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城市副中心的福,90%的通州人都不知道的7座古桥终于有人关注了!

中国古代建筑中,桥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修建了数以万计奇巧壮丽的桥梁,这些桥梁横跨在山水之间,便利了交通,装点了河山,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之一。

《潞河督运图》中的浮桥

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通州资源丰富,水系众多,桥梁也各具特色。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通州的古桥。

通州曾有三座浮桥

将多艘船编在一起做成船桥,以便渡河,称之浮桥。

明代以前,通州城东大运河上一直没有建过桥梁。周边人们穿越运河时,都是靠船只摆渡,遇水深流急时,经常伤亡惨重,运兵运粮运饷都很不方便。辽金时期,该段河道曾建木桥,但到了雨季河水泛滥,木桥常被冲毁。

明初,大将徐达镇守北平,为增强北部边防,他下令在通州城东门外大运河上修建了一座木桥。但是,通州城北关处同时有四条河流汇入运河,夏季河水暴涨,木桥又被冲毁了。于是毁而复建,建而复毁。如此循环往复,劳民伤财。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北平布政使司左参政周伟建议用60余艘旧漕船顺河编联在一起,建为船桥,浮在河面上,上铺木板以便通行。巡抚洪锤遂设船建浮桥,浮于白河之上,以利通行。因船桥浮在河水上,所以称作浮桥。通州先后有三座浮桥,一在城东白河上,一在东北温榆河,一在东北白 河之上。

宣德四年(1429年)九月,明宣宗朱瞻基对工部尚书吴中说,天气渐渐寒冷,白河(今北运河)等处的行人很难涉水过往,应该建筑桥梁,方便通行。

吴中回奏说,白河水深、沙溜,造桥实在难于成功,还是适宜用船只联排为桥,所需物资都由通州地方筹办,浮桥的治理也由通州负责。明正统元年(1436年),浮桥负担太重,建桥所用的船只都已破烂不堪,不能再修复使用了。工部就改用快船和准备到南方运砖的船只搭建浮桥。

一直到明末清初,该处都使用浮桥。但是,在明嘉靖七年(1528年)后,浮桥以北修建了多处码头,漕船到达通州时,如何通过浮桥呢?想来应该是有解索撤船的装置。根据史料记载,浮桥由千总派兵驻防,拨军士十八名,通州拨民夫六名看守。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工部员外郎陆基恕认为看守浮桥的人员太过辛苦,就要求派征修桥银两,每到需要修理时,由工部派人修缮。

清朝将浮桥移往北门外,每年由户部拨发修理桥船的经费。清初设桥船五十艘,通州派船夫四十人,每人每月给米七斗五升。后改为船二十二艘,分东西两道,桥夫二十人,月给工银九钱七分五厘。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河水大涨,两岸堤坝冲刷严重,原有的二十二艘船已不够用,只好另加船十八艘。

通州的浮桥分里桥外桥,船随水势涨落,因船只互相连接而不致冲翻冲跑,人车驴马、百货商客均可通过,可以说既经济又省时,比摆渡要强多了。历史上通州城周边曾设有三座浮桥,分别是州城东白河上的东浮桥,州城西北温榆河上的西浮桥,州城东北的北浮桥。

民国初年,浮桥被撤除,恢复了摆渡。解放以后,运河上建起水泥新桥,浮桥成为回忆中的往事。

土桥

大家都知道,地铁在通州有个土桥站,站旁有土桥村,此处因何得名呢?

概因运河上曾有一座桥梁,名为广利桥,桥面灰土填垫夯实,日夜车马人流不停,桥面旱时为土,雨时为泥,俗称土桥,这就是土桥村的由来。当然,如果大家现在去寻找,肯定是找不到土桥了,因为运河改道后,土桥逐渐失去作用,后来更是被填埋于地下,只有一只镇水兽尚在地面上。

元朝至元三十年(1293年),郭守敬主持修浚通惠河,河流由西山北京城流经通州八里桥,沿五里店、果园、九棵树、车里坟、东小马庄一线,东南流向今土桥村南,转向张家湾与皇木厂之间入潞河。通惠河作为漕河,从此才能发挥出通行漕船的功能。通惠河建有二十四座闸,最后两道广利上闸和广利下闸都在张家湾界内。

元代通惠河繁忙之时,漕运枢纽张家湾的地位非常重要,尤其是通惠河水量不足之时,北上货物都要在张家湾的码头卸货,再通过陆路转运到北京和通州。为便于人车通行,通惠河咽喉必经之地修有一座木桥以供通行,因木桥靠近广利闸,所以得名广利桥,民间则俗称为土桥。

明初,土桥改建为石桥。由于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此地被道士看中,为得过往香火之资,便在桥南建三官庙一座,是明神宗万历年间,太监奏请慈圣李太后捐内帑所建,即方便行人祈祷,又为太后求福。庙内植牡丹数百株及各种花木,花开季节,遍地芬芳,颇有盛名。

至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天津人王凤重修土桥。桥呈南北方向,跨元代通惠旧河之上,独券平面,长十一米,宽五米,侧设石栏、望柱,栏板浮雕几何纹,东南向有石雕镇水兽,长一米五,宽八十厘米,卧伏昂首,扭头怒视,大角犀利,护桥镇水。清嘉庆七年(1802年)以后,张家湾附近河塘收缩,运河被淤水浅,码头没落,只有盐商停驳。随着海运与铁路的兴起,土桥渐被遗忘废弃。

《通州文物志》记载,土桥下的河道遗址,于1998年被张家湾镇政府下令填塞,桥洞、记事碑被掩埋,且将一只镇水兽放至地面。土桥的镇水兽为什么只剩下一只了?

民间传说土桥边的庙里供奉关老爷,有老百姓向关公反映,总有人破坏稻田,影响产量,想求他帮忙护田。到了晚上,关公提着青龙偃月刀巡视,发现正是两只土桥的镇水兽在作怪,它们在稻田里放肆玩耍,把庄稼都给破坏了。于是,关公以刀相拼,其中一只镇水兽被拦腰砍伤,托着伤体回到桥旁,另一只见状逃之夭夭,再也没回来过,所以此处就只有一只镇水兽了。当然,这种民间传说只能作为谈资取乐,并无可信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土桥和镇水兽曾被列为(通县)县级文保单位,现在不仅是通州区级文保单位,也是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的登记文物。可惜的是,土桥村已成为现代化的小区。在小区7号和8号楼之间的砖石地面上,卧着一尊2.3米长的青石巨兽,背披鳞片、长尾回蜷,有一股不怒自威的霸气,它就是土桥的镇水兽。

镇水兽的西北侧有两段条状石头,高出地面约10厘米,行人很难注意到,偶尔看到,还以为是马路牙子呢。而这两段条状石头,就是通州土桥的桥栏杆,其余部分都埋在地下了。

漷县东门桥

中国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划设置史上,只有两处是专因皇家游猎而建制的,它们一个是位于河北承德市的围场县,另一个就是今属北京市通州区的漷县。

围场县至今仍是县级行政区划建制,而漷县早已降格。漷县古为镇,后升为县,元朝再升为州,明降为县,清降为镇,民国再降为村。在中国的行政区划设置史上,漷县的经历是绝无仅有的。

漷县城池图 景浩绘制

漷县地域有大片湿地,现在称为延芳淀湿地。延芳淀湿地在辽代时涵盖了今漷县、廊坊边缘、采育、马驹桥、大羊坊、台湖镇一带,方圆百里。那时,这里有大片的水面、茂密的苇塘,每到春秋两季,北上、南迁的候鸟在这里歇脚、捕食,延芳淀就成为天鹅、大雁、野鸭的天堂。

于是,辽朝将延芳淀设为皇家苑囿,建起了行猎行宫神潜宫,贵胄大臣也纷纷在此修建了鳞次栉比的园林,形成北京最早的皇家园林建筑群。当然,这些建筑早已消逝在历史的烟云中。

明朝正德初年(1506),漷县筑土城。嘉靖二十二年(1543)扩建,始有四门,但很低矮。东门外漷河分流支汊(即港沟河)历来无桥可通,来往行人只能靠小船摆渡过河,每逢大雨洪水,船翻人亡的事经常发生。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武清县王善人在北京做厨工,攒了些钱。他有次乘船渡河回乡,船在河心被水浪掀翻,同船之人死于洪水急流之中,他则幸免于难,被人救起。从此以后,他发誓建桥,尽其所有也不够,便多方募捐集资,终建石桥一座,称漷县东门桥。

1958年,桥北大片洼地辟为水库,桥洞用砖砌堵。后来桥北新路调直,成为柏油路,此桥停用至今。1985年9月,漷县东门桥定为通县文物保护单位,并立文物保护标志。

东门桥全长四十四米,宽七米,为平面石桥,用花岗岩石细磨精筑。桥面顺铺条石,规整而有序,两侧原有石栏,方头望柱,栏板素面光洁。十三间方孔,高三米而略有余,没有分水石和镇水兽之类东西,长方石块所砌雁翅,一陡三伏,今桥面尚可通行。

永通桥

永通桥即八里桥,因东距通州八华里而被百姓俗称八里桥。

如今地铁八通线、京通快速路、京哈高速路都从八里桥边经过,每天人来车往,川流不息,但知道这座古桥沧桑历史的却为数甚少。

《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十一年八月,建通州八里庄桥,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和督工。”又据《通州志》:“八里庄桥即永通桥,在普济闸东。正统十一年敕建,祭酒李时勉作记。”李时勉的《永通桥记》称:“通州城西八里河,京都诸水汇流而东。河虽不广,每夏秋之交雨水泛滥,常架木为桥,比舟为梁,数易辄坏。内官监太监李德以闻于上,欲与其地建石桥,乃命司礼监太监王振往经度之。总督漕运都督武兴发漕卒……桥东西五十丈,为水道三券……题曰永通桥,盖上所赐名也。”

由此可见,八里桥建于明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南北走向,横跨通惠河,为石砌三券拱桥。桥用花岗岩石砌造,中间有一个大跨度的桥拱,可通舟楫,两边各有一个小型的对称桥拱,呈错落之势。桥长50米,宽16米,桥上的每块石头之间嵌铁相连,十分坚固。

桥墩呈船形,前端有分水尖,尖上安装三角形铁桩,在桥墩和桥拱的水位线处加固了一圈腰铁,用此预防春天解冻时冰块的撞击或夏天时洪水、过往船只的碰撞。桥建成之后,正统皇帝亲自赐名“永通”,历经五百余年风风雨雨,至今丰采依旧。

通惠河是明清时期京城的主要运粮通道,运粮船只多是帆船,因而八里桥中间的桥拱建得非常高,最高处有8.5米,宽也有6.7米,这样的设计很实用,来往帆船可以直接通过,这种桥拱是北京独一无二的。除此之外,它的石雕装饰也很美,在32块汉白玉护栏板的望柱上都雕刻有造型各异、形态生动的石狮子。

另外,在桥的东西两岸上各有一只趴在岸边的镇水石兽。镇水石兽体型庞大,虽然历经多年的风雨侵蚀,但姿态仍然威武雄健,注视河面的神态也是非常生动。

八里桥是进出京师的要塞,又控制京通的粮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明清时期,朝鲜使臣在日记中多次记载八里桥,称八里桥“宏敞延袤,非他桥可比”。据当时的朝鲜使臣徐长辅描述:“天下漕船皆萃于此,桥南数米立石,而题其面曰:漕船停泊处。”可见,八里桥是京通间一处重要建筑,从通州石坝码头到京仓的漕船都要从桥下经过,它也是京通四十里石道起始处的标识。

历史上八里桥景色优美,有“长桥映月”之誉。长桥当然指的是八里桥,映月则指中秋之夜时,三孔桥洞中各映着一轮明月,皎洁的天空中月如银盘,清清的河水中月影浮动,水月交辉,衬托着洁白如玉的长桥,使人疑在画中。清人王维珍有诗为赞:“是谁题柱游燕市,何处凭栏听玉萧。入夜需清一轮坠,凌寒征铎去萧萧。”

八里桥是京津水路咽喉,也是北京的东大门。1860年,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法联军在攻占天津大沽口后,一路侵至通州张家湾,并沿着京通大道向北京进攻。

9月21日,清军和英法联军在八里桥展开大战。八里桥是京城最后一道屏障,清军在八里桥大战失败后,住在圆明园咸丰皇帝逃往热河避暑山庄。1900年,义和团也在八里桥英勇抗击过八国联军。

因此,八里桥不仅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而且还是近代史上的重要纪念建筑。

通运桥

萧太后桥实名“通运”。在张家湾南城外,萧太后河上有一座历经沧桑的石桥,当地居民称其为萧太后桥。此桥原为木桥,因地近码头,南北客货悉经此桥,经年累月,不堪重负,明神宗敕建石桥。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正月动工,三十三年(1605年)十月告竣,赐名“通运”,因此其正名是通运桥,而萧太后桥之名是1949年后形成的称呼。

修建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的永通桥1949年之前,凉水河从张家湾城南流过,萧太后河从张家湾城西南汇入凉水河,通运桥当时跨于凉水河上。

1949年后,通县政府治理凉水河,将凉水河河道从马厂村北改道,从今张家湾镇村村南流过,原来流经张家湾城南的河道遂成为萧太后河的下游河道,萧太后河在瓜厂村北汇入凉水河,从此通运桥就跨萧太后河之上,日久天长,当地居民称其为萧太后桥。

其实,通运桥不但和萧太后没有关系,反而是和明朝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有关。该处原为木桥,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内监张华奏请改建石桥,并建福德庙与文昌祠镇之。因万历帝生母李太后是通州人,且“李太后更以菩萨自居,在京城广修寺宇”,此庙是建在她的家乡,兼之修桥乃是件大功德,不但很快得到批准,李太后还捐了大半修庙之资。

桥建好之后,桥北城楼肆市,桥南人家烟火,船行桥下,人走桥上,无异江南水乡,正所谓“回首凤城春色好,莺声啼碎碧桃花”。

通运桥为南北走向,桥身平直,桥下有三孔,中孔最大为9米,两侧券孔为7米,桥体全长43.3米,桥宽10米。桥身两侧都是一色的青砂岩,18根望柱上有神态各异、雕工精美的石狮子,19块护栏板上雕有寓意“保佑平安”的宝瓶状浮雕。中孔两边上方的镇水兽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两面的水势。经过数百年的车轧马踏,桥面留下了几道深深的车辙,更显古桥的沧桑之处。

桥面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桥的结构还算完整。通运桥东西两侧均建有为乘客登岸所设的石质平台,南来的客船都停泊在张家湾城西南角外萧太后河的宽阔处,然后在此等待登岸。

河畔有曹雪芹的巨型铜像,铜像旁边的一块巨石上刻有红学大师冯其庸先生手书的“萧太后河”四个大字。

马驹桥

通州的桥还有很多,而且各有独特的故事。比如弘仁桥在明朝为九孔大石桥,皇帝赐名曰“弘仁”。但是,当地百姓却习惯称其为马驹桥,并流传至今,马驹桥也就成为正式的地名了。

那马驹桥之名又由何而来呢?

原来,宏仁桥所在之地是朝廷放养崽马之处,管理崽马的军民在凉水河南岸建立了村落,并取名“马驹里”。

当时河上搭设了一座简易的木桥赖以南北通行,此桥因“马驹里”而得名“马驹桥”。明英宗于公元1465年下令把马驹桥由木桥改建为九孔石拱桥,并亲赐“宏仁”桥,可老百姓仍习惯称之“马驹桥”,只有一些乡绅土豪模棱两可地叫它“宏仁马驹桥”。

卧虎桥

通州还曾有座“卧虎桥”,正名为“通济桥”。

通济桥位于通惠河口以西约百米处,原是一座木桥,万历六年,工部郎中李熹奏请朝廷出资把木桥改建为石桥。建成之后,万历皇帝取道路贯通官民受益之义,赐名为“通济”。

通济桥是南北向的三孔联劵平面石桥,长约21米,宽约6米。桥上护栏端首处雕有戗栏兽,均为猛虎,作卧伏状,形象威武。于是,当地人就把此桥称为“卧虎桥”。

如今,此桥已重新修建,与运河文化广场北侧的大光楼并排而立。

信息来源:韩国生、北京晚报

图片来源:武清通、平田一汪秋水及网络、马驹桥社区网、永远的机二班

Hash:48661dd8948586ab97c1d71ff8c06519abafea46

声明:此文由 通州八通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