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用并肩促发展 集智聚贤谏真言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书记解冰一行巴中调研交流

深挖内涵扬古风,红色精神永传承。

集智聚贤献良策,促推保用并肩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近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书记解冰与四川资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华彬、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李蓓、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铁付德、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郭宏、北京大学文博考古学院教授胡东波、中国国家博物馆文保院副院长、研究馆员马立治一行应邀赴四川省巴中市调研和交流。在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记忆的同时实地调研了巴中市红色文物和石窟寺的保护利用情况,就巴中市文化遗产事业的未来发展与地方相关单位进行了深入交流,从专业领域出谋划策,同时达成了合作意向。

解冰书记一行调研团合影留念

赓续精神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

解冰书记一行先后来到恩阳古镇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刘伯坚纪念馆及红军石刻标语群等处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调研红色文物保用结合情况。

恩阳古镇,调研团探察了原中共川陕省仪阆县委、恩阳县委、恩阳财政委员会、法庭、红军经理处等各类行政机关遗址,在深入了解巴中悠久历史及古代经贸发展的同时,询问了其目前的保护和利用情况。穿行在古镇宛转的石阶长廊上,不由地被红军留下的一条条红色标语带回到那个血与火的年代,使心灵得到一次深深的革命传统教育。

调研恩阳古镇

红色燃情,解冰书记一行又来到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参观了主题展——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史,重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人民创建、巩固和发展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一张张珍贵的图片、一件件厚载革命印痕的文物,全面展现了那个时期的光辉历史。对于讲解员们声情并茂的解说,解书记不时停下脚步,询问相关的细节。

参观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参观了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红军将士个人纪念单碑长廊、标志碑等,在英雄丰碑前追忆着一个个朴实又伟大的名字。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最早的大型红军烈士陵园,全国唯一红军为战友修建的陵园,解冰书记在烈士纪念碑前敬献了花圈,带领大家默哀,追悼英勇牺牲的先烈们。面对长眠在此的25048名红军烈士丰碑,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更加坚定了复兴强国的使命感。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内缅怀先烈

在刘伯坚纪念馆,追忆了伟大的军中骄子刘伯坚短暂又闪耀的一生——英气风发少年志,远涉重洋寻真理。点石成金放光彩,战场风云一骄子。此外,还参观了闪耀着红军智慧的红色石刻标语园。

群山巍峨松青青,红岩万载记英名。追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一路走,一路回忆红军艰辛又光辉的革命历程——人间炼狱起星火,雪山叠障难阻隔。排除万难奔前进,智勇坚定经打磨。铁锤錾子精雕刻,石上留作红军歌。革命精神光熠熠,明灯长照荡心波。

作为文化遗产事业的守护者和传承人,我们将深挖红色文物的内核,保护和利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踏着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的基石,坚定信念,奋勇前进,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怀着复兴强国的梦想扬帆远航。

深挖根源访古迹 对症下药破难题

秋叶斑斓云漫天,桂花飘香绕佛龛。在红叶节开幕之际,桂花飘香之时,解冰书记一行先后调研了艺术精美的南龛、水宁寺和北龛石窟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中石窟始于梁魏,续镌于隋代,盛镌于唐代,后经历代增铸,逐渐形成今天斑斓玲珑,栉比相连的石窟群。现存石窟59处500余龛窟、8000多身造像。调研团不仅折服于巴中石窟丰富的内容,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特征,还惊讶于古代精湛的雕凿和彩绘技艺。但看到石窟因长期暴露于四川高温高湿环境下导致的严重风化破坏时,禁不住对石窟未来的保存表示担忧。对于南龛石窟近几年风化加剧的问题,郭宏教授和胡东波教授建议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派出专业保护团队实施保护工作。铁付德研究员和马立治研究员建议加强石窟的考古,挖掘其在南北交通要道“米仓道”上的重要内涵,凸显其对我国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等发展的重要作用。

郭宏教授在水宁寺石窟调查

携手谋新篇 良策促发展

在深入调研的同时,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组织召开了“巴中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座谈会”,解冰书记携专家团队一一建言,为巴中市文化遗产的保用结合发展出谋划策。

巴中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座谈会

会上,巴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邱成平首先对解冰书记一行前来巴中调研交流表达诚挚的感谢。他表示,文化保护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逐步夯实巴中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基础,发扬川陕苏区红色革命精神,为建立全国革命示范区而努力。同时,他更恳切地请求得到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及与会院所和高校的大力支持。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宏伟汇报了巴中市文物保护利用情况,提出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立项、文博场馆提升、对口帮扶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得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及与会院所和高校的帮助。同时希望搭建院地合作平台,共同探索院所合作的长效机制。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田兴玲研究馆员,作为国家文物局专业援助的中央组织部、团中央第21批博士服务团团员,汇报了挂职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期间联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两家单位合作完成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革命文物保护规划研究”课题,介绍了研究背景、存在问题分析、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等方面。该研究以对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革命文物的摸底调查结果为基础,针对不同保存状况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修复、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信息采集和展示工程等规划。

调研团对该课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形成了以下意见: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保存的革命文物数量大,质地多样,具有较高的价值,开展保护与利用规划的编制非常必要。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的规划,工作目标明确,结构清晰,组织得当,工作进度安排合理。同时建议:在规划基础上,做好相关工作,尽快落实;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做好相关研究和具体实施方案编制。

针对座谈会的主题,与会领导和专家纷纷建言献策。李蓓副局长提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应建立合作共赢的理念,搭建合作的桥梁,夯实文化遗产研究的基础,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相结合的关注度。刘华彬常委在分享安岳石窟的保护经验的同时,提出了对于巴中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建设性意见。他认为,应抓紧落实石窟寺的抢险任务,要由专业的机构和团队实施抢险性保护修复工作,基础性维护工作需培养单位内部人员完成;应加强安全工作,控制资金流转,建立清晰的管理保障体系,形成稳定的专家咨询组等。铁付德研究馆员建议,要抓住巴中丰富文化资源的基础,将保护融入,加强文化价值的挖掘和利用;红色石刻文物的保护应注重文物本体保护的理念;要注重保护中的平衡问题,在规模大小和规格高低存在差别的情况下,做到区别性对待。郭宏教授认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应建立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的思路和相应的保护措施;在考古挖掘内涵的基础上,加强展示性利用的力度;注重人才培养,专业团队建设。胡东波教授建议要注重文物的考古,追溯文物的来源,弄清文物价值;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制定保护规划关系重大,要形成体系,并遵照保护流程落地实施;文化遗产的展示要信息全面,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其宣传作用。马立治研究馆员建议利用巴中红色文物资源开发符合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强文化遗产的考古,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及其制作工艺等信息。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书记解冰总结发言

在解冰书记的总结发言中,他首先肯定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革命文物保护规划研究”课题研究的成果,认为该课题研究到位,发挥了国家文物局专业援助中央组织部团中央博士团挂职团员的专业特点和优势,为下一步的具体落实打下了非常必要且有意义的工作基础。其次,他认为,巴中市文化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在文旅融合方面,巴中市利用地方特色的红色文物、古代文物和历史民俗,一直在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红叶节便可见一斑。针对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发展,他指出,巴中市石窟寺和革命文物数量大,保护责任重,应针对性的采取保护措施;应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增加专业人员编制;应多途径地寻求多方力量,提升巴中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水平。另外,他还建议通过干部挂职建立双方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在科研基地建设上发挥积极作用。通过院地合作,努力打造文化遗产发展的创新平台,开创文化事业发展的大格局、新局面。

(作者:田兴玲 中央组织部、团中央第21批赴川博士团服务团团员、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副馆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

Hash:beffa32bc269fa646fb08372ee6782ededf772b2

声明:此文由 今日国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