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塘:美丽茶镇走上未来乡村“共富路”

山水人文相融共生,转塘有着与生俱来的生态优势。

自2007年转塘镇与龙坞镇合并为转塘街道后,开启了特色化转型发展的新征程。

近年来,转塘街道引进大批优质企业,农夫山泉、国益路桥宋城等税收亿元楼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龙坞茶镇留住传统与乡愁,探索出文化旅游农业融合发展的新样本;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西湖大学高等研究院等院校为转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学术滋养;引领科技浪潮的云栖小镇和集聚文创产业的艺创小镇,带动全省特色小镇发展。

如今的转塘,文化与科技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传统与现代交织出“共富”之路,村民们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用足“红色资源”,

以行践知促进高质量发展

胸前印着党徽、身着“浪花”披风、双耳是两片茶叶——最近,这两个动漫小兄妹因为形象可亲可爱,迅速在党员、群众中走红。

这是转塘街道创新推出的党建动漫形象代言人“党小转”和“小塘”,以开设“西湖转塘党小转”党建组工视频号的形式,为粉丝们推送党史学习教育、党建活动以及乡村振兴民生领域的热点内容,让党史知识、党建活动“飞入寻常百姓家”。视频号上线近一个月,播放量近20万。

在转塘街道,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外桐坞村朱德纪念室等“红色打卡点”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8090”村(社)书记新时代理论宣讲团,用青春的声音讲好党史故事,还有老村长讲堂、“红领巾”宣讲队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宣讲;“转塘发布”公众号推送了“党史微课堂”“党史上的今天”等系列党史内容,让“线上”学习更方便。

广大党员干部学史力行、以行践知,在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环境面貌、治理水平等方面不断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今年以来,转塘街道累计走访企业677家,针对33幢楼宇设立楼宇专管员负责对接服务;62名“双千”干部深入63家“双千”企业开展为企服务攻坚,切实帮助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此外,通过“1名区管干部带领1个科室,包干1个村社”的“包乡走村”模式,有效推动龙坞地区环境整治。

“全域党建”还在不断深化,“里外桐坞”两村和街道机关的年轻干部纷纷与担任导师的班子成员结对,通过强村率领、名师带新徒,实现“青蓝行动”帮带发展。

发挥“数智”优势,

推动“未来乡村”产业升级

这几日,长埭村的党员干部、艺术家代表、老村民等聚在一起,为了给建设“长埭未来创意文化村”出谋划策。

2019年,长埭村入选浙江省美丽乡村美育村(社区)试点单位,如今,长埭村借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的契机,又在积极打造未来乡村,通过以“艺术+数智”的方式,用产业来带动全村的发展,让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今年以来,转塘街道结合数字化改革的契机,全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如今,数字赋能“未来乡村”十大场景建设有声有色——“长埭未来创意文化村”以“艺术+数智”为主题精心打造“长埭云”“两轴一心三区三带”,桐坞村以“茶商古韵 幽隽桐坞”为主题定位,创新推进“桐坞管家”数字化场景建设,龙坞地区产业主导型“未来乡村”建设破题开路顺利起航。

“数智”的基因,其实早就根植在了这片绿色茶园之上。

如果你到转塘龙坞茶镇游玩,只需要打开“龙坞茶镇旅游自助平台”微信小程序,就能享受景点导览、游线推荐、智能讲解等智慧游览服务,实现“一部手机游龙坞”。

结合乡村小脑建设,智慧平台正在为百姓带来更多利好——为农村创业者提供电商服务、门店管理、统一支付等信息化工具;智慧医养平台则为救助、养老等提供服务;还有“数字精品村”“茶叶一件事”等创新场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美丽乡村建设为茶镇带来了产业结构的全新升级——自然景观、文化艺术、人文资源在这里叠加、融合、重构,艺术工作室、精品民宿“住”了进来,村民自主开办的茶叶公司、茶楼成了旅游新景,“农业+乡村旅游+文化产业”模式初显成效。今年1—5月,龙坞茶镇共接待游客157.53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1276万余元,带动农产品销售12483万余元,三项数据同比增长超过10%。

办好民“心”工程,

为百姓幸福生活不断“加码”

钱袋子鼓起来了,精神生活也要富起来。

这几日,外桐坞村的“朱德纪念馆”成为杭州的“红色”打卡点,开展了一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还吸引了一批批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

不仅有“红色课堂”,还有更多文化活动“搬”进了文化礼堂——外桐坞村辟出了桐坞书院、聚贤堂、小伢儿图书、大讲堂,村子里成人礼、敬老礼等传统仪式都在文化礼堂举行,还有一年一度的乡村春晚打响了文化品牌。

不久前,外桐坞村还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成为杭州乃至浙江建设美丽乡村的又一生动实践。

在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转塘街道还探索创设了“一村一品牌”模式,比如外桐坞村文化礼堂以艺术为魂,创画外桐坞;西湖茶场村文化礼堂打造的品牌主题是牵手“知青”,合作共建。

外桐坞村文化礼堂

近年来,转塘街道扎实推进文化阵地建设,一个个党群服务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陆续建成,不断丰富老百姓的文化娱乐生活。

此外,转塘还在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各方面民生实事上不断“加码”——就在这个月,街道精心打造的中心型旗舰式幸福荟民生综合体投入试运营,打造了助老、健康、活力、教育、治理、生活、至善“七大空间”,为居民提供实实在在的贴心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民生综合体还依托周边中国美院、浙江音乐学院等高校资源,围绕“艺术、生活、体验”功能规划,开设特色工作室。

如今的转塘,路更宽了、水更清了、空间更开阔了、村庄更整洁了,就连一个个“小家”里也藏着“大美”。

村在景中,景在村中,户户有景——走进转塘的农家小院,或是绿叶垂帘,或是花香满院,成为乡村一道别致的风景。近年来,转塘街道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不仅让村容旧貌换新颜,更焕发了村民对新生活向往的精气神。

来源:杭州日报

▲如需发布信息,请加“七站小吧”微信哦~~

(加过一站、二站、三站、四站、五站、六站的朋友不用添加哦)

Hash:3da97dcee75cac462a38ef39362ea523fb1613dd

声明:此文由 A股大金牛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