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东湖:遗落在大运河边的未来(上)

杭州古有艮山门。

艮者,山也,居东北。

艮山门外有半山、皋亭山。

山者,水之傍也。

运河一分为二,从皋亭山畔流过。

故道走山南,是为上塘河。

新道走山北,是为下塘河。

不论是上塘河还是下塘河,都途经过一个地方—— 临平。

临平设镇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临平改属盐官县,置盐监,位列浙江十大盐监。

五代后梁时,从盐官县分出一部分设置钱江县,临平归属于钱江县。

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钱江县为仁和县,临平归属于仁和县。

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设置临平镇

南宋在临平置税务科,后又增设官酒库。

明代在临平设置铺司和兵船,用来沿海巡哨防备倭寇。

隋唐运河(今上塘河)从临平山下流过;元末张士诚开凿的新运河(今大运河),依然从临平下辖的古镇塘栖穿过。

临平是大运河进入杭州前最后的枢纽,也是杭州人进入长三角平原,走向广阔世界的第一站。

然而临平又是尴尬的。

有山有水,扼控要冲,却像一个驿站,存在于南来北往的熙熙攘攘中。人们或南下奔赴杭州,或北上前往苏沪。临平不过是千里之行中的一站,短暂停留后便又要启程,舟车匆匆,难以久驻。

汉代以来,临平一直是作为杭州的下级行政单位而存在。但是让临平人颇感遗憾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临平的官方称呼都是余杭

老临平人说,我们一点都不喜欢叫余杭。余杭余杭,听起来就是杭州剩下来的地方,哪有临平叫起来好听?

余杭是余杭,临平是临平。

我们就喜欢叫自己临平人,于雅致中透出几分岁月静好的平和安康来。

2021年4月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调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正式设立杭州市临平区。从这一天起,临平和余杭正式分家。

| 新的临平区地处钱塘和余杭之间,是杭州正北方的门户

现在,临平人终于可以叫回自己本来的名字:

临平

临平区很新,

临平的历史却很悠久。

临平这个称呼最早出现在《三国志》中:“赤乌十二年(孙权年号,公元249年),六月戊戌,宝鼎出临平湖。”

这是“临平”二字在史书中的第一次正式亮相。

也就是在这一年,临平湖挖出了一个宝鼎,因此被叫作“鼎湖”。

| 鼎湖因铜鼎得名

‍‍‍‍‍‍‍‍‍‍‍‍‍‍‍‍‍‍‍‍‍‍‍‍‍‍‍‍‍‍‍‍‍‍‍‍‍‍‍‍‍‍‍‍‍‍‍‍‍‍‍‍‍‍‍‍‍‍‍‍‍‍‍20多年后,临平湖里又挖出了石函,又有了“石函湖”的别名。

实际上,早在东吴建国之初,孙权就封了一个叫褚泰的人为临平侯。汉代的侯爵有县侯乡侯亭侯之分。诸葛亮的爵位是武乡侯。而杭州(钱塘)在当时仅仅是个县,所以隶属于钱塘县的临平大约是亭一级(相当于现在的乡镇)。因此褚泰的侯爵极有可能是与临平对应的亭侯。

褚泰在三国中并不出名,但从孙权给他封侯这一举措看,褚泰应该是为孙氏政权稳定地方立了大功的。褚泰被封为临平侯后,他的家族就开始定居在临平湖一带,开垦农田、兴修水利,使百姓安居乐业

据《咸淳临安志》记载,从褚泰开始,临平湖边的褚氏家族一直是当地显贵,从南朝到隋唐,每一代都有人在地方为官,逐渐发展成绵延数百年的江南望族。

到了唐代,褚氏家族出了两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褚泰的第十世孙——唐玄宗的老师褚无量和他的弟弟、一代高僧玄览法师。

《唐书·褚无量传》记载,褚无量从小就生活在临平湖边。12岁时,临平湖上有龙出斗,周围的人都跑去围观,只有褚无继续读书不为所动。唐睿宗景云年间,褚无量出任皇太子的老师,这个太子就是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

后来褚无量的母亲去世,葬在临平山祖墓。褚无量回家守丧。当时临平山上有鹿群,经常跑来吃墓地周围的松柏。为了守护陵墓,褚无量立誓终身不食鹿肉。鹿群仿佛有灵性般退去,不再侵扰陵墓。唐玄宗开元七年正月,褚无量病逝,归葬于临平山祖墓。墓前的神道碑是由当时的大学问家、书法家苏颋撰写。

褚无量的弟弟玄览法师也是当时著名的高僧,长期主持临平华严寺,圆寂后也被安葬在临平山的龙洞旁。他的墓碑由当时另一位大学问家徐安贞撰文,褚无量的第三个儿子褚庭诲书写,史称《玄览律师碑》。这段轶事被宋代赵明诚收录在他的《金石录》中:“徐安贞撰,褚庭诲正书。”

可见在褚无量生活的盛唐时期,临平湖依旧存在。

长孙无忌在《隋志》就提到:“钱唐有临平湖”。

那么历史上的临平湖到底在哪里呢?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每一次,

“临平”都是与“湖”一起出现的。

就像西湖之于杭州,临平湖之于临平,城与湖,密不可分。

城者,水畔聚居之地。

有水的地方才能孕育生命。

湖者,一城之精华。

有湖的城市,生生不息,人杰地灵。

每逢初夏,临平湖中藕花无数,接天连地。正所谓“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 临平又名“藕花洲”

可即便是在临平生活了几十年的人,也没听说过临平城区里有个湖。

古人惯以山水划分地域。

汉代的浙江大体属于会稽郡,郡治就在现在的绍兴钱塘江以北有两个大县,南边是钱塘县,北边是海盐县。当时的海盐县范围很大,包含了整个海宁地区。海盐县与钱塘县有一处天然分界线,正是临平湖。

临平湖以东是海盐县,临平湖以西是钱塘县。

孙权建立东吴后不久,就从海盐县西部划出一块来设立盐官县。

因此临平湖又成了钱塘县与盐官县的天然分界线。《唐书·褚无量传》在介绍褚无量时就把他写成了杭州盐官人。但是从褚氏家族的活动区域看,无疑更集中在湖西的临平山一带。

实际上,临平湖自古就有,一直是古代浙江地区首屈一指的大湖、名湖。

先秦时,杭州湾的面积比现在大得多。随着泥沙的淤积,陆地面积变大,很多来不及退去的海水就被困在岸上,形成了一长串的泄湖。

这一长串泄湖中就有杭州城西的西湖(原本有上西湖和下西湖)、杭州城北的泛洋湖(大体在武林门和艮山门外),以及阼湖、槎渎和临平山脚下的临平湖。

这些泄湖相距不远,大体呈西南—东北走向,彼此间还有水道相连。钱塘江涨潮时,它们被海水淹没,退潮后又露出来,直到汉代才慢慢稳定下来。

恰如临平与杭州一般,临平湖自诞生之初就与西湖有着极深的渊源。

临平湖还有个

特别大气 且雅致的名字——东江。

明明是湖,为何要叫江?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给出了解释:“(临平)湖水上通浦阳江,下注浙江,名曰东江,行旅所从以出浙江也。”

说明临平湖在当时与钱塘江是相通的,极有可能是钱塘江的一条支流。

明末清初临平人沈谦就把自己住的地方起名“东江草堂”,他的作品也叫《东江集》。

既然是钱塘江的一条支流,就难免受到江潮倒灌的影响。

六朝时,临平湖屡塞屡开,似江非江,似湖非湖,变成了一个连绵上百里、面积很大但是水很浅的巨大湿地。湿地与湿地间有水道相通,又印证了临平湖与西湖同气连枝的事实。

到了唐代,随着大运河的开通,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东江湿地泄湖群被分割使用,临平湖终于变成了一个独立的湖。

中唐宰相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临平湖在盐官县西五十五里。今仁和县东北五十四里有临平山,湖在山东南五里。”里面不仅提到了临平,还明确指出了临平山和临平湖的方位。

临平山就是现在的临平山公园,是现在临平著名的景点

临平湖则位于临平山的东南五里外,大致是今天的临平山东麓到东湖高架路的距离,当时是一个周长十里,面积达3600余亩的巨大水面。我们可以用西湖来对比一下: 西湖水面面积6.38平方千米,面积约10000亩。也就是说,唐代的临平湖差不多有三分之一个西湖大小。

为了印证临平湖的存在,我们走访了几位老人。从他们口中得知,临平以前确实是有湖的,但是不叫临平湖,而叫东湖。

之所以叫东湖,是因为湖面在临平山的东面。但是湖早就没了,现在临平城市中心的“东湖北路”、“东湖中路”、“东湖南路”、“东湖街道”、“东湖村”、“藕花洲大街”等地名,就是临平湖曾经存在过的印迹。

| 贯通东部杭州的通城高架临平段的东湖高架,因东湖(临平湖)而得名

到了明清,临平湖的面积已大大缩小,清代《艮山杂志》记载:“以上五处(指西湖、泛洋湖、阼湖、槎渎、临平湖这五个湖),在今犹为大泽,在古则联贯成一。”可见在乾隆年间,这五个湖都还是存在的。

经专家考证,临平湖的范围大致在今海宁市许村镇胜利村和临平区南苑街道东湖村之间;湖东岸则在今海宁市许村镇许巷胜利村、前进村地界。

| 地处钱塘江和上塘河之间的临平湖,有水道与上塘河相连

临平湖之所以又被叫作东湖,民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湖在临平山的东面,当地人就用方位来指代,东湖东湖,既简单好记又指明方向。

还有一种说法是与杭州西湖相对:

杭州自古分钱塘和仁和。临平是仁和县治所在。

钱塘县在西,仁和县在东。

钱塘有湖,仁和也有湖。

钱塘西边的湖叫西湖,仁和东边的湖自然就叫东湖。

一个在临安城西。

一个在临平城东

以水为脉,以湖为眼,杭州与临平,从来都密不可分。

如今,古老的临平成了杭州最年轻的一个区。

可临平人心中始终有一个遗憾,曾经的东湖,几时才能与崭新的临平共同谱写新时代的篇章?

临平区夜景

卧龙浜公园

▲崇贤新城夜景

▲沾桥集镇(沾桥港)

追寻城墙下的记忆,重温巷子里的味道,

讲述老底子的故事,聆听一座城的声音。

临平人讲临平人的故事

我们不知道的,你来告诉我

欢迎进群聊一聊~

临平湖让大家更加了解了临平

历史悠久,古韵犹存

......

现在行政区划优化调整

临平成了临平区,未来,临平会越来越好

生活工作在临平的你,

因何而来,为何而留?

对于临平,你有着怎样的感情?

欢迎扫码前往东杭州APP留言,

谈谈你眼中的临平

.......

即可下载APp

随手传播,告诉身边的临平人吧!

Hash:78d241ddd71c91537f0332786b76baff4d59c904

声明:此文由 投基吸铁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