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人民路风貌提升展“真”颜!修旧如旧“古”味浓

大理古城有这样一条路,一头靠着苍山,一头朝着洱海,抬头是日出,再抬头已日落,民宅老屋,石板青苔,客栈民宿、酒吧、饭馆、小摊......令人流连忘返。白天是人声鼎沸的烟火气,夜晚灯火阑珊的文艺范。再回首、随缘书店、88号西点铺、飘香小酒馆、大冰的小屋......这就是凝聚了吃货、文艺青年、手工艺人灵魂的人民路。

回归:“古”味回来了

7月16日,记者踏入人民路,自西向东一路走下去,街道上依然人来人往,整条街却似乎变得宽阔整洁了起来,沿街的店铺依然林立,但是却又感觉变得整齐有序起来。

仔细一看才发现过去盘旋在屋顶上面的“蜘蛛网”线路不知何时悄悄消失,店铺的门窗都告别了玻璃和钢化结构,变身成古色古香的雕花木门窗。至身于其中,时光似乎正在倒退,不知不觉间古城的“古”味回归了!

风貌提升前↓

↑风貌提升后

风貌提升前↓

↑风貌提升后

风貌提升前↓

↑风貌提升后

这样的改变正是得益于大理古城风貌保护提升项目。该项目于2018年3月正式启动,12月份完成示范段工程的竣工验收,累计完成158间临街铺面的保护提升工作。示范段建设后,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委托大理市古城保护管理局作为风貌保护提升项目的主体继续实施二期、三期工程,大理古城华侨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建设。

2018年8月二期工程正式启动,2019年7月份完成二期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累计完成657间临街铺面的保护提升工作。人民街路段的风貌提升属于大理古城风貌保护提升项目三期工程(以下简称风貌三期工程)。

大理古城是明洪武十五年(即1382年)于南诏国羊苴咩城的部分遗址上重建的,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承载着南诏国、大理国悠久的历史,延续着大理先民的历史遗存。

随着生活的商业化古城内出现了一些与原有风貌不符的建筑元素和违章设施,对大理古城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古城生命的延续起到了破坏作用,古城原有的文化底蕴渐渐消退,基于此,大理古城历史风貌保护和恢复工作开始了......

遵循:修旧如旧

在古城风貌提升的过程中改变最大的是房屋的外立面风貌。通过了解,整个古城风貌保护提升项目是以修复和保存建筑的原真性和风貌特征,恢复以“清末民国初期”为基调的白族民居建筑风格为目的,保持原建筑的高度、体量、结构、形式、用材、工艺布局等不改变的情况下,对不符和古城风貌的钢门窗、铝合金门窗、强弱电线路进行了拆除和改造。

在风貌三期工程实施中,根据项目范围内房屋建筑多为“百年危房”的特点,风貌提升项目又增加了翻修排危的工程。坚持排危为主、一级改造、最少干预、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危房进行修缮。

古色古香的街区▲

朱子硕

大理古城风貌保护提升项目三期工程项目经理

人民路这条街是古城比较繁华的街,它的建筑基本上是传统的白族实木结构和现代混凝土的仿古建筑,我们尊重传统的实木结构,按原结构、原尺寸、原体量进行恢复。比较腐朽的部分按原来的尺寸、比例、样子进行换新。拆除了五花八门的门窗,恢复原本木结构的门窗。整体的风貌提升以后,原来破败、颓唐的感觉消失了,但没有失去古老的白族建筑风貌,我们认为改变是比较成功的。

尊重:求同存异

随着古城的变身,一些质疑的声音开始出现,这样的改变难道不会让古城失去特色,变得同质化吗?风貌指挥部专家杨利清给出了专业的回答。

杨利清

风貌指挥部专家

大理古城白族传统民居特点主要体现在布局上,一般以三坊一照壁或者四合五天井来布局,从结构上来说是纯木结构或者土木结构,建筑用材上主要以木材和当地石材为主。现在古城里面还保存着一部分明代到民国年间的白族传统院落。通过这些建筑我们可以了解到大理传统建筑的特点。

我们只是将古城的建筑风格恢复到传统白族建筑风格,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原本的房屋高度、体量、结构、形式、用材、工艺布局都不会进行改变。大理是个旅游城市,各种文化融合是必须的,在保证传统白族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一些咖啡店、酒吧的装饰元素能够和白族传统建筑的风格相融合,我们是进行了保留的,例如门口的绿化及装饰画、门面画等。

同时,为了避免生同质化的情况,在风貌提升中,对门面我们采用了五种雕花风格,进行有差异化的提升。在遵循白族传统建筑门窗主要以板栗色为主的基础上,我们也以板栗色为基础色,在颜色深浅上保持差异化。

遵循历史和接纳包容一直是大理展现给世人的姿态。站在传承的角度上去接纳新的文化,才会碰撞出更耀眼的火花。

升级:更有安全感

古城不仅仅是接纳八方来客的景点,也是许许多多本地居民或者外来居客的家园和梦想之地,古城风貌的提升也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

不得不提的是变身后的古城更有安全感。百年危房的修缮不仅没有改变大家的房屋结构,还让大家居住起来更加安全;强弱电线路的改造入地,使得以木结构为主的古城排除了一大安全隐患;智慧用电系统的安装恰好解决了古城商铺较多,用电量过大容易造成事故的隐患。

而作为商家,作为房主,古城的变身也让他们体会到了最直观的好处。

王文利

寸四银庄人民路303号店店长

提升以后对于我们很多商家是有一定的帮助的,新的风貌会吸引顾客的眼球,对我们的销售也是有一定的提升,以前很多客人都是随便看看就走了,经过风貌提升,很多客人愿意进店了解一下。

杨润连

杨记乳扇人民路322号店店长

我们老板就是本地人,八几年就开始开铺子,自己的房子也在古城里面,风貌提升以后整个古城看起来更加整洁干净,房檐上的这些线路“蜘蛛网”少了,住着更安全了。

截止今年6月10日,风貌三期工程现场施工工作已基本结束,下一步,第四期古城风貌保护提升工作将继续开展,重点针对节点上的风貌提升和古院落的排危保护提升。

如今行走在人民路上,这条凝聚着无数人回忆的街道似乎变了,又似乎没有变,变的是“古”味回来了,不变的是引无数人向往的烟火气和文艺范!

来源:大理融媒

Hash:369baf05622daae3a66fdf501cdfbca2e7c01521

声明:此文由 大理古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