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人,还记得那些消失的老建筑吗?

在高楼大厦崛起、高铁地铁铺陈的同时

内江正变得熟悉又陌生

原来,有些东西也抵挡不住时代洪流

逐渐消失了...

上城商圈

作为一名内江人,邱家嘴的摩尔春天百货这个名字想必你不会陌生。

2012年12月8日摩尔春天百货正式落户内江市市中区邱家嘴,曾经在内江风靡一时,内江第一家大型影院上城影院也曾坐落于此,形成了盛极一时的邱家嘴商圈。

2015年摩尔春天百货作出商业经营调整,当时的公告是这样的:“因经营需要,我公司2楼、3楼将于2015年9月1日起暂停营业。重新进行招商调整”

在2016年3月底,摩尔春天百货宣布一二三楼正式停业。

2017年3月19日19:30,摩尔春天超市宣布正式停止营业。

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新上城商圈“黄金一代”逐渐陨落...

浮桥

每天清晨,天不见亮,浮桥就开始热闹起来。村民们从四面八方朝浮桥涌来,他们挑着鲜嫩的蔬菜,背着活蹦乱跳的鸡鸭鹅兔。他们挑的是一家人的希望,背的是辛勤劳作的成果。他们只想到城里赶个早市,卖个好价钱,给儿女筹集学费,给老人添置过冬的棉衣……

薄雾渐渐散去,浮桥上的人流也密集起来:上学的、上班的,行色匆匆;牵羊的、赶猪的,大呼小唤;补锅的、磨刀的,一路吆喝……

浮桥,是我们童年玩耍的天堂。八卦妹和小伙伴们一有空就会跑到桥上去搞水,看船,比哪个更勇敢,不怕浮桥的颠簸……

每当有船通过时,浮桥上的工人就会解开绳索,让浮桥下的船身分离出一道口子,等其他船只通过后,再拴上绳索,浮桥就又恢复原样。“只要看到船来了,我们就跟在工人屁股后头,看他拉开绳子,马上跳到移动的那只船上去,享受一下坐“汽车船”的待遇。

东兴少年记忆中的浮桥

@汉安艺术 :内江浮记忆,主要是六十年代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那个老马头的内江,小时候吃不饱就成天结伙成队的往那甘蔗马头上跑,每天能吃得肚子滚园的回家,运气好的时候还可以整几根回来呢!从记亊起每年涨大水都要去看看小东门和沿岸的房屋被水淹了的情况,八一年的特大洪水只差没把桂湖亍的菜市全淹了呢!哎!儿时的记忆真是有摆不完的龙门阵啊!

@红:从小生活在沱江河边,在河边洗衣,洗菜,看江上船来船往,看浮桥上人头攒动。那时过河只要两分钱,学生票是五厘,后来涨成了壹分,有同学没钱买过河票,居然用黑钢笔画过河票,相当逼真,那年代真是好笑!永远难忘!

@chenxiulan兰&子 :记得小时候过浮桥有个卖豌豆粑的,很好吃。特别怀念!

@熙哥-Na : 桥头打气球的,每次都要把气球打完才走,打中一个奖励一次,那时还是打铅弹的那种气枪,很好玩。都忘记浮桥是哪一年拆的了,只记得第二天起来一看,桥没了。从此浮桥、采沙坝、还有舟桥部队的演练,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成了模糊记忆了,偶尔一两次梦里……还见过它们一些片段。

@叩风堂主人 :浮桥都怕是20年左右的记忆了,走浮桥,到工人文化宫去耍一下,那种洋盘日子,是一个岁月的记忆.

东兴老街

图丨@摄影师-青春秋

老街是内江北部进城的水陆交通要道,老街河边的码头,上下游的商船、游船都要在这里停靠。更有那连接两岸的浮桥,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俨然一幅《清明上河图》。

老街浓缩了古镇原汁原味的市民生活,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民俗市井图:天还没亮,石板街道上就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四里八乡的农民,担着、背着、提着各种农产品,赶早市来了,希望卖个好价钱。

各店铺也忙着下排门、顺桌椅,期盼新的一天生意兴隆;茶馆、餐馆赶紧起炉生火,准备迎客;包子店已是云蒸雾绕,热气腾腾……

当年,东兴老街还有三绝:橘红、冰糖、豆油。

内江是享誉全国的“甜城”,橘红、冰糖随处可见,而东兴糖果厂产的橘红、冰糖更胜一筹。

潘家公馆

潘家公馆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资中县城小东门外一公里处的东皋山腰,是一座建于民国、全县保存最完好的欧式别墅

据了解,国画大师张大千曾在此会友并居住,2010年12月,被资中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叠象街

图︱叠象街老照片

叠象街是内江城区的一条老街道,位于西门桥、人民公园后门之间。

这条街道一共有3种名称:铁匠街、跌相街、叠象街。

图︱叠象街老照片

曾家大院

东兴区河口清流村,有一座风格古朴的串架四合院

修建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当地人称这座宅子为“曾家大院”,据传以前是一户曾姓地主的宅院。

南丰世家

内江市中区乐贤半岛上的谢家坝的大自然里面,有一清代的古民居,名“南丰世家”,大家习惯称它为“曾家大院”。

“南丰世家”是典型的川南民居风格建筑,四合院、青瓦房,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前不久还有人在这里取景拍摄《三天三夜》,后更名为《诡宅魅影》,爱奇艺还可以搜得到来看~

英英川剧院

如果八卦妹没有记错的话,2014年的时候,英英川剧团还在这边有过演出,那时候隔壁子的徐爷爷喜欢过去看戏。

戏院外茶馆的老大爷们说,早在去年就已经关门歇业,八卦妹还是觉得挺遗憾的,都没有来这儿听过一场戏

1957年,因为追寻爱情,胡英离开了资阳县川剧团,婚后一直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2004年,在众多戏迷爱好者的鼓励下,胡英决定将几十年勾勒的想法变为现实。她把这个想法告诉老伴林泽良时,得到了老伴的支持。剧团经常奔波在各个县城,一年演出三百场。

每天下午两点都是小剧场开演的时刻。前来的观众都是花白的古稀老人,有的甚至坐车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

六排老式剧场的长凳,一个简易的舞台,几件低廉破旧的戏服,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在近两百平方的剧场,灯光暗淡,昏暗阴沉。

迫于资金压力,英英川剧团从东兴廖庙坝子搬到了现在的阴家巷。从2004年3、4块钱一张的票,卖到2014年的15块钱一张,但无一例外,年年亏损。

当被问及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是不放弃时,胡英说“来看戏的都是些老人,他们是这里的常客,这里是他们精神的寄托,同时我也想把这种文化发扬出去,就是想坚持。”

就算每天的演出内容都不一样,想方设法的想着“与时俱进”,还是没有年轻人的光顾,这是老一辈的戏台,老一辈的坚持!

交通路电影

位于交通路的县电影院,早已不复存在。

八卦妹也是在网友的描述中,知晓这个名字

在那个年代,在内江这个小城里,电影就是图腾,巨大的电影宣传画就是城市的文化座标。每半月更新电影海报之时,也成了这座小城的文化焦点,人们在这里评头论足,这幅高仓健画得像不像,那个画得巴不巴适。

人们议论最多的是;"你看,那眼神画得好绝!无沦你娃站在街上任何位置和角度,画中人的眼神都盯着看你。"这段有记忆的民间佳话广为流传。

大西街电影院

1927年,内江县照相馆张某在大西街酱园厂放映无声电影《三笑姻缘》。1932年,重庆人龙敬之来内江办“群益电影院”,后更名为“天星电影院”,1942年后,先后更名为“民乐电影院”、“沱峰电影院”、“和平电影院”。

1950年,内江县邮电工人出资5万元(旧币)在南门开办“红星影院”,座位600个,上座率仅40%左右,两个月后亏本停业。

内江市人民电影院(现影都 )

1951年5月,内江县总工会在此基础上继办“工人电影院”,同年6月,该电影院由内江专署文教科接管,更名为“内江人民电影院”,后更名为“内江市人民电影院”,更换全套设备,新建影院场所,成为风靡一时的潮流场地,这就是后来的内江影都。

随着电影业的快速发展,观影人次也逐渐走高,1983年度,内江全区电影观众达一亿九千多万人次。

1989年,内江市人民电影院改建成内江影都,发展了多项副业。包括咖啡厅、休息室、歌舞厅等,成为内江时尚的标志性建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兴的电影院建成,内江影都越来越不景气,到2015年,内江影都只剩下一间仅能容纳一百多人的影厅,几乎无人问津。

它是当时内江的“五大门面建筑”之一。(另外四座建筑是:沱江剧院、内江旅馆、内江火车站和百货大楼)。

随着时间的流逝,影都渐渐消失在周围的建筑中,知晓它曾经繁华的人也将慢慢遗忘...

内江剧场

现在内江的电影院,大多数都在购物中心、大型商场里。过去则多是单独的建筑,两到三层的那种楼,超有艺术气质,楼体侧面也总有巨幅电影海报成为吸引眼球的时髦街景……

现在这里每周依然会演出川剧,“内江剧场”四个字可大有来头,是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字。

内江剧场老照片

内江剧场近照(上南街)

沱江剧院电影院

每当新影片上映,售票窗前早早排满了购票的人群。按顺序排队还行,但却事与愿违,人们唯恐买不到票,往往会出现拥挤的情形。

沱江剧院老照片

内江市工人文化宫(电影院)

小小的售票口,你伸手、我也伸手,你抻长脖子往里钻、我也抻长脖子往里钻,手与头把整个窗口塞得满满的,有的甚至攀附着墙壁硬往里钻。

1984年时的内江市工人文化宫(电影院)

现东兴老街中段位置,已经拆除

内江棉纺厂电影院

内江棉纺厂电影院,如今已是幼儿园了

很多内江人的年都会有搬着小板凳,吃着冰棍大树下看露天电影的欢乐时光。

省建十三公司电影院旧址(环城路)

学校组织看集体电影,尤其是战争片,只要听到冲锋号一响,全场的学生就会欢呼。

内江锻压厂电影院

锻压厂位于楠木湾,这里曾是圣水寺寺庙属地

内江锻压厂电影院

白马电厂影院

而父辈们的记忆则是停留在翻山越岭奔走几十里山路,只为那一场或许已看过的坝坝电影,上千人同时观看一部影片,那气势、那感觉、那震撼!

白马电厂影院

白马电厂影院内部

东兴区影剧院

东兴区影剧院,前东兴区川剧团(县剧团)旧址(交通路)

那时电影院放映电影,也做广告,不过,那时的广告叫“海报”。“海报”将电影的主要情节加以介绍,再配上主要角色的生动形象,着实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电影海报一出,总会聚集不少人驻足观看。

但要看到电影就需费尽周折,而买票就是一个很大的关口。

那真是一票难求啊 !

1991年内江市区主要影剧院一览表

名称

地址

沱江剧院

阴家巷

影都电影院

(原内江市人民电影院)

交通路

内江剧场

上南街

甜城剧场

人民路

内江市工人文化宫

东兴街

东兴区影剧院

交通路

铁路俱乐部

壕子口

建工俱乐部

马鞍山

市府礼堂

新华

电影公司映场

和平街

上城影院

当年某个地方还没盛行的时候,上城影院,于2007年开业,影城共设5个影厅,可同时满足近千位电影观众需求。

就是这样一家影院,却在2015年的3月6日正式停业,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它停业啦?

曾经有网友猜测是由于修立交桥,也有的网友认为是由于太平洋影城和唐阁影城的分流了上城影院客源。

而上城影院相关负责人则在华西都市报的采访中说:“合同到期后,因为和对方谈不拢场地续租的条件,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停业。我们也不想离开内江,目前也想寻找新的场地,如果租金、场地条件等合适,我们还会继续在内江做影城,毕竟我们有一群忠实的影迷。”

不管原因是什么,反正八卦妹还是觉得挺可惜,之前在师院读书的时候,经常过去看电影,挺舍不得上城的~

摩尔春天

超市照片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新上城购物中心,期间经历了联华超市,大千百货,百扬超市,摩尔春天。

一度成为内江人民逛街购物的首选之处。去年传出的消息却是“货柜缺货”、“关门倒闭”,实在令人唏嘘。

老式理发师

刮脸、掏耳朵这些早已不多见的传统服务,在老式理发店都能体验到。特别是刮脸,一招一式,干净利落,连耳根也不放过。

钟表维修师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被称为老百姓生活高档的“三大件”。而手表作为财富身份的象征,技艺高超的修表师傅因此获得无限。

90年代后,修表业日渐衰落。尤其是手机逐渐普及,戴手表的人不多了,修表的人自然也少了。

老式缝纫手艺

集中在老十字街的老手艺。由于科技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当年的缝纫社和裁缝师傅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会再说内江话了。一些人和长辈们交流的时候偶尔还会用一些内江话,但是同辈之间却不太懂。

很多家庭为培养小孩普通话,在日常交流中,也特别注重使用普通话。

“照现在这样的发展势头,也许到我们的下一代或再下一代,内江话就会消失,或许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1918年的内江县城

内江81年洪水

内江桂湖街老城

人民影院

内江东兴镇渡口的黄果树

80年代的内江民族路

江南街子

内江师院

内江火车站

内江民乐大厦

内江宾馆

内江百货二店

珍贵的老船票

飘香园上面的过山车

汇信乐园

大自然

人民公园

.

.

.

看着这些或黑白的或斑驳的照片,就知道这些都是甜城的一部历史。

回忆都是美好的,就让它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不会随时间淡化。

而这里的人们,还将继续前进

图 ︱ 汉安堂、八卦哥、部分来源网络

今日话题

#在你眼里,内江消失的还有……#

八卦妹在评论区等你噢~

Hash:ecb863d8843cea14556f871b03cdb8e02f7c3950

声明:此文由 内江第一城网站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