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漫云村:世外桃源今犹在

6月18日,“学习强国”APP刊发了《南漳漫云村世外桃源今犹在》文章。今天,我们推送这篇文章,让更多的南漳人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宣传家乡。

乡情乡愁湖北南漳漫云村:世外桃源今犹在

作者:夏辉剑

漫云村位于湖北省襄阳南漳县巡检镇的崇山峻岭中,从现存碑文上考证,该村已有400余年历史

漫云村,三面环水一面依山,已有400余年历史。

摄影:周政 秦慈坤)

至今,漫云村仍完整保留着古墓、古街道、古民居、古树、古造纸作坊遗址、古山寨,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令人叹为观止。

漫云村先后被授予“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景观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湖北省第一批特色文化村”等荣誉称号。湖北省发改委发展战略规划办公室按照“风貌古朴、功能现代、产业有机、文明复归”的总体要求,将漫云村列入“绿色幸福村”,发展旅游业。

古村落:400年前繁华街镇

漫云村紧邻漳河源头,与板桥镇和肖堰镇接壤,距南漳县城90公里,离巡检镇政府所在地33公里。从028县道甘溪段分岔东行,约1公里进入漳河峡谷,然后西行6公里进入漫云村口——城门。

站在城门,可以看到层叠山腰的梯田、形态逼真的鼠山、直径逾1米的古皂角树和依山而建的各式古民居。1座弧形陡峭的山峦紧紧包围着村落,村落自东向西延伸,分南湾、中湾、西湾三部分。

漫云古村落现有常住人口65户、130人。该村闺藏大山深处,三面环水一面傍山,山陡峭如壁,水蜿蜒如带,风景奇秀。

这里原始、古朴。(摄影:周政 秦慈坤)

有文字记载,400年前,这里曾是一个繁华的街镇。古时,战乱频繁,因该地易守难攻,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故成为人们生息繁衍的首选之处,经过数年营造,已成为世外桃源般的居所,学堂、商铺、药号等民用设施一应俱全。该村赋存众多的古山寨、古作坊、古民居、古墓葬、古树木和古庙,无一不佐证了这里曾拥有过繁荣与昌盛。解放后,随着社会的稳定,交通的发达,这里逐渐衰败,继而被遗忘。

漫云古树。(摄影:李国庆)

古民居:坐北朝南依山而建

漫云村村民仍保留着原始古朴的生活习惯。

(摄影:周政 秦慈坤 )

漫云村中央有20多栋古民居整齐排列,一律坐北朝南依山而建,门前一条古街道横贯东西,街道呈S形弯曲缠绕,地势时高时低,外侧为上万块经过打制的条石垒砌,似一条青龙横卧山脚。街道北面为民居的正房,通风采光条件较为优越。南面有许多附属便房。古街道总长150米,由于建设时间久远,宽窄极不规则,最宽处4.8米,最窄处仅1.8米。街面全部用不规则的青石板铺就,历经数百年踩踏显得异常光滑。

村民仍从古井中挑水。(摄影:周政 秦慈坤)

漫云古民居皆依地势而建,大多选址山嘴脚下,以山谷最低点为中心,南北民居远远相对,各家门前均有场地或街道,但宽窄不一。

还有一些老人在坚守。(李国庆 摄)

漫云众多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该地完整的建筑群大多为仿南方徽派合围式建筑,一律为二层结构,就地采石打制石条作基,上用土砖或古老神砖建筑,一律黑色瓦顶,外墙粉有白灰,檐下的墙边和山墙的墙尖用彩笔绘画精美的装饰云纹。漫云古民居大多有一个院门,进院后,两侧为偏房,正对院子里又有堂屋,堂屋较偏房宽大,家庭重大事务一般在这里合议。

漫云古农耕文化。(摄影:李国庆)

以漫云为中心,方圆20里,至今保留着古山寨、古庙、古造纸作坊等遗迹。其中大小山寨有20多座,这些山寨多为古时躲避匪患和战略防御所用。距漫云最近的山寨有3座,直线距离最多500米,以牛寨和马鬃岭寨为甚。

山涧铃响,一群牛儿从石板路上悠然走过。

牛寨。牛寨建立在村东悬崖峭壁之上,三面环水,仅南面可以通往村子。牛山山腰与城门相连,距城门仅50米,在此地建寨可以扼守东村口,凭险自保。拾级而上50米山坡,只见一古老山寨屹立眼前。山寨南门洞高2.3米,宽1.3米,深2.8米,城墙厚1.6米。城墙上方又建有子城墙,为护寨打仗所用。子城墙厚0.6米,高1米,顺山势高低而起伏。整个山寨为椭圆形,南北总长50米,东西宽19米,周长约110米,占地约为2亩。山寨北门两侧各有两则十步台阶通向寨顶,门外50米处有一开阔地,作练兵、生活所用。站在山寨顶部,可以俯瞰漫云全景。

马鬃岭寨。马鬃岭寨位于村南部山上,距城门约500米,与牛寨遥相呼应。寨长约150米,宽约25米,寨内现存有房屋50余间,可容纳300多人。寨墙外围建有瞭望口和炮台,为战略防御所用。

洞寨。牛寨以南200米山腰绝壁处有一山洞,人们依洞建寨,用于躲避战乱,当地人称“洞寨”。该寨洞高20米,宽22米,深6米,洞口有石墙封砌,洞内石笋倒挂,景色异常优美。洞外地势险要,仅一条小路通往村子,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古庙位于村口东侧,牛寨山腰,距城门约50米。偏殿坐东朝西,正殿坐北朝南,此为佛爷庙。正殿高5米,宽6米,门前有弧形土场,约15平方米。正殿墙两侧刻有文字,上有“万古不莫”四大字,左边为捐款建庙人名单,右边刻有“大清国 湖北襄阳府南漳县维新都漫营里 分庄司居住”文字。正殿门前有三步石质台阶,墙体为青石打凿石砖砌就,石灰沙浆粉涂。庙内后墙边有1米左右宽供台,为供奉佛爷塑像和供品所用。正殿前7米处有偏殿,宽约6米,高4米,室内面积约15平方米,为僧人住宿的地方。

距漫云1公里的漳河岸边,有3处造纸作坊,主要生产祭奠用火纸和香烛。原始造纸法是将竹麻原料放在沤化水池中,用石灰水浸泡3个月左右,捞上来沥干,放到水车带动的冲锤下砸成粉末,然后放到水池中搅动,用竹制抄纸工具捞取漂浮水中的粉磨后,将抄纸器放入模具中挤压,待水干成形后,上下翻动,便成了一层一层的纸状,最后一张一张剥开晾晒,晒干后包装成成品。该地火纸质优价廉,曾远销四川河南等省,是远古时代的支柱产业之一。

来源:学习强国app/作者:夏辉剑

编辑:小薇/编审:老布

Hash:495b5a944aec8d7476acce0cbcacc7cb704117c7

声明:此文由 南漳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