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岩画:隐秘的历史图谱

在滇西,在大理的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话:“山头看水头,水头看坝头,坝头看城头。这句俗话说的是:要从深山下到坝子里,选择溪谷河流往下走,你一定会去到坝子里头;你要去城镇,可以选择一个河口顺水而行,最终会来到繁华的城镇里头。这是何等精辟的地方知识,多么智慧的民间表达。

这种智慧的民间表达背后,正好透露了我们先民从远古走来的行进线路和方向。大理的点苍山不仅巍峨峻美,还有它神秘博大的一面。点苍山像一部无字史书,以它深藏隐秘的方式将我们先民的历史一一记载。

1994年10月的一天,人们在漾濞金牛村山坡岩壁上发现一组岩画。这组岩画的位置就在当年吴金鼎先生曾经考古发掘过的苍山马龙遗址背面西坡上。岩画在一块独立的巨大岩石上,画壁面朝南,掩蔽在松林与灌木丛中。在岩壁的右上方绘有几条铁锈色的牛,有一牛头两角较长,成倒八字形弯曲状,与祥云县出土的青铜乳峰牛造型相似。

有一条如牛般庞大的动物,被一根粗绳拴住,俨然饲养在木栅栏中。木棚栏用横、竖短线组成一个圏。下方画有一间干栏式木构架的四方顶草屋,有六根柱子,很像傣族的单层干栏茅屋。最让人称奇的是采摘果实的场面。

画面突出的位置有一棵大树,硕果累累。有人摘果,有人拾果树干很直,树根叉开,枝干粗短,每一个枝头有个果实,左侧7枝7果,右侧9果。还有一些不与树枝相连且小的圆点散落,大概是落地的果实。树下有若干人,有动态感,像在捡拾果实,树尖上攀爬有一人摘果。

在采摘果实场面下方,用点线画成的一个不规则圆圈,圈内画有若干人呈劳作状,人形大小不一,有行走状,有攀登状,有的似两人合作劳动状,共十多人。有若干人在圈里,人形动态感强,有躺着的,有跪着的,有走着的,有叠压在一起的,看起来混乱不清。大概描绘的是人们在劳作、娱乐、嬉戏、交媾的情形。

岩画描绘的场景不禁让我们想到人类学家经常说到的一个关键词一一生产。生产,既包含人类为了生存而劳作的生产,也包括人类为了延传后代而交媾繁殖的自身生产。

大理先民童稚时代的涂鸦其实并不如我们想象的幼稚,他们给后人留下的是一部鲜活的历史。他们是认真的,是怀着敬畏之心、怀着崇敬之情歌颂生活,在为整个部族从蒙昧开始走向光明而欢呼,载歌载舞。岩画告诉我们,史前时代的大理先民学会驯化动物,并且能够利用畜力的情形;告诉我们,史前时代的大理先民从自然采摘到学会栽培而收获。

看似每一次的小小跨越,其实都是伟大的升华。岩画中的牛头形象,岩画中的采摘果实场景,岩画山下的村庄,名叫金牛村,漾濞自古就是核桃之乡。世间难有这样的巧合,岩画在告诉我们人类历史长河中偶然里的必然。

云南睿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力作《朝山·朝山》,这部题材重大、故事感人、拍摄团队一流、制作精美的大型古装历史微电影近期也将上线,这部影片根据徐霞客与静闻法师相约朝觐鸡足山的故事改编,敬请期待!《朝山·朝山》的预告片已经新鲜出炉,小编马不停蹄的赶快呈上,让大家先一饱眼福!

《朝山·朝山》图片 ( 石惠芬摄)

END

资料来源:《文化大理·综合卷》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Hash:1bb8a62de932856a6c1d840698c21b667a3ef2c0

声明:此文由 大理人文化传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