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这座博物馆的外观就像一艘船,内有我国八千年前第一艘独木舟

杭州萧山湘湖,1990年发现了跨湖桥遗址,这处遗址的发现将浙江的文明提前到了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也再次有力的证明了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也就是在这个遗址里出土了中国第一艘独木舟,被誉为中华第一舟,距今已经有8000年的历史了,是中国最古老的独木舟。跨湖桥遗址的命名是因为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间有一座跨湖桥,而刚好这个地方地处桥梁因此命名为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

在这座遗址旁边,2009年9月开放了一座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这是一座综合反应跨湖桥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的专题类博物馆,远远的望过去就像一座船停在就在湘湖边。

乘坐公交车到达跨湖桥遗址站,走过一道桥便来到了博物馆。博物馆共两层,由勇立潮头跨湖桥文化主题展和遗址保护厅还有临时展厅组成。来博物馆的这天,一楼有临洮5000年历史文物展的展出。

临洮五千年历史文物展在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展出的文物,真实地反映了临洮在中国历史上从史前到汉代的重要位置,也展示了他不同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文化成就。

这个展览展出了彩陶文化故乡临洮出土的很多彩陶、青铜器等文物展品。展馆虽然面积不是很大,却对于了解彩陶文化也有很大的帮助,毕竟如果不来这个展厅看看,我们也不知道彩陶的故乡原来是临洮。

一楼有一个地下的遗址保护厅,中华第一舟便在这里,独木舟的保护是采用原址保护的方式,把它安静的卧在湘湖水底6.5米的遗址厅内。在独木舟四周用玻璃框围绕了起来,常年25摄氏度的气温和70%的湿度,这里的湿度是刚好适合独木舟的环境。

这艘独木舟是采用火焦法制作而成,因为在距离独木舟头部约一米处,有一片面积较大的黑焦面,而这些焦面就可以作为火焦法挖槽主体的证据。在独木舟在出土的时候周围就发现了很多的桩架结构、木桨、石锛、编织物等大量相关的遗迹和遗物。独木舟的材质是马松伟,残留的独木舟长度有5.6米。

遗址厅里除了有独木舟,还还原了当年挖掘时的场景,展厅里还摆放了还有很多当时共同挖出的文物以及世界各地不同独木舟的故事展板。

二楼的展厅从跨湖桥文化的诞生到跨湖桥人的活动以及农业起源的探索讲述了八千年前这片土地上曾经生活过的人们。据考古专家考古发现,跨湖桥文化是山地文化向平原文化发展的早期,也是史前文明极具地域特色的区域。

当年的跨湖桥人在这里生活了千年之久,他们从农业到采集再到渔猎一步步探索发展,然后制作了各式各样精致的陶器用做生活器皿,从展厅的入口开始,慢慢往前行走,各种文物和画板展示了这段史前文明的历史,诉说了那段遥不可及的千年前的文明历史。那么,你来过这里吗?想来看一下吗?欢迎讨论。

Hash:6a24c641332789dd4ed6e4640b4b1ba2758f6d6b

声明:此文由 郝地瓜Cynthi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