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发现一处清朝古墓,挖到一半,考古队长:这不是我家祖坟吗?

据梁启超《中国史叙论》记载:19世纪中叶以来,欧洲考古学家将史前时期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三期,并将中国古史传说与此相比照。1898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首次发现了有字甲骨文;1900年在甘肃敦煌石窟发现了储存有大量古代写本文书和其它文物藏经洞,这是近代学术史上的两项惊人发现,并成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前兆。

考古队队长竟挖到自家祖坟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因此在这片土地上,有着数不胜数的前人之墓。因古时的保存技术不够成熟,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已经不被今人所知道。

也正是因为如此,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走进古人的生活之中,考古应运而生。

众所周知,古人对于入葬是很有讲究的,会将墓主生前常用的物品以及一些珍贵的东西一同放入墓中。而这些东西正是能够体现当时朝代的特点,也能从中窥探古人的生活。

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们的古墓更是值得探究,而其间所挖掘出来的文物更是珍贵,对于研究古人历史和传承中华文化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考古便是通过考察古墓来研究朝代的存在,不过考古队的名声并不是很好,毕竟他们是和死人打交道,在外人来看,这是或多或少有晦气的。

并且挖掘别人的祖坟这件事,更是时常让人诟病。今天要说的一件历史故事,便是考古队在挖掘古墓的时候,挖到最后竟然发现是考古队队长的祖坟,这其中又是怎么回事呢?

2016年时,在湖南长沙的正在施工的一块工地上,工人们在使用挖掘机的时候突然挖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

在上前查看之后,他们发现这竟然是一个棺材,认为这应当是一个古墓。于是他们就拨打了报警的电话,警察也立即联系了当地文物局,让他们派人来进行查看。

文物局特地派了一些考古专家过来考察,其中领队的人叫王文源,也是考古队的队长。

在经过前期的勘察之后,他们发现这座古墓的级别还是比较高的,初步推测这应当是一个王侯级别的。在墓中有许多的陪葬物品,根据墓中的物品来推测这应该是清朝的一座古墓。

墓主是康熙年间的一个一品大臣,名为王世仁。

面对自己直系的祖先,挖还是不挖

队长王文源在看到这个墓主的信息后,却是心底很疑惑。因为他意识到这个王世仁或许是跟他有关的。

他曾经听自己族中的老人所说,在自己的祖上有一个名叫王世仁的大官,他的直系祖先王世明是康熙时期的松江知府,而王世仁则是王世明的兄长,亦是自己的祖先。

据《清史稿》记载:王世仁,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12名同进士出身。

而他的哥哥王世仁则是康熙时期的一品文渊阁大学士,内阁军机大臣以及礼部尚书,可谓是位极人臣了。

并且在死后还被封为侯爵,而当时按照他的愿望,便将他下葬在了他的老家湖南长沙。

根据王家的族谱上所记载,他们的家族在当时是非常富有的名门望族,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威望。

但是也因为祖先们当时都是在外地做官的,于是这些族人也就一并随着祖先迁到了东南沿海的城市去生活。后来族里逐渐衰落了,也就对祖上的事情没那么清楚了。

继续挖并上交所有文物

此时挖到了考古专家的祖坟,不但考古队员看着他,周围的人也是正准备看考古队员的难堪。

毕竟是人家的祖先,挖还不挖还是得考虑队长如何处置,不过最终考古队长还是决定继续挖掘。

因为这个古墓是康熙年间的墓葬,所以还是非常具有历史研究的意义。因此王文源为此墓葬还提出了建立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建议。

同时出于对研究价值的考虑,他还向政府提议,希望取消在这个墓穴周边原定的工程建设,并建设一个保护性的博物馆

他还将墓中里面的所有文物全部上交给了国家。不得不说,他的这种行为还是很值得让人敬佩的。

小结

考古是一件值得让人起敬的事情,考古学家们常年在地下工作,艰辛程度不言而喻,所以我们更应该理解他们的工作。

参考资料:《中国史叙论》、《清史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Hash:9fbe4a334f4acc164199bc6f75958a45cfb0beca

声明:此文由 格子说历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