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州“最易忽略”国家级文物之一,藏于小巷中,很多游客不知

这是珊珊三丫头爱生活、爱摄影、爱旅行、爱美食的驻足点。

广东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1600多年历史。潮州在东晋时设郡,在隋朝撤郡设州,始称潮州。潮州,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重镇,是潮文化的发祥地。潮州古城,是潮州历代县、郡、州、路、府的治所,是天下潮州人的精神家园。经历千年,如今的潮州古城依然是潮州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旅游景区。

前些天,珊珊三丫头来到“潮州古城”参观游览,除了到网上攻略经常提到的景点,例如到广济桥、古城墙开元寺许驸马府颐园牌坊街……等游玩之外,因为对潮州古民居感兴趣,还专门走进了构成潮州古城框架的“猷灶义兴甲、家石辜郑庵”这十条老街小巷中闲逛。在这些老街小巷中,珊珊三丫头发现隐藏了许多“被忽略”的明清风格的旧居老宅。潮州古民居历来拥有很高的声誉,而潮州古城就是其聚集地,古城内有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潮州传统民居群,潮州古城建筑群充分反映“人文”特征:

1、 在兴建时间方面:涵盖了“潮汕传统民居”发展的四个最典型历史时期,包括明朝嘉靖、万历时期,清乾隆时期,清晚期和民国前期。

2、 在平面布局方面:包括了由主体院落、从厝、火巷、后包、书斋、花园等潮汕民居基本元素形成的不同组合形式。

3、 在建宅主人的身份方面:包括了文武官员、学者名士、富商大贾等不同社会群体。

4、 在分布方位方面:包括了潮州市历史城区北、中、南部最重要的历史街区。

珊珊三丫头参观的“猷灶义兴甲、家石辜郑庵”这十条老街小巷,在古时候是属于仁贤坊,古时的潮州有“东财西丁,北贵南富”之说,这十条老街小巷属于古城的“南富区“。十条巷子由开元寺往南依次排开,互平行,东通太平路、西达下西平路、巷长皆约为三百米,云集了众多潮州先贤的故居。可能是因为多,以至于里面许多的古建筑都被忽略,许多游客都不知道。在接下来的日子,珊珊三丫头会和大家分享在这“猷灶义兴甲、家石辜郑庵”这十条老街小巷的收获,分享那些被游客们“忽略”了的建筑景观。今天,我们先一起走进“郑厝巷”,寻找这条巷的郑厝祠和郑厝巷蔡宅。

郑厝巷位于太平路旁的小巷内,从环城南路进入牌坊街后,见到一座叫“十相留声”石牌坊,在牌坊的右侧是一个四眼井,左侧的一条小巷就是郑厝巷。在进入巷子时,会发现巷口地面上刻着大大的“郑厝巷”三个字。进入巷内,发现这里与外面的热闹及车水马龙完全不同,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变得十分的宁静,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

郑厝巷的巷名,是因为在明朝时曾任两浙都运使的郑崇及其家族曾在这里居住而得名。至今,这一带的街坊仍流传一句话:“巷头祠堂,巷尾郑厝”,充分说明当年郑氏家族在城内名望甚高,十分鼎盛。

郑厝巷整条巷子长有274米、宽4.5米。珊珊三丫头在巷头走到巷尾,没有找到“巷头祠堂“,也没有找到”巷尾郑厝”……这些建筑都消失在岁月中。在郑厝巷的巷头曾建有一座明代建筑郑氏宗祠(也称郑厝祠),是“两浙都运使”郑崇归隐故里后兴建的,用于祀奉先祖的家庙。在1966年,郑氏宗祠对面的竹器厂发生大火,火势十分凶猛,蔓延到一巷之隔的郑氏宗祠,因为郑氏宗祠是杉木构架,大火烧了几个小时,整座祠堂几乎成为一片废墟瓦砾。

虽然在郑厝巷内已找不到郑氏宗祠的踪迹,在离郑厝巷不远的牌坊街上,依然立有两座牌坊,可以让人们怀念郑氏家族曾经的荣耀:一处是“大理司平·两浙都运坊”牌坊,位于辜厝巷口,是纪念郑崇的,因是太平路南端第一坊,俗称“头亭”。郑崇曾任大理寺司务、评事,及两浙都(转盐)运使。;另一处便是“两京科道·金榜联芳坊”牌坊,是纪念郑安和兄弟两进士,两京是指郑安、郑寯任职的两地。科道,明设两大监察机构。自明朝以来,潮州古城的郑氏家族人才辈出,有一部分人走上仕途,有一部分人下海经商……随着城市的发展,大多数人郑氏后人都搬到外面居住,如今的郑厝巷,仅有少数郑氏后代居住在里面。

郑厝巷除了郑崇外,这条小小的巷子,还出现过另一位潮州名贤:明朝的兵部尚书翁万达。在郑厝巷闲逛时,当珊珊三丫头走到郑厝巷12号时,被门前一块牌子吸引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厝巷蔡宅,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2013年公布”。小巷中竟隐藏着一座属于“国家级文物”的建筑。这真是一个意外收获!

郑厝巷蔡宅十分低调,我们极少在潮州古城的游玩攻略中看到“郑厝巷蔡宅“的介绍,可以说潮州“最易忽略”国家级文物之一,如果不是走进这条小巷,就会白白错过了。这条名为“郑厝巷”的小巷中,为什么会有一座属于“国家级文物”的建筑呢?它又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呢?这让人心生好奇!

这座宅子属于是古代的一种特别的建筑:“行辕”,历史资料中所记载的明代“翁公行辕”也就是这座建筑。“行辕”是军事统帅在某一区域所开设的官署,有时由高级军官代理,类似“幕府”之类的,它还有商议、指挥军事战略的职能。郑厝巷的这座“行辕”,是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明朝潮州府揭阳人,是军事家、诗人。历任兵部尚书、川陕巡抚、宣大总督等。),他须随时随地了解各地的军情战事,便于排兵布阵,平息各地骚乱,这里就是他指点沙场,金戈跃马的地方。

此时的“郑厝巷蔡宅”大门紧闭,在大门的左侧留有一个小小的偏门供现在的住户进出。郑厝巷蔡宅建于明朝年间,坐北朝南,面宽 20.5 米,进深 50.7米,面积 937 平方米。建筑总体布局为四进带后花园,东边带从厝,青砖墙体,硬山顶屋面。前座明间为木瓜抬梁构架,次间为分心柱月梁构架,是典型的潮州明代府第建筑。这座宅院现在被称为“蔡家”,珊珊三丫头曾跟这里的住户打听过,大概在清朝的光绪年间,蔡姓的先祖购得此屋,所以我们看到写着“蔡宅”。

征得一位在此居住的奶奶同意,珊珊三丫头得以走进蔡宅参观。郑厝巷蔡宅的主体建筑、院落和装饰基本保持完整,大多仍在继续居住使用,只是整体显得十分残旧。

珊珊三丫头在大厅的两侧发现有两根粗大的木柱,直伸到椽梁处,顶起了整个屋顶的前半部,柱子的基座是由石墩做成的。这个充分的体现了明代的建筑风格,石墩作为基座,可以避免木柱埋入地下易潮湿蛀。再细致地观察木柱时,发现右边柱子与石基座有明显位移的痕迹。这里的住户告诉珊珊三丫头,在1918年的南澳达到7.5级大地震,当时潮汕地区很多民房建筑都倒塌了,附近的开元寺的佛手都被震得脱落,但这座数百年的老宅却安然无恙,而木柱与石墩成为了这次地震的见证。

珊珊三丫头在这座古宅细细品味,从屋内的格局,从那些破裂的地砖,从那些粗硕的木柱……依然能感觉这里昔日的气派……只是,没有人统一的管理,没有全面的维修,地面甚至已长出了青苔……此时,一场大雨正在落下,大厅中还在不停滴着雨水。这让珊珊三丫头不禁担心起来,虽然已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一直得不到维护的房子,这座建筑能支撑多久呢?

郑厝巷蔡宅可以说是潮汕“行辕”建筑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体现,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市文化历史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具非常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价值,如果没有了,那真的是可惜了。真希望下次再来潮州时,能看这座建筑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那么,你有没有到过广东潮州游玩?对潮州是什么样的印象?你知道在潮州古城内,有这么一个低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吗?如果以后有机会到潮州旅游,你是否有兴趣到潮州古城看看“郑厝巷蔡宅”?你还有在潮州什么地方看过“特色”建筑?可以私信珊珊三丫头!同时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本文是版权作品,未经珊珊三丫头书面授权,严禁搬运、转载、洗稿。如需转载,请与作者珊珊三丫头联系,谢谢。

Hash:b292befca3729221ae7a40ef7990188c810ce260

声明:此文由 珊珊三丫头2005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