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各地名由来大科普! 据说80%南漳人还不知道!

南漳定名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隋以前称思安。

中国古有三条漳水,即山西的清漳、浊漳,湖北的南漳(今称漳水)。因思安属南漳流域,故定名南漳。

春秋时期境内为罗国和庐戎国。秦设伊庐县,汉设中庐、临沮,晋设中庐、上黄。

南北朝到南宋,地域时分时合,县名多次更改。

唐贞观八年(634年)省南漳入义清,开元十八年(730年)复置南漳县

北宋太平兴国(976年)改义清为中庐。南宋绍兴五年中庐入南漳。元属襄阳路。

明、清属襄阳府。

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合中庐、南漳二县为南漳县。县治所定点于玉溪山北,蛮河中游。此后,县名、县城沿袭至今。

1914年属襄阳道。

1949年后属襄阳专区、地区。

1983年属襄樊市。辖10镇,即:

城关

历为县治。

武安

据清乾隆《襄阳府志》记载“秦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大将白起屯兵于此,因战功封为“武安君”,镇名源此。民国初年一度更名为东安镇。

李庙镇

传清末建有三寺庙,李姓集居,故名。

九集镇

传元代有九条大道通此,故名。曾名“兴隆观”,又名“九仙观”。

长坪镇

因处长形坪地而得名。

薛坪镇

处山间坪坝,一度薛姓居多得名。

配图:薛坪镇东六公里的香水河

板桥

传昔用碑作桥得名“石板桥”,后简称为“板桥”。

肖堰镇

以驻地肖堰得名。

东巩镇

又名东巩市。传昔有一蔡姓外地人来此开采铜矿,称“铜孔”,后讹为今名。

配图:东巩镇的春秋寨

巡检镇

明、清曾设巡检司于此,故名。

配图:巡检镇的漫云村

老板说了!

你点再转发,小编下个月不用喝稀饭!

Hash:570ce92899c6e0a5459a9690448176d3467af2bf

声明:此文由 南漳微生活平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