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人,洛阳江,洛阳桥,却和洛阳相隔几千里!这座古桥太传奇!

这里是老张的行摄之旅

一座古石桥,建在洛阳江上,名叫洛阳桥,也和洛阳人有莫大的渊源,但它却不在河南洛阳,而在几千里之外的福建泉州。是不是很神奇?

洛阳桥,也叫万安桥,已有九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四大古桥(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之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洛阳桥由北宋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之一的蔡襄主持建造,蔡襄曾两任泉州知州。大桥建设从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经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伟大石桥。

洛阳桥的建造,是对世界桥梁科学技术的一大贡献。由于当时洛阳江潮狂水急,桥基层屡被摧毁。造桥工匠创造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成功地采用了“筏形基础”和“种砺固基法”,在全世界史无前例地解决了建造大型石桥的基础工程,九百多年前就率先建成了一座长三百六十丈、宽一丈五尺,在全国堪称第一的海港大石桥,而且一直保留到今天,成了泉州人民的骄傲。因此在泉州流传着“站着象东西塔,卧倒象洛阳桥”的俗话,代代相传,远播海外。

洛阳桥现桥长742.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桥两侧石塔用以镇风 , 石亭供行人休息。桥身及其附属建筑物,有许多艺术石雕,造型美观,有昂首挺拔的石狮,有口含石球的球狮子。整座桥梁规模宏大,样式美观。

为什么说洛阳桥和洛阳有渊源?这是有历史记载的,唐朝末年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当时以古都洛阳为中心的河洛人大量南迁来到福建泉州,因此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闽南语。中原人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开垦、发展农业,他们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因此也就有了洛阳江,这座古桥也就叫洛阳桥了。

“筏形基础”,就是用船载石沿着桥梁中线抛下大量石块,使江底形成一条矮石堤,然后在堤上建桥墩。 洛阳桥的桥墩形式别具一格,桥墩全部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两头尖,以分水势,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为了巩固基石,古代劳动人民还首创了“种蛎固基法”,即在基石上养殖牡蛎,使之胶结成牢固的中流砥柱,这是世界上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中的先例。

至今,我们仍可以从那些缀满白色蛎房痕迹的桥墩石 ,窥探它当年的模样。 洛阳桥的建造,使洛阳江天堑变通途。它为南宋时期泉州出现的大规模造桥工程,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如著名的安平桥石笋桥顺济桥等,都是仿造洛阳桥而建造起来的。洛阳桥是中国造桥史上的一座丰碑,成为人们千古传诵的佳话。

古人给洛阳桥总结了三个绝妙的特点,称为“三绝”:一是工程艰苦浩大;二是《万安桥记》简洁;三是碑石、碑字艺术精雕。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

洛阳桥附属文物很多,石塔、石亭、祠庙、武士石像以及二十方历代碑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桥南接尾的“蔡忠惠公祠”,这是北宋时为纪念蔡襄对泉州的杰出贡献而建造的。祠中有两块大石碑,刻着大书法家蔡襄所撰的《万安桥记 》,记述建桥过程,碑文精炼,书法遒丽,刻功生动,世称“三绝”。

因洛阳桥而形成的“洛阳潮声”,历来是泉州十景之一。伫立桥上,在松荫下看“潮来直涌千寻雪,日落斜横百丈虹”的盛景,另有一番情趣。可惜老张去的时候天公不作美,而且也是洛阳江枯水期,没能欣赏到千古绝景期待下次再来。

感谢您关注行者老张,一起欣赏大美中华......

Hash:5d5e4e8e9221d366ca94a9f8d8a5d6d0637ba266

声明:此文由 行者老张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