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故里,多彩“银黄埭”

黄埭,始建于春秋时期,因春申君黄歇在此以土堰水筑成堰埭而得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古时黄埭镇,三里长街,百店琳琅,千叶小舟云集,八方商贾过往,素有“银黄埭”之称。

黄埭老街

黄埭老街,所特有的就是他的“老”——老街、老河、老宅,老字号、老作坊、老手艺……遗憾的是,一些老手艺,如制橹,只能看到一些残迹;还有一些老作坊,如木器、竹器,也都是老者在操持,后继乏人了。如今,走在悠悠石板路上,棋牌室里,麻将作响;杂货铺里,电视悉索;河滩头,搓衣板噼噼啪啪,一旁钓鱼的人却悠哉悠哉。转角处,又是一条弄堂,庭院深深,人家多多。

春申湖

2002年苏州西塘河引水工程实施,2003年黄埭镇对裴家圩围堰抽水取土,在湖北岸的大片滩涂荒地上建湿地水景,并改名为春申湖,以纪念古代在这里“筑堰成埭”的春申君黄歇。

银杏

白果园是太平天国起义军在黄埭的校场,园内有一颗古银杏树,相传已有八百年树龄,树高14米,树身周围4.29米,现生长繁茂,绿叶成荫。

熙馀草堂

是原为乡绅朱福熙住宅,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现存楼厅、花厅各一进,均硬山顶 。有砖雕门楼两座。楼厅面阔三间,前后带廊,另附厢房。楼下悬挂“熙馀草堂”匾额。花厅天幔四周镶嵌五彩玻璃窗格,地面斜铺磨细方砖。

现在熙余草堂修复一新,而且是镇评弹博物馆陈列,有镇图书馆,旁边还有一个很漂亮的书场。每天会有镇上的老人来此听书,乐此不疲!

冯梦龙村

冯梦龙村旅游景区是历史名人冯梦龙的故里位于相城高新区冯梦龙村内,是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区。地处苏州市西北,东靠漕湖产业园,西邻望亭镇,北枕望虞河,南依绕城高速公路。优异的地理位置,带来了更多的关注与游人。近年来,冯梦龙景区推出了一批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景点,是一个周末短途游的好地方。

冯梦龙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一生创作了近3000万字的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尤以“三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闻名于世。相城高新区冯梦龙村作为冯梦龙的故里,是其历史文化的孕育地和发祥地。

冯梦龙文旅游节

为更好地传承冯梦龙文化,弘扬冯梦龙精神。今年9月23日,相城高新区举办了2017’第二届冯梦龙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本届旅游节的主题为“畅游梦龙故里 乐享人文生活”,活动为期一周。

主办方以举办连环画《冯梦龙》首发式、第二届冯梦龙杯“新三言”全国短篇小说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冯梦龙纪念馆开馆仪式、冯梦龙山歌会、冯梦龙文化主题演讲会及“梦龙清风”廉洁文化旅游线路参观体验等一系列活动,深入推介冯梦龙村的文化旅游资源,着力推进文化、旅游与农业、生态融合发展,打响“冯梦龙故里”这一文化品牌,使冯梦龙文化在“建设一流特色高新区,打造强富美高新黄埭”进程中焕发出更加炫丽的光彩。

黄埭西瓜

清同治年间,苏州相城区黄埭镇人殷福熙在黄埭镇河渎桥东开设了仅一间门面的“殷福熙茶食糖果号”,其所炒制的西瓜子远近闻名,这瓜子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黄埭西瓜子,到现在已经148个年头了,深受人们的喜爱。

黄埭西瓜子,选料讲究,颗粒大小适中,饱满不翘;炒制的时候用文火,做到熟而不焦;最后,用秘制配料拌透,壳面要光滑不黏。这样制作出来的西瓜子,外观粒粒乌光饱满、平整匀称,入口一磕三瓣,吃起来肥而不腻、口齿留香,根本停不下来!

2013年,黄埭西瓜子被列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黄埭过个周末,

嗑一嗑黄埭瓜子,

逛逛老街,赏赏银杏,

聆听大师千年教诲,

生活就是如此充满烟火气息。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

Hash:baa47cceb1bb8a80b707a741cfaf55271b8ab0c1

声明:此文由 相城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