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 |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四川印记》⑫红军石刻标语之王

来源:四川观察

重温党史,献礼华诞,今天的《党旗引征程——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四川印记》,我们一起去了解“红军石刻标语之王 ”。

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后,红四方面军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还组织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1933年2月,中共川陕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共川陕省委。同时川陕省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到1935年1月,根据地共建了24个县和1个市的苏维埃政府。根据地的经济、文教卫生等方面的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川陕根据地纵横200余公里,面积4.2万余平方公里,控制了8座县城,人口500多万。毛泽东曾高度评价川陕革命根据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是中国苏维埃南北两部间发展的桥梁,“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红四方面军和根据地党组织在动员和组织群众进行根据地建设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宣传工作,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大巴山众多的悬崖、石壁、牌坊、墙壁等,书写和刻画标语口号。标语口号中最著名是位于通江县沙溪镇景塬村红云崖上至今还保存的石刻“赤化全川”,单字高5.9米,宽4.9米;笔划深0.35米,宽0.9米,大的笔划里能躺一个成人;字距7.1米,离地高15米,整个字幅面积为300平方米;字迹工整,笔力遒劲,10多里之外仍清晰可见。这样规模宏大的标语,堪称红军“标语之王”,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精品景点之一。

编辑:邓洲

校对: 何述倩

审核:徐帆

把时间交给阅读

Hash:fa2cf079f2a3c6e390f2c40533cf15c0b7f89f02

声明:此文由 这里是四川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