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鑫:大理印象

作为一个外地人,居然和大理有着不解之缘,总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愫涌上心头。

对于大理,那还是上世纪的1996年陪表弟到云南大理相亲,有幸一睹大理洱海风情。在准表弟媳的招待下,赏了回“洱海月”。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明代诗人冯时可《滇西记略》说及洱海之奇在于“ 日月与星,比别处倍大而更明”。若在农历十五,月明之夜泛舟洱海,其月格外的亮、格外的圆,更令人陶醉。恰巧,我此行恰逢农历十五。小船畅游在湖中,一轮明月倒影在水中,天光、云彩、月亮和海水相应在一起,好一幅优美画卷。难怪人们称洱海的月亮是“ 金月亮”,但见水中月圆如轮,浮光摇金;天空玉镜高悬,清辉灿灿,真不知是天月掉海,还是海月升天,更有苍山雪倒映洱海中。此时此刻,我陶醉了。畅想着,倘若是农历中秋时节,学着白族人划船漫游洱海,再举杯小酌,吟诵着苏学士“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多么惬意呀!

这是第一次认识洱海,也通过赏洱海月认识了大理。大理是个美丽的地方,再举目遐思崇圣寺三塔,一种自豪油然而生。那就是,祖国的大好河山无限美。这“美”,是包括大理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第二次与大理结缘是在2006年初秋,到洱源东湖荷花。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到大理游玩。但见初秋的东湖,千亩荷花遍地开放,绿气盎然,荷花娇艳,那种“ 置身荷泛画铺处,骋目花绽浪涌间”的亲历,真是令人销魂梦绕,过足了瘾。

洱源东湖是一处难得的赏荷好去处,被当地人称为“十里荷乡”。四营三村错落其间,自然构成了湖中有村,村中有湖的高原荷湖水乡风光。东湖荷花成块成片。蒲荻泛泛,村旁垂柳依依,形成了荷花伴村,村依荷花的自然景观,荷花数量之多,数不胜数,呈现出“ 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间”的壮丽景致,万种风情。再次举目四望,东湖犹如一幅广阔无垠的山水画跃然纸上。而如此胜景的背后,是洱源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硕果。洱源县把环境的治理与洱海保护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坚持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生态环境功能和水质净化功能结合,先后完成了海西海前置库湿地工程、东湖葛官营湿地建设工程、草海湿地建设工程等工程。这是大理人创造的杰作,也是边疆建设的缩影,作为外地游者,当为之点赞。

第三次结缘大理,是为下关锁水阁撰写楹联。2016年大理市旅游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为重修锁水阁征集碑文和楹联。我欣然从网络百度搜索了一些关于锁水阁的历史资料。居然以一副“ 纳天地于胸,何妨锁水;收风云入眼,自可藏龙”入选,被永久悬挂。这也算我一个外地人,对大理的一份绵薄之力吧。其实,锁水阁,其寓意是锁住洱海之水,财富不外流。我反其道而行之,以一种大理人特有的胸怀和纳天地与收风云的气概,财富共享,藏龙卧虎。

另外,我还写了 《重修锁水阁碑记》,其中最后用“ 人生岁月何其短,但留精神在世间”的感叹语作结尾。在“美丽大理 与你通行”征文之时,我突然觉得这句话越发的真实。我与大理三次结缘,而且留下了锁水阁楹联,也算一种幸运,更是“精神留世间”。

我与大理三次情缘,不正是见证了大理历史人文的厚重缩影吗?自己和祖国是紧密相连的,我庆幸,我与大理结下情缘,为大理讴歌,与美丽大理,一路同行,为祖国吭歌,矢志不渝!

文史、故事、地理国学、 人物等文稿题材、体裁不限,既可以是作者原创作品,也可以是名家名作,内容文明健康、积极向上。

Hash:bc7dace5a84525070d8f9b7209b786ba3510fa99

声明:此文由 张家口原创阅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