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村有南海神庙,还有900多年历史的黄埔最古老的祠堂

祠堂

电视剧里面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节:村里有个祠堂,但凡村里有啥事需要商议做决定了,就到村里的祠堂去。无论是节庆祭祖这样的年度大事,再到添丁婚嫁这样的日常喜事,还是开设学堂家塾,供族人子弟读书以求将来飞黄腾达的常事,都是在这里进行着。

这就是中国的宗祠,祭祖、议事、读书,当然还有其他用途。即便到现在,广州的宗祠其功能仍未大变,不过,更侧重于为村里提供公共服务,当然,家族议事的功能还是存在的,比如黄埔庙头村的张氏大宗祠。

张氏大宗祠,是村里张氏宗族祭祖和举办盛大活动的地方,其祠堂饭已是远近闻名。而它,是现今黄埔区最古老的祠堂建筑,有900多年的历史

张九龄后裔,宋末从曲江迁庙头

说庙头村,十有八九知道的人不多,但如果说南海神庙,相信知道的人还真不少。张氏大宗祠就在庙头村的北面。

庙头古称古斗,又名永泰。晋代裴渊《广州记》称:“广州东去百里,有一村曰古斗,自此出海溟渺无际。”这是庙头最早的开村记录。

2006年,为了迎接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号”重返广州寻找“黄埔之梦”,黄埔区对南海神庙进行大规模整治,在整治前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从战国到民国陶瓷碎片及其他器皿,证实庙头地区战国年代就有先人活动。

庙头在未成村落时叫南海镇,是南海县的县治,是广州东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中心。后来南海县的县治搬入广州,南海镇改名扶胥镇。扶即人也,胥即墟也,扶胥,人多的市集也。庙头张氏祖先能看上这里实非偶然。

庙头村由市集演化而来,民居成团块分布。扶胥东西约昔日叫官街,五板石路穿越曲江、青云、青钱、金德等五个门楼。大街从村中心通过,横街小巷从南向北或从北向南会于大街,这和一般村落靠山面水明显不同,

庙头是姓氏多元化的村落,开村姓氏已无法查考。目前村中有张、岑、冯、刘、李、郭、杜、林、吴、黄、何、梁、于、黎、范、金、叶等姓氏住民,其中以张、岑两姓人口最多。

庙头张氏祖先宋朝未年从曲江南迁而来,是唐朝宰相张九龄的后裔。张氏的远祖是张良、张骞等人。张氏大宗祠的第三进有对联:拜宰相立朝仪德厚才高夸一代;击秦皇扶汉室功成身退慰先贤。

庙头张氏族人现有人口3000多人(包括港澳华侨)。张思铎是张九龄的后裔,宋代从曲江迁入庙头,是庙头张氏的启祖。张九龄是唐代第一个代表皇帝拜祭南海神的京官,其弟张九臬代表唐玄宗册封南海神为广利王。

建材用东京木,铺五板式地砖

张氏大宗祠始建于宋代,扩建于明代,清光绪二年(1876)重修,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

张氏大宗祠三进两井、石基青砖马头墙,南北深44米,东西宽24.5米,占地面积1078平方米。其建筑文化内涵深厚,梁柱、桁角、檐蓬用料均为东京木,质量上乘,坚固耐用。据说因为张氏后代出过两个翰林,宗祠铺地砖采用五板式,比其他祠堂三板式规格要高。前门匾额“张氏大宗祠”是清代番禺举人、著名书法家陈澧手笔。

庙头张氏族人是人才辈出的望族,张鼎华是同治二年(1863)进士,钦点翰林编修。张学华是光绪丙子年(1876)进士,钦点工部仕郎。张茂枝是明代天文科博士。

▲ 梁柱、桁角、檐蓬用的是东京木。

曾为黄埔区最早的小学

张氏大宗祠第一进前厅有对联:派衍曲江气接飞龙开望族;地钟禺岭门临旭日挹清晖。

厅内墙上,有一块碑刻,原文为:

慎终追远,民德为厚。我祖祠立于宋,扩于明,重修于清,历九百余载,长祀不衰,至今风貌依然。溯自废科兴学以来,祖祠即为我族育才之所,化育子孙,功垂于后。惜自光绪二年重修至今,已逾百载,惟多经变乱,耽于风雨,檐倾脊毁,文物残缺,堂匾荡然。族人承旅港宗亲倡议修祠,匡我文化,一倡百和,集腋成裘,遂完斯美举。为彰其事,谨将集资芳名,铭碑于后。

第二进厅堂后边顶端,挂有一横匾,上书“万户堂”。村民介绍,清光绪二年重修祠堂时,“万户堂”三字为贵州状元夏同和所题。该匾现已毁没,现在挂在顶端的“万户堂”横匾即为原文冲小学教师张超佐先生所书。

中厅正中额顶挂有一横匾,上书“文成小学校”,为国民党广州行营主任(陆军上将)张发奎所书。《番禺续志·学校志》有一段记载:“文成初等小学堂在庙头乡,清光绪三十一年(1906年)十月邑人张子芳创立。”这说明张氏大宗祠曾为文成小学堂的校址,文成小学又是黄埔区有史记载的最早的小学校。

▲ 二进厅的屋顶龙船脊。

▲ 二进厅里雕刻三国演义故事的屏风。

第二进厅与第三进厅的中间为天井,天井正中有金钱出水装置。此装置一般祠堂都不准安装,要其后代有相当“官职”的方可。由此看来,张氏大宗祠的后代当是有些“头面人物”。

第三进厅的最后部分是供奉祖宗神主牌位的神龛。龛顶挂一横匾,上书“风度流芳”。清代重修大宗祠时,“风度流芳”四字为翰林院编修张鼎华所书。后来,这块横匾被毁,现为张超佐重书。

第三进厅的最后部分是供奉祖宗神主牌位的神龛,其中有唐丞相张九龄画像。龛顶挂一横匾,上书“风度流芳”,“风度流芳”四字原为为翰林院编修张鼎华所书,后来横匾被毁,张超佐重书。

------------------------------------------------------

声明:本文编撰推送属非商业行为,如涉及著作权问题,请著作权人或著作权持有人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461003623@qq.com(本QQ为工作号,不加好友),我们将妥善处理。转载请注明转自“黄埔文化遗产”(ID:hpwhyc)。

Hash:db4c2edadb9dc7474e10af1133b1a06ed489afd3

声明:此文由 黄埔文化遗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