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历史文化遗产第一篇物质文化遗产之古遗址(一)

文化与遗存,为乡愁留住记忆 。

一座城市和一个人一样,

不能仅有光鲜亮丽的外表,

更应有独特鲜明的内涵,

她以历史为基,以遗存为柱,以文化为魂。

物质文化遗产之—古遗址

在新石器时代,辽中先民们就已在辽中这片土地上逐水草而居,以农事渔猎为生,顺天时而动,留下他们一路走来的印迹。

白家村后沙岗子、大黑岗子村西岗子、潘家堡村南岗子等新时器遗址,让人仿佛看到辽中先民们钻木取火升起的袅袅炊烟……然则3600 年前左右,农耕文明在这里戛然而止。接续,“牧草掩没牛羊肥,朔风萧萧胡笛吹”。下辽河进入了千年的游牧时代,也因此引发了中原剑戟与游牧弯刀在这里豪情碰撞,辽中成为凭辽河天险的古战场。汉代烽火台、茨榆坨长胜堡、肖寨门古营盘、后边外明代边塞,似乎在向世人倾诉着曾经的风霜雨雪、刀光剑影。

辽中,厚重的背影倏忽远去,终不弃中华文明鲜活一脉。偏堡子汉魏墓葬、宋金驿道、清永安桥、满都户兴隆寺、茨榆坨西平寺、戴家房大清寺、南三台子三皇庙、辽中文庙和关岳庙,积淀下辽中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许多久远的故事。乃至近现代,英雄的辽中儿女,奋起反抗,救民族于危亡,争取人民的解放。静静的辽中革命烈士陵园,矗立着他们不朽丰碑。

辽中境内的古遗址从新石器时期至明清时期,分布范围十分广泛,遍及全区各地。

○ 新石器晚期遗址

白家村后沙岗遗址原城郊乡(今城郊街道办事处)白家村偏东北方向500 米处有一沙岗,名后沙岗。沙岗高出附近耕地3 米至5 米,东西长约500 米,南北宽约400 米,面积20 万平方米。此岗未经开垦,杂草丛生。西距辽河2 公里,东距蒲河4 公里。岗东、北两面为耕地,南有一鱼池,西邻孟家村通往县城的乡土路。1981 年6 月,出土文物

有燧石片、石刀、红褐灰三色夹沙陶片,还有陶网坠、陶纺轮、铜镞、青铜刀币以及陶壶等文物。陶壶高21厘米,口径7.5厘米,腹径16厘米,底径7 厘米,黑色夹滑石、素面、直口、圆唇、鼓腹、平底。腹有4 个对称盲耳,陶网坠长5.6 厘米,上宽3.4 厘米,下宽4.6 厘米,厚2 厘米,泥质红陶,下部有齿状纹,经市、县考古人员鉴定:此岗为新石器晚期至战国时期一个村落所在。近水源,高地势,易防洪水和野兽。当时,人们以从事渔猎生产为主, 兼以极简单的农业生产。冬到河套里狩猎,夏到辽河里网鱼,妇女在家纺线织网。过着自给自足的定居生活。

大黑岗村西岗遗址原大黑岗乡(今大黑镇)大黑岗村西300 米处有一沙岗,为新石器时期一村落遗址。此岗当时颇大,1958 年“大跃进”时几乎铲平。现仅存几处小沙岗,长约250 米,宽为150 米,面积为3.75万平方米。土质黑黄色。文化土层为110 米,含有红烧土。1981 年,出土一些燧石片、夹砂陶底、夹砂红陶片、夹砂化石陶片、指甲纹陶片、灰陶片、白瓷片、红烧土、石镞等。石镞高3.7 厘米,腹径3 厘米,底径1 厘米,玛瑙色。据考古人员认为:此岗为新石器时期一村落遗址。当时,建造的房舍多为半地穴式的地窨子,房舍间距很近,初见村街。

南岗遗址与古坟遗址南岗遗址位于原潘家堡子乡(今潘家堡镇)村南400 米处,南北长200 米,东西宽100 米,面积为2 万平方米。岗东50 米处似有土城。出土文物有夹砂陶器(器足、器耳、器底、口沿)、石网坠、灰陶片、瓷片等。考古人员认定:此地为新石器时期遗址。在潘家堡子村西80 米处,还有一处西潘古坟遗址,南北长300 米,东西宽200 米,面积6 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夹砂陶器残片,器足、器耳、器底、口沿,还出土过金代四系瓷壶和铜镞。其中,白釉四系壶,高27 厘米,口径5.5 厘米,腹径17 厘米,底径9 厘米,面白色,上有铁绣花饰纹。腹下部有2圈,口沿有1圈,颈下部有行书“风花雪月”4字。青铜镞,高4 厘米,腹径3 厘米,底径1.3 厘米,底有凹,柳叶形锋槽。

东荒地新石器遗址该址位于原乌伯牛乡(今蒲东街道办事处)东荒地村,面积40 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红陶器足、绳纹砖、铁绣花瓷片(17 件)。经考古人员确认:此地系新石器时期遗址,还有金元时代遗址。群众传说:以前出土过铜钱。1981 年3 月,有一农民从屋中挖出3 口铜锅。

未完 敬请期待辽中历史文化遗产第一篇物质文化遗产之古遗址(二)

文稿来源 辽中文史资料(第二辑)辽中文化与自然遗产

图片来源 网络

编辑 张同波

Hash:2baf0507f902c80c42efecec0fe9dc5625f732ce

声明:此文由 辽中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