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盗吴越国王陵埋葬的他 为杭州奠定千年基业 为江南赢得百年和平

近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杭州闹市区的“临安吴越国王陵”钱镠墓,在与区政府一墙之隔,并设有专门管理单位专门负责看守的情况下,遭到打洞盗掘,175件文物被“摸金”,而直到一年后相关部门才发觉,一时间舆论哗然。盗墓贼是如何做到在眼皮子底下完成这一切大动作的盗墓犯罪活动的,这些还需要警方进一步的厘清。

钱镠(公元852年-932年),是五代吴越国的第一代国君,字具美,小名婆留,临安人。从小便喜欢玩领兵打仗的游戏。因从小喜欢拳脚,成年后便干起了贩运私盐的营生。

钱镠所处的年代,正是动荡的唐朝末年,当时各地军队割据,李唐王朝早已经无力控制局面。公元875年,于潜镇将董昌招募乡兵,钱镠前往投奔,被任命为偏将。

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打浙江,于是在杭州设立八都,每都一千人,守卫黄巢起义军可能进攻的要冲,以保卫乡里。当时的临安以董昌为主,钱镠为副。

公元881年,钱镠升任都知兵马使,统领八都兵马,并于次年协助董昌消灭了越州观察使刘汉宏。在平定了江浙以后,董昌为浙东节度使,越州刺史,钱镠代为杭州刺史。

随着权力的扩大,董昌有些自我膨胀。公元895年,董昌称上天昭示自己命中注定要做帝王,并在巫师王百艺的鼓动下,在越州自称罗平国王,年号大圣,并任命钱镠为两浙都将。

钱镠对董昌这样僭越的任命并不接受,甚至还写信规劝董昌“你这样自嗨式的称帝,不但让自己九族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还连累百姓也一同遭受灾祸。与其这样,还不如老老实实,堂堂正正的做一名节度使,享一生安稳富贵!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现在停止胡来还来得及!”可惜董昌并没有将钱镠的苦口良言听进去。

公元897年6月,朝廷任命钱镠为浙东招讨使,出兵讨伐董昌。攻陷越州,生擒董昌,统一两浙后,为了表彰钱镠功绩,唐昭宗赐钱镠金书铁劵,除了记载钱镠平定董昌的功绩之外,还保证钱镠“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目前这块可以免死的金书铁劵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公元907年,钱镠被后梁封为吴越国王。在位期间,钱镠以保境安民为国策,兴修水利,发展海上运输,对吴越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我们熟悉的杭州湾海塘就是钱镠为我们留下的历史功绩。钱镠还征调20万民夫和士兵修建了周长70里的杭州外城。

因一生戎马,即便成为吴越国王,钱镠夜里也从未敢上床休息,实在困得受不了,就靠在圆木做成的枕头或大铃上休息。一旦睡熟后木枕或大铃一斜人便会醒过来,因此钱镠也将这种枕头称为“警枕”。

在整个宋朝统一中国的过程中,与各个地方割据武装大多都发生过激战。唯独在江南,当时的吴越国君,钱镠的孙子钱俶纳土归宋,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过渡,让吴越百姓免受战争之苦。

这其实也与钱镠有着直接的关系。他因为参与过战争,知道战争带给百姓的苦难,也知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要求后代子孙当遇到能够统一天下的明君时,不要做无畏的抗拒。也正因为吴越和平的统一,让宋太祖赵匡胤对钱镠子孙感激不尽,因此在编撰《百家姓》的时候,将钱放在了赵的后面,成为了百家姓中的第二位。

公元932年,钱镠去世以后,在公元951年5月,归葬于临安县城北太庙山。在墓道甬道上原有华表、石人、石兽,墓前的墓碑上用楷书写着“唐故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兼中书令吴越国王谥武肃钱王之墓”。

但谁能想到,为吴越大地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让江南成为富庶之地的钱镠,他的陵墓在死后近1200年会在太平盛世的今天,在配有专人看管,天天都有市民在此活动的情况下被挖洞盗掘,并被隐瞒案情长达1年之久。

钱镠从维护国家统一出发,要求子孙纳土归宋,让江南在一百多年内未受战争之苦,经济得到发展,尤其是杭州人看到他的坟墓而今在众目睽睽下遭到盗掘,这样事情的发生是否觉得该有所羞愧?

Hash:aefd69b7b226d90a3e8761a59bde3db99fd335fa

声明:此文由 爱历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