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印记 美丽蝶变 | 上山色峪社区——新时代的“世外桃源”,因地制宜带领居民富起来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宝贵财富,上山色峪社区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累计争取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补齐农村环境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社区实施节水灌溉水源工程,修建塘坝四座,蓄水量达到两万余立方,并将早年依山间水塘而建的8000立方米的南泥湾塘坝进行整修提升,增建中式围栏、木制小桥、“葫芦峪桃行亭”,不仅解决山区灌溉难题,还成为吸引钓鱼爱好者的新景致。

2018年,中央七套《美丽乡村行》将社区的优美景致、风土人情、特色美食等进行宣传推广,社区知名度不断提升,推动这方新时代的“世外桃源”吸引更多人气与资源

“三社一园”,做强“樱桃文章”

产业兴旺是乡村发展的根基,上山色峪社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依托自然资源优势,不断丰富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社区依托“齐鲁樱桃第一谷”的自然资源优势,先后成立“青岛山色红樱桃专业合作社”、“青岛市上山色峪旅游专业合作社”、“青岛城阳区上山色峪社区股份合作社”及现代农业采摘示范园。社区内现有樱桃40000余株,杏15000余株,并引入蓝莓猕猴桃等水果,及东北老虎牙、刺五加等林下经济作物,林果资源丰富。为满足日益丰富的旅游需求,陆续开发大桃行景区、小桃行景区和卧牛山景区三个景区,打造垛石头、苍鹰崮、磨眼石等旅游景点

多年来,“山色峪樱桃山会”已成为岛城著名旅游品牌,上山色峪社区也逐渐成长为岛城近郊游的新兴热门地点。2018年,接待游客6.5万余人次,带动社区人均收入增长1500余元。

“蜂”“芪”云涌,打造朝阳产业

社区在樱桃之外再破题,瞄准“保护”与“发展”的契合点,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花海资源,2019年,引进中华蜂养殖项目,建设中华蜜蜂养殖技术试验与示范基地。现已引进优良中华蜂种蜂200箱,预计每年能带动集体增收20余万元,人均收入增长1000元左右。社区将成立中华蜂养殖合作社,规模化发展,以动、植物形象为主的卡通景观蜂箱,提升了社区的旅游资源,让前来观光的游客能够近距离的了解中华蜂的养殖过程。此外还和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开发蜂疗项目,做大做强特色甜蜜产业。

同时,社区与吉林白城市普济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合作,其将丰富的中草药种植、培育、营销经验“移栽”上山色峪并达成合格药材收购协议,形成产业闭环,兜底群众收益。目前,社区已种价值20万元的黄芪防风种子,预计亩产干货300到350公斤,亩效益在4000—6000元左右。除去种子、人工,农药,肥料等开销,每亩纯收入在2000元—4000元左右,能够有效的增加社区的集体和人均收入,带动社区人均收入增加30%左右。这对于拥有3000亩山林的上山色峪来说,有巨大的发展前景。社区还将成立黄芪、防风专业合作社,负责基地建设、技术培训与指导等全链服务,用三年时间,建成“公司+社区+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让中草药种植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2016年2月,上山色峪社区全体居民出资1719120元,成立了“青岛城阳区上山色峪社区股份合作社”,全体社区居民448人参股入社。2017年在合作社的运作下,建设了《上山色峪社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并在园区内培育优良品种的果树种苗,引进了蓝莓、猕猴桃等水果,以及东北老虎牙、刺五加等林下经济作物,以待培育成功后整体推广,增加社区居民收入,也为社区今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且听风吟”,延长文旅产业

为满足社区旅游市场的需求,2019年樱桃山会举办前夕,社区租用居民闲置的房屋,并进行统一的设计和规划,在社区内打造了“且听风吟——上山色峪社区民俗客栈”,现已完成两所客栈并推向市场,能同时满足20余人入住。社区将根据游客反响及市场需求继续投入资金扩大客栈规模。且听风吟-上山色峪社区民俗客栈的成功打造,不仅能够带动社区集体和社区居民的收入,将能成为上山色峪社区旅游产业靓丽的新名片

半岛记者 黄冬梅

统筹编辑 葛梦杰

Hash:8e42b0f8877cafb0774767ec46b4e533e152cd55

声明:此文由 半岛都市报城阳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