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办实事 | 为民解忧在行动!还有余杭经典红色印记等你来打卡~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在红色血脉的传承下,

落实用心学党史,为民办实事的宗旨,

余杭涌现了众多优秀案例。

一起来看看!

径山镇·畅通为民解忧渠道

径山镇积极探索深化党员联户机制,出台工作实施意见,实现党员联户“全覆盖”、精准服务“零距离”。以1名党员联系项目推进、生态治理、平安建设、美丽整治、结对帮扶等5项工作,使党员面对面与群众交流、实打实为群众办事、手拉手帮群众解困。

“我们在党员联户走访时了解到了老宋家的困难,于是将问题带回村里讨论。”求是村党员李燕说,“最近,在村干部的努力下,成功为老宋家申请了低保,他每月可以领到1000多元的补助。”

百丈镇·道路修补工程进行时

根据群众需求,结合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工作要求,百丈镇将组级道路修复列入了镇民生实事项目,积极推动项目落地。把学党史、悟思想的成效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的动力,进一步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村里边边角角的小路都进行了大修补,铺上了柏油,现在出行方便多了。”望着自家门前整洁平坦的路面,百丈镇溪口村村民祝洪顺高兴地说。

鸬鸟镇·社区工作人员全方位帮办业务

“大伯,您的异地医保报销已经帮您办理好了。”“大妈,您的低保困难补助申请已经到位了。”从办公室走出来,每天穿梭于不同居民家中解答、办理各项事物,这是秀山社区工作人员凌鹏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为民办实事的常态。

已有8年社工经验的凌鹏精通各条线的业务知识,一人就能解决居民多种类的生活困难。他就像社区服务的“全科医生”,集信息采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群防群治、隐患排查等为民服务的职责于一身。

庆百年,学党史

打卡活动仍在继续,

8个余杭经典红色印记等你来“打卡”

开始打卡吧!

红色打卡点介绍

01

章太炎故居

章太炎故居本体建筑面积811平方米,坐北朝南,共四进一弄,由轿厅、正厅、内堂、书房、避弄等组成,为晚清时期建筑。先生在此出生成长,并度过了对其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二十二个春秋。故居前三进为历史场景的再现,展示了太炎先生青少年时期故居的风貌;第四进辟为展厅,以多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太炎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故居匾额由赵朴初先生题写。

02

五九批示纪念馆

1961年,中央出台《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要求大队一级的干部全年参加劳动的时间不少于120天。通知一下达,余杭的干部们就积极响应起来,最后五常公社脱颖而出。1963年,《五常公社大队干部参加劳动情况的调查报告》作为浙江省委上报的七个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材料之一,在5月9日得到了毛主席的长篇批示(简称“五九”批示),在全国范围掀起了学习的热潮。由此便形成了以“吃苦耐劳、无私奉献”为核心的“五九”精神。

03

仓前四无粮仓

即新中国第一代粮食人,不畏艰苦,夜以继日地顽强工作,登房顶、端雀窝,爬地垄、堵鼠洞,灭鼠保粮,虫口夺粮,于1954年创建出:无虫(蛀)、无霉(变)、无鼠(害)、无雀(扰)的“四无粮仓”。它的创建开启了我国粮食仓储事业发展的新时代,形成了创业、创新、节俭、奉献的“四无粮仓”精神。

04

新四军被服厂旧址

新四军随军被服厂旧址位于茅塘景区。旧址为一进三开间二厢二层单檐砖木结构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约208平方米。院墙高大,外立面有“学大寨、创大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拥护领袖抗战到底”等红色标语,石库院门上方写有“永远革命”。正房梁枋、牛腿雕饰精美,梁柱粗壮考究,正房、厢房均开精美花窗,天井内铺设齐整青石板

05

中共西镇区委旧址

中共西镇区委旧址是余杭历史上最早建立的党的基层委员会。1927年6月,中共杭县第一个支部——鸭兰村支部成立后,中共浙江省委决定建立中共杭县县委。同年10月,县委在林家兜农民郑阿依家(现仁和镇花园村林家兜52-1号)召开党员大会,县委委员马东林主诗会议,省委组织部主任王小曼宣布成立中共杭县西镇区委及区委组成人员名单。中共西镇区委下辖鸭兰村、王家庄、林家兜、行官塘等5个支部,共有党员46名。

06

鸬鸟镇抗日墙标

抗日墙标“军民一致把鬼子赶出去!”位于鸬鸟镇太平山村上潘自然村。1945年3月,新四军苏浙军区一纵队三支队进入太平堂上潘村时,在村民潘观良民宅门外南墙右上方檐下,离地2.5米处,用蓝色油墨书写美术体“军民一致把鬼子赶出去!”标语一条,字径高0.55米,宽0.3米。

07

余杭共青团历史纪念馆

余杭共青团历史纪念馆是全省首个区级共青团历史纪念馆,坐落在余杭区鸬鸟镇山沟沟村,余杭第一批团支部创建人之一周易生的老宅上筹建而成。纪念馆共有两层,分为星火之源、烽火年代、峥嵘岁月、改革新程等四个展区。主要通过玻璃钢雕塑、泥塑、场景再现、实物展示、灯箱灯片、图文展示等多样化的方式来生动展示余杭共青团历史。通过回顾余杭共青团的发展历程,真实再现了共青团的各个历史时期。

08

黄湖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1940年冬,日军进犯黄湖,驻黄湖的国民党19师某团一连,与大部队失去联络,在给养断绝、服装单薄的艰苦环境下,坚持抗日。在木鱼岭狙击战中毙日军百余人,终因寡不敌众,17名官兵在战斗中牺牲。1947年,黄湖民众在三官堂立碑纪念。碑青石质,呈三角形,高2米,每面宽0.25米,上端刻有国民党党徽,下直刻“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九字,楷书,字径高、宽各0.15米。

上下滑动,了解8个打卡点

打卡规则

活动时间:

即日起至2021年5月31日

活动规则:

1、每个打卡点10个题目,共计80个题目;

2、根据答对题目数和所用时间量来统计排名;

3、若两人排名一样,则根据最先参与时间来排名

4、排名前100名者,奖励50元话费,同手机号只奖一次

● 在余杭见未来④ | 在余杭,你的梦想可以“茁壮生长”!

● 明年夏天,余杭人就能在火车西站坐高铁了!湖杭铁路预计明年8月通车!

● 科创在余杭 | 25分钟完成汽车整车3D扫描!余杭“黑科技”又上新了

记者/吴一静 、陈坚

编辑/蒋旭辉

Hash:1514732be0fe877ac3260e83cdfec3a2d0d441e2

声明:此文由 本地吃喝玩乐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