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的才情如何?从这首五言诗就知道不俗,可是晚景凄凉

记得有高人以唐代的“安史之乱”出过一个上联,十分有趣,又很难对上。“安史之乱,郭破虏,李莫愁”。当然这高人是现代的,句子嵌入了金庸武侠小说的两个人物名字,郭靖的儿子郭破虏和女魔头李莫愁。但这上联的意思,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郭是郭子仪,“李”是说大唐李家王朝。平“安史之乱”郭子仪功劳最大,所以说“郭破虏”,李家不用愁了,给你搞定了。

这个上联有没有人对上来,我不清楚。言归正传。公元757年,大胖子安禄山被他儿子杀了,叛军内讧战力削弱,再加上大唐名将郭子仪、李光弼这两个厉害人物镇场,差点颠覆大唐的“安史之乱”终于歇菜。已经荣登大宝的唐肃宗李亨,迎接他老爸李隆基从蜀地回京。玄宗皇帝经此番折腾,丢了皇位,当上了太上皇。

李隆基回长安路过四川广元剑门关时候,心生感慨,写了一首五言绝句,叫《幸蜀回至剑门》。碍于面子,当然不能说“逃遁”、“转进”到四川,帝王驾临某地叫“幸”,还是这个看着顺眼不丢份子。

诗是怎么写的呢,史载玄宗皇帝文思敏捷,多才多艺,是毫不过誉的。一起来看看这首《幸蜀回至剑门》: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纵观这首诗的格调,可谓气度不凡,玄宗皇帝胸有沟壑,行至雄关峻岭,不由得心生豪气。“銮舆出狩回”,这个前面说过,面子问题,玄宗皇帝说自己去四川是“巡视”,现在灭了叛军,俺要回去继续美好生活了。噢不对,总缺了点啥,杨玉环已经不在了。不过太上皇的日子也是很游哉的。

玄宗皇帝的车马队伍在剑门的崎岖山路上蜿蜒行进,四下峰高千仞,传说这里的山路是天神所开。所以有“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路边灌木丛生,马儿穿行在云间,可见海拔不低。总体看来,李隆基喜欢李白是有道理的,他的诗也接近“雄奇”了。

最后一句颇有点耐人寻味。“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君临天下,欲长治久安,“在德不在险”,这是战国魏武侯的名言。下一句,“嗟尔勒铭才”,虽然写的妙,李隆基看样子夸的是跟随在身边的大臣们。古有霍去病“燕然勒石”,刻石记功,可我没看出来跟随玄宗皇帝避难的大臣们有什么可“勒铭”的。够得上这荣耀的 ,应该是郭子仪等人才对。

玄宗皇帝回到长安,没过多久安稳日子,堂堂太上皇居然被一个叫李辅国的宦官给收拾了。当然了,借的是新皇的力量。李隆基身边的亲信手下都被调走,把他一个人扔到空荡荡的太极宫,形单影只,凄凉万分。六年后,78岁的“诗人”皇帝李隆基与世长辞。

Hash:648ae83b2bff70809dc8a57fc3cc349e7eeb30f1

声明:此文由 灞上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