏”的具体例证,更是浦城与浙、赣、福州等地区自古存在频繁商贸往来的主要见证。

三山会馆

仙霞古道出城关往南有一段翻越樟元山、别称夕阳岭故道的古道,在古道南端有一座镇安廊桥,它横跨闽江上游南浦溪支流临江溪,连接水东、水西两村。旧名临江桥,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更名镇安桥,是闽北保留最好的一座古桥。历史上的镇安古廊桥历经7次重建,3次维修,现存廊桥是2009年因一场意外大火将古廊桥烧塌而重建。

镇安古廊桥

浦城南浦溪畔的水北街镇观前村古渡是仙霞古道南端陆路交通的终点也是闽江航运的起点,观前村在南朝就得到开发,已有航运业,唐代就比较繁华。自宋以来,已是浦城至建瓯一带的重要水运码头,为商贾仕宦北上中原、南下福州的必经之路,也是物产集散的重要码头。想当年闽江上游南浦溪,浩浩荡荡,一望无垠,江面上千帆竞发,船上轻歌曼舞,沿岸纤夫的号子,悠扬、雄壮。唐贞元二十年(804年),日本空海法师经此北上长安,驻足于此,大为惊叹;那一年,清嘉庆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林则徐福州省亲期满赴京上任,身临其境也是称赞有加。

仙霞古道陆路终点--观前古渡

以上选取仙霞古道在浦城县境内的几处关键节点,意在串联起仙霞古道做为穿越闽浙的大陆桥、促进了商品物资交流、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陆上运输线最重要的路线之一的历史记忆。

编辑:官诗婕

核稿:图说心余

作者简介

Author'sbriefintroduction

罗贞洪, 南平摄影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

获奖作品:一、国家级 《庙会里的小女孩》入选中摄协2016年“寻梦菇乡杯”瓯江丽水摄影大展。

二、省级

1.《涛声依旧》获福建省摄协2016年第四届“海洋杯”中国•霞浦国际摄影大赛佳作奖;

2.《悠闲生活》入选福建省摄协2018年“魅力万全文化古村”全省摄影大赛;

3.《小帮手》入选福建省摄协2018年“中国梦•孝先行”孝道文化全国摄影大赛;

4.《福清山古道》入选福建省摄协2018年“八闽古驿道•红色交通线”摄影图片展;

5.《家有一宝欢乐开怀》入选福建省摄协2018年千年松溪•百年蔗之“发现松溪”全国摄影大赛。

欢迎大家文末多留言,给作者更多鼓励!

稿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投稿请加主编

特别说明:本文中的文章及照片已获得作者独家授权,欢迎转发分享,也欢迎个人拿去做备考参考资料,但未经本平台允许,任何个人与机构不得转载。

Hash:728656fc9e232ff20bff0c92294c99b3d8dfaf09

声明:此文由 浦城味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