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邪门”的夫妻墓,每次被掘必有异样,千年来没人敢轻易涉足

乾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因山为陵”建造的帝王墓穴,也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两夫妻的合葬之墓。从公元683年开始修建,一直到公元706年,武则天入葬而结束,建国后少有的保存完整的帝王陵墓。

编辑

为何乾陵没有像其它帝王陵墓一样,被盗墓贼一盗而空呢?其实,不是没有盗墓贼光顾,而是他们光顾后,全都无功而返,乾陵自修建以来,经受过三次大的盗墓,但没有一次成功。公元878年,唐朝的统治已是风雨飘摇,著名的黄巢起义便是在此时发生的。

由于是自下而上的农民起义,部队的后勤补给并不完善,缺粮是常有的事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义军领袖黄巢下令挖掘乾陵,以此获取金银财宝来作为后勤补给的资金来源。

编辑

黄巢心中打着看似完美的小算盘,先挖乾陵,然后借此增强军队实力,再攻长安。就这样,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在黄巢的命令之下,开始大肆挖掘,由于没有盗墓的经验,而该墓又是修建在山上,黄巢的部队只好抱着挖空整座山的信念,最终却还是没有能够找到墓葬的入口。

直到今天,乾陵所在的梁山,都还有一条40多米的大沟,这便是当年黄巢军队一锹又一锹,挖出来的。温韬,又名李彦韬,五代十国的节度使,割据一方,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疯狂挖掘历代帝王墓穴,大大小小的皇家墓葬群都难以幸免,由此流失的古代文物不计其数。

编辑

温韬也挖掘过乾陵墓,而且是带着几十万士兵,抱着必胜的信念前往乾陵的。同样是如“无头苍蝇”一般挖山,温韬恨不得将来梁山给挖空,也要找到墓葬的入口。经过不懈地努力,温韬手下的士兵终于找到了入口,就在他们准备进入墓穴的时候,天气却忽然大变,顿时狂风大作。

这样的情况在现代人看来不过是巧合而已,但是对于迷信的古人来说,这是上天的警告,温韬虽然肆意妄为,可还是不敢忤逆上天,便下令让士兵撤退了,这才使得乾陵逃过一劫。

编辑

最后一次大的挖掘是在民国时期。公元1916年,袁世凯去世,民国正式进入了军阀割据时代,我们所熟知的孙殿英就是一个盗墓军阀,他干过最出名的事情就是挖掘乾隆墓和慈禧墓,但始终没有将矛头对准乾陵,反倒是另外一个叫做孙连仲的军阀,对挖掘乾陵十分感兴趣。

根据历史记载,孙连仲的军队,手段十分暴力,使用炸弹直接炸开了墓穴,就在他们准备进去盗墓时,墓穴里面却有滚滚浓烟冒了出来,打前阵的士兵立刻暴毙,这让孙连仲非常害怕,立马让率队撤离了。其它军阀听说了这件事,也不敢再对乾陵打主意了。

编辑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了历史研究需要,成立了专门的考古队,也曾想过对乾陵进行挖掘,但最终还是取消了该行动。如今,乾陵已经是我国的一级文物保护区了,依然保存完好,也算是留给后人一个交代了。

Hash:57dc4300ff3cfac9dcd2b1e2ed410cda66a2f454

声明:此文由 红辣椒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