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平凉一百公里的这个地方发现古代高等级墓葬群,出土大量文物!

近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承办的甘肃宁县石家墓地·遇村遗址发现学术研讨会在庆阳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以及部分省市科研院所、高校的50余位考古学者认为,甘肃宁县石家墓地、遇村遗址的考古发现的高等级墓葬、居址,是近年来两周考古又一处重要的考古成果,弥补过去文献记载有关西北地区两周封国部族记载的不足,增加学术界对于两周时期西北地区考古学文化及其所反映的政治格局演变的新认识。

截至目前,共清理石家墓群东周时期(年代集中在春秋早中期)墓葬26座,车马坑3处,祭祀坑1座。

三维扫描

已经发掘的26座墓葬均为南北向竖穴土坑墓。墓葬平面呈长方形。墓圹近底部周围流行二层台。墓葬多置棺椁。葬式明确者,多为屈肢葬。墓葬的墓室底部面积、用鼎数量、棺椁数量、用翣数量等有很明显的等级区别,最高等级的一类墓葬用鼎数量为8-6个,一椁重棺,有12-6个铜翣,大多墓内有殉车。

车马坑

车马坑3座,东西向2座;南北向1座。平面大致呈梯形。车马同坑。车马坑内均有殉狗现象。其中,2016NSCMK5坑内殉车5辆,均为单辕。车马坑西端挖东西向两小坑,内设简易木椁,各殉葬一人,均为屈肢葬。墓葬中用于祭牲的多为牲腿、牲头。

M39出土铜翣

棺饰遗存内涵丰富,铜翣发现比例较高,大都置于木棺东西两侧。形制不尽相同,但基本以4件带钉孔铜片联缀组合呈“山”字形。其中底座铜片饰一侧发现两组或三组钉孔,可能是衔接铜翣之木柄,符合文献“大丧、持翣”之记载。

此外,墓葬中随葬微型器的种类繁多,涵盖食器、酒器及水器。器物形态较小且已简化,为素面,属于明器范畴。

M218椁室全景

M218椁室南端青铜礼器

为了寻找宁县石家墓地相关城址或遗址,2018年4月,考古队对石家墓群东侧遇村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遇村遗址年代大致分为西周、春秋两个时期。而春秋时期的遗迹及遗物,有助于解决石家墓地“葬”与遇村遗址“居”的关系。

参观发掘现场

中国考古学会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徐良高认为,应从地理区位、西周中晚期—两周之际大的时代变化背景,这两个视角来充分认识石家墓地、遇村遗址的学术价值,对学术界重新认识两周时期的周人西部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

观摩出土文物

Hash:91c04415024b5109d8221c63cdd56bc2c9be643e

声明:此文由 平凉市本地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