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最美23座姚氏祠堂,多种风格多种文化

现整理广西省姚氏祠堂专辑,以回馈宗亲。文末有彩蛋!

1、广西北海合浦县公馆高岭村姚氏祖祠

公馆姚氏源流长,先祖为避征兵之祸,从中原举家南迁,几经辗转,遂定居于今广西博白县乌木肚,七世祖文宝公于清朝光绪初年携眷南迁广东廉州府(今广西合浦)公馆乘马高岭铺,后移居盐田村,卜居营宅于斯,谓高岭村。先祖落地生根于高岭,今传八代,和睦相处,奋发有为,人才辈出。

高岭村姚氏祖祠始建年代失考。后裔缅怀祖德,春秋祭纪,岁月如梭,祖祠几度兴废。1990年、2014年,由传德公等人倡导全村集资,两度修建。祖祠位于北部湾之滨,濒临铁山港钟灵毓秀,坐东北向西南,寅申兼艮坤吉度分金,建筑采用砖木水泥钢筋混合结构,二进三开间,面积有250平方米,左右两边厢房连通。高檐歇山,顶澄盖上色瓦,正门两边镶嵌红石对联蔚为壮观:廉山添瑞景,平地毓人龙。

高岭村姚氏自高祖文宝公至今已有百余年,裔孙有180多人,期望远近之叔侄,敦行古道,扬吾祖德,奋振家声。

联络人:姚成伟

2、广西贺州市桂岭镇姚氏祠堂

贺州市八步区桂岭,地灵人杰,风景秀丽,凤凰塘姚寨被列入广西传统村落保护目录。

桂岭姚氏祠堂坐落在金山村石梯寨,祠堂前有一棵数百年的参天古榕。祠堂为砖木结构,正厅横梁记载,祠堂始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墙檐的水彩壁画至今现仍清晰可见。祠堂碑记:民国十二年(1923年)成立姚氏宗祠会,全村759人捐资护祠。

据家谱记载,桂岭姚氏祖先从贺州下关迁至桂岭约有三百年历史,发展至今约有3000人口。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出进士姚经德、姚经国二人;清光绪六年(1880年)出秀才姚时云。

联系人:姚岱山、姚开胜、姚世勇、姚开良(本祠堂图片由当地宗亲提供)

3、广西博白龙潭镇寨觉村门口墩姚氏祖堂

族谱记载,龙潭镇寨觉村门口墩姚氏始祖永芳公,号子穆,博白明清公系四世祖,自潭莲乌石迁来。永芳公生五子:宗豪、宗维、宗佳、应富(迁合浦公馆)、应贵(迁合浦闸口)。门口墩姚氏发展到民国初期仅有人口46人,族人团结奋进,艰苦创业,勤俭持家,到20世纪初门口墩姚氏人口发展到260多人。

门口墩姚氏祖堂,始建于民国时期,土墙青瓦构筑,四周城墙围护,部分城墙遗迹至今尚存。2015年,第12代孙传文(广西姚氏宗亲会第一届会长)率领族亲重建门口墩姚氏祖堂。新祖堂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琉璃瓦屋顶,传统图案和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祖堂面貌焕然一新。

联系人:姚传文

4、广西北海合浦闸口茅山芦荻水姚屋祖祠

北海合浦闸口茅山芦荻水姚屋祖先,原籍江西漳州宁都县,世居壹拾塍垌堡,淮底乡同木坑村,在朱洪武登天之时,姚雯创公迁于广东石城县白坭双梁村承业,其后传至祖公姚念一郎祖婆蒋氏迁于广西博白县盆鳞乡壹面上乌木承业,报户姚六(孙)乌木之五世祖祖婆潘氏迁广东廉州府合浦县芦荻水报户,初迁来人数一母三子,解放前二十多人,新中国成立后至今150多人。

祖祠因年久失修,崩塌于2008年七月夏秋,众孙捐资35万元,在余庚、泽志、泽忠等子孙带领下重修。

联络人:姚成伟

5、广西北海市南康镇扫管龙村姚氏祠堂

扫管龙村姚氏居住在北海市南康镇北部,绿水青山,土地肥沃。始祖姚畅基,系福建莆田府莆田业大井头邨村人,明朝迁居到广东化州。二世祖近绍,三世祖建业,三代单丁,至第四世传三子:纯天、应天、顺天。我四世祖应天,五世祖守仁,第六世祖超群从广东化州迁至广东白蓁,七世祖杜球、八世祖应标、九世祖仕则、十世祖品爵,清朝乾隆1644年迁到合浦珠江园(杨廖屋),数年后风水名师智解从(杨屋)往下1.8公里奠基住落。

扫管龙村姚氏人口有3000多人,子孙超群出众,其中:姚坚厚曾参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究,姚克鲁曾担任广西政协副主席,姚国厚、姚宁泽、姚贻汉、姚岐厚等官至厅级;姚贻秀、姚才茂、姚贻智、姚钦江等为正处级干部。

扫管龙祠堂始建于1923年秋末初冬,坐落在村子中部,土木结构。于1988年11月,2008年8月,两次重整和修缮。逢年过节裔孙满堂,一同敬拜,修缮积德。

扫管龙村姚氏号名开列:

泽厚贻谋远,功深济美长。齐家方治国,万代庆荣昌

供稿:姚贻程

6、广西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东村村委姚屋祠堂

姚屋祠堂“吴兴堂”位于广西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东村村委会,坐东向西,面前有牌坊,三个拱门一高二矮。主体结构青砖蓝瓦砌筑,三高二矮五房,中间三房安放先祖姚聚亭灵台,供子孙后代祭祀

姚屋祠堂始建于清朝光绪元年。解放后改做学校,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学校搬迁,拆毁了祠堂。多年后姚屋众族子孙们奋发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人才辈出,和睦相处,孙枝启秀,发展乡外,为振道德之家声,奕世流芳。1996年,全族子孙集资重建祠堂。

重建后我姚氏宗亲定每年清明后第一个星期天为祭拜姚聚亭公祖日。姚聚亭公祖传说于明朝中下期从福建省莆田县珠玑巷迁来本址姚屋村。至今己繁衍了十九世,发展到五千多人,遍布北海等地。期望远近之叔侄敦古道,存勤相家风,奋振家声,开创所献,扬吾祖德,共圆国梦。

姚聚亭公祖祠堂自一世起字辈为:

聚士山燕,龙象克章。

宗功衍庆,百代流芳。

业成光裕,万世名扬。

联系人:姚流谋稿件整理:十六世裔孙姚源芳姚仁芳

7、广西贵港龙庚姚公祠

龙庚公祠位于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姚屋村(周村堂),村、祠前有七池塘相伴,故叫七星伴月。正厅悬挂着清道光年间朝廷御封“明经进士”匾,“天官赐福”牌坊映照整个祠堂。

始祖龙庚公宋朝年间,自山东青州府益都郡野鸭塘途迁,晥、苏、闽、浙、赣、广东珠矶巷转居广西贵县五图十东何村,再定居周村堂(今贵港市桥圩镇姚屋村,据旧族谱载龙庚公至今约有785年。)龙庚公有四子,寥夫,落业本土,二子寥施明永乐年间随郑和下西洋(今南洋),三子寥璋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发展,四子寥庠安徽发展后回广西贵县定居。(旧谱载)人口四万多,繁衍于两广十三县市(旧谱载)郁江流域。延传于广东,广西的桂北、桂南、桂东、桂西各县市。

龙庚公族祖训:不吃动物心脏。相传我先祖由山东避乱,南迁时为长江所阻,后有追兵甚急,肚子又饿,当时抢先上船逃命之人亦甚多。但是先上船渡江之人一概都被暴风吹翻船渡淹死在大江之中。我先祖正埋锅造饭,因煮动物心脏未熟未得饭食。因迟渡而不遇难,特隆重垂训后世子孙,以不吃动物心脏作为纪念祖德宗功的一种典范。愿我族世代永远遵祖训,切切谨记。

资料整理:姚长忠、姚长佳、姚进江、

姚敬荣、姚有荣

联系人:姚耀廷

8、广西桂平市罗秀镇新垌村马平姚氏及其始祖清江公墓

高冲山是广西桂平市罗秀镇新垌村马平姚氏始祖清江公之墓,位于罗秀镇新伟村高冲屯(桂东南大容山支脉大泽山西面),坐寅向申。此墓是由清朝京都地仙江玑湖所点宝穴,名师命名为“武星壁上挂灯高”。每年农历二月廿二日为纪念始祖诞辰拜祭高冲山吉日,是日在马平姚3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上举行三天的拜祭活动。

清江公派姚氏属吴兴姚,堂号源远堂。清江公号源远,由广州新会县迁至广西浔城,后屡迁至桂平县罗秀新垌马平屯。历两朝七帝(明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清顺治)。

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岁(公元1550),终于清顺治三年丙戌岁,享寿97岁,历两朝七帝(明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清顺治)。

清江公康熙十年辛亥被葬于高冲屯,墓名高冲山。乾隆七年壬戌五世世豪公葬三世家定公和四世光祖公于清江公之墓前。乾隆三十五年六世复德复元二公筑灰竖碑。嘉庆十三年七世著公重修阶池。十二世健生公于光绪三十二年又重修阶池,民国十一年砌砖改回原向并加大碑茔。20世纪60年代墓部分损坏,至1990年补修。

马平姚世系和辈字:一世清江,......八世为尔字辈,九世为胜字辈。从十世起节选《大学》部分文字为字辈:大学之道、在明德新民、于善有定、能静安物、本事始先、欲治国修身、正心诚意格平、自天皆厚。至2016年已繁衍20世,人口一万多人。

供稿人:姚德泉

9、广西桂平市社步镇新民村老姚村永清

“永清祠”位于广西桂平市社步镇姚村(今新民村)“水涡岭”山坡上,占地1000多平方米,主建筑面积630多平方米,门前是400多平方米的平台。主体结构为青砖蓝瓦砌筑,上下两座,左右两廊,呈“回”字形布局。宗祠上厅按梯级序列,依次安放着八个世祖共223个神主牌位,正厅上方悬挂着一块明朝永乐时期的“进士”匾,上下两厅之间的天井两旁屋首墙上镶嵌着建造和重修宗祠的碑文。

“永清祠”始建于清朝光绪元年,重修于民国三十年季秋,至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永清祠”建成以来,其后裔就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十日,定为合族祭祖日。是日,永清公之后裔及各地宗亲隆重祭祀,共同祈福,共叙同根同源之情义,共勉光宗耀祖之志,推动家族富强昌盛。

永清公是一世祖文辉公(号总统)之长子。文辉公源自广东南海和顺,乃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进士,受授云南府职,累任各州府职十八年后,又调任浔州(今桂平)任知县;携妻带子同来,直至年高殉职,寿享八旬。永清公生于明永乐癸未元年二月初九子时,终于明朝正德戊辰三年七月十六日午时,享年106岁。永清公,贡生,官至都察院六品。公生四子:长子道璋,官居正七品县承衔;次子道忠,官居五品知州监提;三子道昌,为太上玄门宗师,四子道政,庠生,知州齐衔。

朝天顺年间,浔城世乱,永清公携妻儿和弟永淳同往中秀里姚村(今社步镇新民村)乐业安居。至今公之后裔已繁衍至二十三代,近两万人口,分布于桂平、平南、贵港等地及海内外。

从一世总统公起,文辉公后裔排辈诗:

总永道尚赵经智,佑秀日运文兆怀,儒仕学良贤达德,光宗耀后世轩祥,源来有因乃报本,树茂发枝庆奕长,传启远流维宝记,联明诗叙集谱常。

联系人:姚良炯、姚振国、姚期耀

10、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东龙镇凤凰村保福屯姚氏宗祠

吾祖统耀公(舜裔122世,平远姚17世),广东紫金县黃塘嶂拨人氏,在清嘉庆年间,随母陈氏,历千辛万苦,涉万水千山,迁徙至此广西贵港市东龙镇保福村,肇基创业,开枝散叶,捐官进士,成了当时的知名乡绅。

广西贵港市东龙镇保褔村姚氏祖祠,(虹瑞堂)由始迁祖统耀公(舜裔122世),在清嘉庆年间建造,历经二百余年风雨,几经修缮,终难抗岁月侵蚀,墙倾梁倒,几成废墟。

吾祖后裔,泱泱大族,先辈恩泽,儿嗣当报,重修祖屋,责无旁贷,族人聚议,乃由姚添、远辉、文卿、远理牵头,众人响应,捐资出力,在旧祖屋的基础和尺寸上,保持原来的雄貌重建。

经紧张施工,花费二百多万元,两千平方米,两进七跨两廊房,左右两排撗屋,32个房间,三个天井,四角四搂,青砖红瓦,外加红色围墙的庄严大四合院,于2014年元月圆满竣工,祖祠雄貌,终于恢复,族人宏愿,终于实现,祖宗有灵,含笑九天。

联系人:姚远辉

11、广西桂林临桂茶洞乡龙曲村姚氏祠堂

龙曲村姚氏祠堂,建于民国三十五年。由热心宗族公益事业的姚恩凤宗亲任总首士,带头捐谷705斤,各家各户踊跃捐谷或义务投工,历时一年建成。各户捐谷功德,立碑永载史册。祠堂在20世纪70年代曾受到破坏,神台、大门口“姚氏宗祠”四个大字被毁,直到20世纪80年代,族人重新修缮,恢复原貌,祠堂又焕然一新。

据老人世代传说,龙曲村姚氏始祖姚维护,于明朝洪武七年从庆远府南丹州河池所迁来,至今已有642年,繁衍了28代。祠堂落成时,龙曲村姚氏家族及分支人口约一千人,至2016年,龙曲村姚氏家族及分支人口已增至两千多人。目前,有160多户宗亲仍居住龙曲村,部分移居本乡三合平岭山、江洲六良村、江湾村茶贝口村,其余迁居永福县百寿镇街、板坡村、龙江乡双圹河小满山、雷电山、牛河、小布里,遍布两个县三个乡镇十多个自然村。

龙曲村姚氏祠堂之历史意义主要有三:

一、成立龙曲村姚氏祠堂理事会,每三年轮换一届。族人商定每年谷雨日为本祠堂宗亲聚会日,当日本村及外迁的叔伯兄弟汇聚祠堂,祭拜祖先,共商家事,传承和弘扬舜帝孝道文化。

二、兴办教育,提高人口素质。1947年,龙曲村姚氏祠堂开办了私立学校,本村儿童就近入学,私立学校一直办至解放。建国后人民政府开办的新学校,头几年继续落户还在龙曲村姚氏祠堂内。

三、开展各种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特别是194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举行声势浩大的舞龙灯活动,全村老少参与,出游全乡各村胜景,祈福国泰民安。以龙曲村姚氏祠堂为活动中心,多次举行了舞狮子活动,舞龙灯会,曾邀请本乡及灵川谭下镇彩调队在祠堂内公演。

联络人:姚恩星

12、广西桂林市临桂区茶洞乡鹿角村姚氏祠堂

广西桂林市临桂区茶洞乡鹿角村姚氏祠堂,坐南朝北,上下厅结构,上厅建于公历1986年,下厅建于1989年8月。祠堂东西北三面高山环绕,北江河蜿蜒经过。

祠堂内石碑记载:鹿角村姚氏祖籍南丹州庆远府思恩县河池所大巷口,始祖姚穗道,穗厚,高祖俸赏,俸坚,曾祖姚受,姚保傅,祖姚聚,公胜财。于洪武十二年(即1379年)由南丹州迁到桂林而后又迁至太平村(今临桂两江镇竹塔村一带),再迁富合村,又于康熙年间从富合村迁至茶洞乡鹿角村。

从“高”字辈起迁至鹿角村定居,“泰”字辈枝繁叶茂,于是有三兄弟从本村迁居永福县龙江乡和茶洞乡屯桥村两处定居发展,留下的两兄弟在本村繁衍生息。至2016年,鹿角村姚氏已发展到第17代“奇”字辈,从富合迁出的本支姚氏族人总人口有600多人。

鹿角姚氏祠堂建成之前,鹿角村姚氏族人每隔三年的谷雨时节都要到几十里外的两江竹塔村参加祭祖祠堂会。祠堂建成之后,每隔三年的谷雨时节,本村及外迁宗亲齐聚鹿角村姚氏祠堂,共同举行祭祖祠堂会,然后一同前往富合村祭祀原在富合村居住的两代先祖胜财、国种公。

鹿角村姚氏排辈(族谱)刻在祠堂内石碑上:胜国高泰起,廷举瑞全明,世复开昌运,钟奇毓秀英,彝伦洵永叙,秉赋守其贞,克绍温恭诣,中和力至诚。

撰稿人:姚昌林

13、广西临桂县两江竹塔村姚氏祠堂

本祠堂位于广西桂林市临桂县两江镇山口竹塔村,祠堂建于公元1943年9月22日,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始祖是元末明初从河池市南丹县迁至此,现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历经二十几代人的繁衍,人口已有3000多,主要有竹塔村,白洞村,丹桥村,狼琥村,山枣村,宝山村,龙曲村,鹿角村,板坡村,里旺村,广福乡村,保安乡矿厂村等十多个村庄,此外还有分布于灵川县,永福县等市县。自搬迁始祖姚公而下:有云财公,倾珠公,万资公,理祥公,政东公,积显公,诚贺公,尚仁公等,传至克辈,绍辈,庭辈,延辈,大辈,德辈,文辈,立辈,汉辈等而至今。

1942年正是抗日艰苦的时期,百姓深受日寇的残害。为团结族人,一致对外,抵御外辱,经村长族长等商讨,决定出资募捐建立祠堂,一为弘扬我姚氏开姓始祖舜帝孝道,祭祀历代先祖,教育子孙,同根同源,互敬互爱,和睦共处;二为本村开会商讨大事,公共活动之用。

据传,在元朝初年,蒙古人大肆残害汉族人。我祖从安徽桐城历经磨难,南迁至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后不久汉人不堪蒙古人的压迫,推翻元朝残暴统治。我祖便计划北迁回桐城,不料途径桂林,看到临桂两江山口这一福地,择福地而居,历经繁衍,人丁兴盛,小有人才,这都是有赖于先祖的庇佑。

供稿人:姚德存

14、广西柳州柳城县大埔镇木桐屯姚氏祠堂

木桐姚氏祠堂坐落在广西柳州市柳城县大埔镇木桐屯,本支系一始祖姚文略,传说从湖南清水塘迁此。一世祖蒋太奶碑文记载:明朝崇祯初年此姚氏支系已在此繁衍,至今400余年,累计十七代4000多人。一世祖至八世祖的祖辈字序:文国起钟永思美克。从九世祖起,因兄弟众多等原因,再分成《七家》和《八家》两个支系,《七家》祖辈字序:秀锦裕祯祥恒昭祖善。《八家》祖辈字序:凤明呈瑞霭永兆宗昌。祖祠由谁主导筹建始建何年已无史料可查,仅从现存的光绪十六年(1890)《重修宗祠碑》记载,大约有300年历史。1967年被拆毁,2009年清明联宗祭祖,众议决定集资在原址重建祖祠,2010年4月9日奠基,同年9月开工,2013年清明落成庆典。新祠依山傍水,地灵人杰,占地近三亩,分前、中、正三厅,雕梁画栋,一派恢宏。祠堂内镶嵌《重修宗祠碑》、《木桐姚氏祠堂重建志》碑和捐款《功德碑》。

姚姓是当地旺族,文略公支系从一世祖起至现后裔十五世均有碑文可究。清朝出登仕郎四名,八世祖姚克让于清同治癸酉年(1873)参加省科举应试,获拨贡第一名,同治皇帝授予他《选魁》牌匾,现仍留保在其后裔姚买善家中。当今后裔,姚祯怡考取清华大学,姚祯彦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光前裕后,族兴业旺。

撰稿人:姚裕光联系人:姚呈汉

木桐姚氏祠堂重建志

姚姓太始祖,虞舜本帝王。仁德安天下,世代美名扬。木桐姚氏祠,渊源远流长。后山隐龙脉,前庭畔融江。规模颇恢宏,画栋复雕梁。构翚出飞檐,龙凤呈瑞祥。四时勤祭祀,代代薪火传。历越三百载,岁月几沧桑。上溯咸丰年,饥馑匪患猖。宗祠失修缮,满目见荒凉。光绪庚寅年,修葺重放光。丁未破四旧,我祠复遭殃。千古留遗恨,族人痛断肠。欣逢今盛世,家兴族更旺。凭吊念祖德,追远思流芳。已丑清明节,众议建祠堂。修祠复旧址,宗亲争解囊。捐款数十万,孝贤德无量。庚寅再祭祖,动土迎朝阳。鸠工庀材齐,垒石筑殿堂。竣工于辛卯,新祠殊辉煌。重檐琉璃瓦,斗拱交错镶。檐牙突高啄,青松伴回廊。翠竹掩映立,丹桂常飘香。祭拜旺香火,先祖乐未央。恩泽荫苗裔,康泰且隆昌。铭记捐资者,勒石永留芳!

柳城木桐姚氏宗亲会

公元二〇一三年农历癸巳清明立

15、广西贺州昭平县昭平镇玉河村下福寨尾姚氏宗祠

昭平姚氏主要由广东平远姚—景清公第四子祖章公的长子文伯公后裔,秉汉公支系(此支系秉汉公于明成化年间从江西庐陵迁居广西平乐府永安州(今蒙山县)后,由第四世广高公从蒙山迁入昭平居住,秉汉公为一世祖,繁衍到现在已有十九代人)和广西藤县南宇公第十八世孙伦光公和锦祥公支系、广西蒙山丕基公第十八世孙爱民公、法旺公第二十一世孙让诛公、志善公支系以及来自平南同和乡启贵、瑞贵公等支系组成。人口六千余人,秉汉公支系占95%。

姚氏宗祠位于广西贺州市昭平县昭平镇玉河村下福寨尾,距离县城十四公里,与村委会相邻,是昭平姚氏族人所兴建的首座宗祠。宗祠坐亥向巳兼乾巽吉度分针,左临桂江,右靠昭五二级公路。2015年农历正月十九日奠基兴建,2017年农历三月十一日晋福晋主上座。宗祠采用四合院式仿古建筑,前后两座阁宇为主殿,中间设天井,两边有走廊,阁宇两旁附居抱势而成。从宗祠广场上三级台阶进入前座大门,大门上方雕刻着“姚氏宗祠”四个金黄色的大字,门边一副楹联:“宗延庐陵松柏茂;祠建昭平桂兰馨”。然后经过天子门、中间天井再上五级台阶到达大殿,大殿宽十一米,高八米又四十七厘米,神龛楼十五梯级。

顶级按左昭右穆的顺序敬放着有虞舜帝重华公、平远姚始祖景清公及其儿子祖章公、孙子文伯公、文显公的石刻画像,其余的梯级敬放迁昭先祖牌位。大殿前额的牌匾是“一脉同宗”,神龛楼的牌匾是“吴兴堂”堂号,对联是:“历山祖德源流远;桂水宗功世泽长”。大殿的四根大柱上分别雕刻有“乐奏箫韶余音袅袅今犹在;歌吟击壤盛世融融古不虚”和“百极乣卿云庐陵簪缨延桂水;千秋传韶舞齐家礼乐仰历山”楹联。整个大殿楹联集庆,杰构灵光。前后阁宇廊壁上立有功德榜、族训、牌匾等。从主殿的左右横门可以通达两边附屋,左边附屋设置厨房、管理人员卧室和储物室,右边附屋设置会议室、活动室和管理人员办公室。

整座宗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镶大理石,顶盖琉璃瓦,脊筑双龙戏珠,檐装翘角,外墙贴瓷砖,内墙批腻子。正面大小门框均为花岗岩石料做成,祠内外的圆柱(十二根)也用花岗岩石材加以包装。整座宗祠占地面积2941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80平方米,投入资金133万元。姚氏宗祠辉弘气势、溢彩流光、宏伟典雅,富丽堂皇。它体现了我姚氏子孙承先启后、枝繁叶茂、继往开来、兴旺发达的精神面貌和孝悌友爱、团结奋斗、风雨同舟、开拓进取的坚强意志,为姚氏族史增添了新的篇章,这是姚氏宗亲全体的功绩,也是所有族人共有的光荣。姚氏宗祠必然福延后代,惠泽乡邻!

联系人:姚增佳、姚增权、姚其水(本祠堂图片有当地宗亲提供)

16、广西柳江县白沙镇儒栈村姚氏祠堂

儒栈祠堂位于广西柳州市柳江县白沙镇儒栈屯,据传本族一世祖姚喜高、姚喜尚兄弟俩从江东湖广一带迁移而来,在此繁衍生息,至今已有300多年。现姚氏一脉传承下来已有1400多人,共15代,分布儒栈、上德合、下德、龙头四个自然屯,仅儒栈屯目前就有106户,516人。

儒栈姚氏字辈排班:喜国学连崇,文姚有永宗。定能光祖德,政仕献廷宗。榜上名标立,全家大显荣。子孙余福庆,世代享年丰。

以每代人相隔20多岁计算,本族一世祖大约是1680年左右迁移到此。第一次修建祠堂是1833年,由第五、第六世祖公共同商议,选址在村的尾部修建而成,后因地理原因,风水所碍,经众族人商议,由姚有容、姚凤、姚有光、姚永铎、姚永丰、姚永隆等人带头,于大清同治十三年(1874)将祠迁移重建于村头,建成面积160平方米,一屋三间青砖大瓦房画栋雕梁的祠堂。堂内墙壁彩色山水画至今仍色彩犹新,正堂安放金甲李令公神王牌位,整座祠堂雄伟壮观。

祠堂建好后,香火兴旺,先祖庇佑,家兴族旺,后辈人才层出不穷:九世祖出武状元姚永庆、十世祖有秀才姚宗安、姚宗端、近代后裔姚能昭任天津大学物理系教授、后辈姚祖良1993年以柳江县前六名的成绩考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1998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读硕士研究生,2001年毕业,现在北京做图书编辑工作,姚建平天津铁道设计院工程师,姚兰研究生毕业后留学日本,姚雪今年(2016年)以广西第五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撰稿人:姚光礼订证人:姚裕光

17、广西南宁横县百合镇烘庐村祠堂学敏姚公祠

姚氏“敏学公祠”位于广西横县百合镇洪炉村,敏学公是姚琳先祖的第五代裔孙,敏学公往上的先祖以姚琳公为第一代。从第一代至第四代的先祖为:姚琳、文泰、姚升、孟和。上古在山东省青州府野鸭屯居住。

姚琳先祖于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左右,因世乱三丁抽一而举家迁移至横州(今横县),祖居在横州下郭街大桥头(今横县镇龙乡)。至敏学公之子云祥、云衢二公又迁移到大炉村六眼坡(今横县百合镇大炉村),名号小炉村。后来,再迁移至现居地(今横县百合镇洪炉村),亦号小炉(于1958年横县掀起大办钢铁运动,当时小炉村也进行挖矿石、建土窑炉炼铁,至1962年改称洪炉)。自姚琳先祖迁移到横州(今横县)居住至今已有440年左右,传承裔孙至二十四代。敏学公至今已繁衍了十九代,现有人口935人(2016年清明统计)。

“敏学公祠”的辈字表为:

姚文姚孟敏云世尚志圣毓应子胜国儒慧庆传卓立

增知广识兼益为常居仁由义永世繁昌

“敏学公祠”始建于1933年,又于1994年进行重修。

供稿人:姚传允、姚传锐、姚立周、姚立飘、姚卓杰

联系人:姚立周、姚增良

18、广西灵山县新圩镇漂塘村姚氏宗祠

灵山县姚氏始祖直学公,于明朝中叶从广东省广州市猪仔街马仔巷,迁居广西灵山县新圩镇漂塘村。直学公妻韦氏,是新圩镇官屯村上屯人。直学公以经商为主,务农为辅,主要活动在灵山和贵港两地。

直学公生四子:长子喜礼,次子喜深,三子喜通,四子喜富。在灵山县繁衍后裔已达22代,共有3万多人,主要分布在灵山县19个乡镇。迁外地有:贵港市、玉林市、横县平马镇、来安村委的昌六垌村,钦州市小董,浦北县茅坡村等几支宗亲兄弟。班辈序排列为:直喜忠文进应继元宪广,均臣亦绍,为善必昌,大业富有,建基发祥......从直学始祖公起到现在排到“有”字班即22代。

肇基漂塘村,人杰地灵,直学公后裔人才辈出。清朝,征伯公,崇品公,仰之公,绍祚公,渐文公五人,在灵山县坐局主事共40年之久,功名卓著,征伯公获县府赐匾:蕃经弟,崇品公获县府赐匾,少府弟,渐文公在道光未年乱世中,坐局县府主事军务,协助廖参将巢将剿匪收复灵山,陆屋钦州横县州(横县)南宁等,平定了广西,多次为国立功,皇府赐为“五品”官。

祖太公秉均,字维四,号氏斩,供职灵山县知府任主事四十多年,荣获:“知灵山县事加三级记录八次”,覃恩赠为“奉直大夫”“天诰命”,“品至璠煦”殊荣。掌管府库,分文不沾,为政清廉。县太爷赠诗曰:宾尊柬序,仪著西灵。并记载于西灵志上。并记载于西灵志上的片面。

民国期间,姚必果毕业于广州黄埔军校当团长。姚镐善,姚孜善,姚开明,姚告善,毕业于黄埔军校桂林分校。“直学始祖姚公祠”,建于清朝初期,由社会之变失修已无。“乃孚姚公祠”建于约公元1836年,后改为漂塘小学,于公元2001年重建。“乃中姚公祠”,建于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氏轩姚公祠”建于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2015年重修复原。

联系人:姚大东

19、广西北流市塘岸镇利民村姚氏入乡始祖姚氏晓臣公祠

姚氏晓臣公祠位于广西北流市塘岸镇利民村,晓臣公是广东平远姚氏始祖景清(讳念一)公的十六代孙。晓臣公以上的先祖,一代至十五代如下:景清、祖隆、文馨、志昌、仲礼、谦公、珠公、奇祐、缙公、裕德、序公、建安、翘公、道镐、伟挺。晓臣公与父伟挺公和叔伟搢、伟播、伟揗、伟搃等,于清朝乾隆癸酉(公元1753)年从广东平远县大柘乡下田心村迁往广西容县十里乡江口村,后来晓臣公又和几位叔辈于清朝乾隆癸卯(公元1783)年从容县十里乡江口村迁到北流市塘岸镇利民村。

晓臣公祠于清朝乾隆癸卯(公元1783)年十月廿一日(己卯日)辰时行砖,廿五日(癸未日)卯时上梁,立乾山巽向兼亥已庚戌庚辰分金。晓臣公祠于2004年进行重修,择吉日2004年闰二月十六日子时动工,同年闰二月二十六日丑时行砖,三月六日午时水门行砖。

晓臣公祠大门口横额碑文为“历山庄”,门联为“历传大孝,山访奇贤”。祠堂三厅门口横额为“晓臣姚公祠”,门联为“历山世泽,闽水家声”。祠堂后厅神龛额书堂号“景云堂”。

自十六代晓臣公起,晓臣裔按平远姚氏的辈序名字班行双表安名,分别为:

字派:臣心常贞靖卿士若尹良史翰文章重蕃萱德惠

名派:一人垂拱御方宇仰鸿猷发育齐天峻昭明如日珠

晓臣裔坚持乡音不改,至今讲传统的客家话,每年正月初一日吃斋也一直

坚持下去。晓臣裔现分居两个行政村:利民村和长塘村。至今繁衍十代,已落代至27代“翰”字辈,有人口1100多人。

始祖以来耕作营生,晓臣裔在清朝后期及民国期间,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一蹶不振。自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之后,晓臣裔呈现一片新气象,特别近十几年来每年都有子孙考上大学。现在晓臣裔正在追赶时代文明,与时俱进,努力创造辉煌的未来。

供稿人:姚佐标

20、广西博白县松旺镇潭莲村百文坝姚氏祠堂

广西博白县松旺镇潭莲村百文坝(苏茅园)姚氏祠堂,为六世祖振先公兴建,始建于辛酉年夏月(1861年夏)。祠堂三进九间布局,约占地1300平方米,主建筑面积约280平方米。门前有三亩多的鱼塘,一条小河由右向左绕环;主体结构为青砖蓝瓦砌筑,中厅两侧对联:祖宇重辉肇箕裘诒谋燕翼兰桂腾芳宛接姚圩绵世泽;宗枋焕彩恢先绪克绳祖武人文蔚起丕承妫水振家声。

族谱记截,博白姚氏始祖明清公,名远,廷监之子,光辉公之曾孙,于明朝年间由陆川沙坡迁博白东平乌穆。明清公之子万徳公,再迁潭莲乌石。此后,裔孙分枝到潭莲百文坝、龙潭门口墩、北海、合浦、防城港等地。由于迁徙流离,毁失了族谱。清朝嘉庆年间,博白、合浦两地族亲,在潭莲乌石建造联族宗祠。嘉庆20年(1815年)在乌石祠堂开列族谱,自六世起编字辈:“振文修纪、余泽传芳,前徽衍庆,恒受荣光。”众族亲商定,每年春分第二天定为合族祭祖日。

潭莲乌石祠堂在19世纪50年代被拆毁。90年代初,龙潭姚氏宗亲回东平乌穆寻根问祖,再次商定每年春分后第一个星期六,各地分枝宗亲集中潭莲百文坝祠堂共同祭祀,共叙同根同源之情义,共勉光宗耀祖之志,推动家族富强昌盛!

明清公后裔现有3千多人,各支系名人辈出。现代有姚纪昭,1933考入广州黄埔军校,1943年考入重庆陆军大学,参加过淮海战役,曾任军参谋长,后任广州市副市长。

联系人:姚传文

21、广西玉林市福绵新桥镇大楼村元地山姚氏宗祠衍馨堂

玉林市福绵区新桥镇大楼村元地山姚氏,始祖姚本远(字万一,号开林),于明朝成化年间(约1465-1487年)从福建莆田今涵江国欢镇迁来,定居福绵存宝岭。繁衍至今已有24代,三千多人口。第九世国瑗公,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从存宝岭分枝到元地山自然村定居。繁衍15代,有1300多人。元地山姚氏字辈为:运美中元,基绪文明光祖德;祥开上世,诗书礼仪显宗功。

清乾隆廿一年,国瑗公长子十世祖绍禹主持兴建姚氏宗祠衍馨堂。宗祠占地总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结构分三进,头进和三进各有两间厢房作为迎亲之用;二进与三进之间,左右立狮子一对。祠堂地坪前两侧各有一座旗杆墩,清朝时期用于立帝旗;当时路经衍馨堂者,见帝旗须下轿或下马。祠堂采用青砖碧瓦和实木构件,屋顶雕塑有花草树木,墙上有壁画、灰雕、木雕,刻有飞禽走兽,至今仍保存完好。祠堂建筑风格别致,是集绘画、雕刻等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古建筑

本远族国瑗公支系英才辈出,清朝出过3位进士,分别是姚绍禹、姚善基、姚建基;出过4位举人,分别是:第十世祖绍禹公获中式第十四名武举,后有文洤获中式第七名武举,绪芬中式道光乙酉科举第二十五名武举,文深同治甲子补行辛酉两科第六十名武举。国瑗公支系有国瑗、绍禹、伦(字:元杰)、绲(字:元熙)、绚(字:元臣)、纟寅(字:元烈)、缃(字:元熹)等七位前辈入祀郁林宾兴;有姚承基、姚绪惠、姚绪兰、姚文洤等4位出任兵部差官武略骑尉,官至江西吉安府守御千总。有恩赐登仕郎、修职郎14名,国学生8名,附贡生1名,武痒生6名,九品职员11名;有府知事10多名封军功六品,10多位先妣诰封安人、五品宜人等;民国时期姚光祚,黄埔军校九期生,授上校军衔;现代姚美南是玉林市手工业创始人之一;人民教师10多名,大学本科生30多名,公务员处级以上7名,处级以下的有6名。

2011年,衍馨堂集资40多万元,历时3年,进行了重修。

联系人:姚德荣

22、广西陆川县沙坡镇姚氏光辉祖祠

广西陆川县沙坡镇(原名为陆川县榕江堡)姚氏光辉祖公于明初年间由广东迁来,居住在榕江堡六潭力垌开基立业,历经艰辛,克勤克俭,家道日昌,子孙繁多,分枝析房,安居乐业,清朝道光年间由十一世孙等族人倡议建设光辉始祖至四世荣延祖公的姚氏宗祠,于道光十年(1830年)在现址沙坡镇仙山村新罗埇(官地坡)建成,光辉旗下的裔孙自始一直祭拜,纪念先祖。

经历了120年风雨,新中国成立后,破四旧立四新,政府将姚氏宗祠收作为仙山村委会(当时乡公所又大队)的办公地点,并成立了合作医疗卫生所。直至20世纪70年代,仙山村委会另选地址建设搬出姚氏宗祠办公,1990年经族人的努力,上级政府同意将姚氏宗祠交回本族使用。

姚氏光辉祖裔孙永英等人倡议并多方筹集资金,光辉祖裔孙积极参与重修姚氏宗祠,设立舜帝纪念堂和立回神位,于1994年农历5月26日动工修建,同年9月1日开光回火,祠貌焕新。

2008年度,光辉祖的十七代裔孙国祥等理事成员与2006年寻根清楚的博白外迁宗亲商讨,又倡议重修姚氏祠堂,增加先祖的神位,3月动工9月开光进火,祠貌更焕然一新,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至今已衍行到23代,人口将近三万,向外播迁发展,遍布广西各地市及各县区和广东等省外。广西姚氏宗亲会发起人:终身荣誉会长姚绍洪和首任广西姚氏宗亲会会长姚传文等宗亲会的成员均是姚氏光辉祖的裔孙。每年考取重点大学学子不胜枚举,还有留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学子,2013年姚百欣被清华大学录取就读。

据粗略统计,我光辉祖旗下裔孙有各级公务人员600多人,人民教师800多人,各级科研技术人员600多人,各行各业的精英不计其数。

供稿联络人:姚广文

23、广西玉林市容县黎村镇旺堂姚氏总祠堂

容县杨村姚氏一世祖云光公于明朝末年,崇祯癸未岁(1643年)因世乱从广东信宜双头村柒木社携妻带子田二公及孙儿,师弟发贺公邓氏,师弟帝帅公,师弟母亲刘氏一家,迁广西容县杨村镇六感冲,几经周折,最后定居六祥村六祥社。三世祖裕祥公(配侯氏)生五男:佛音,元邓,帝三,帝马,振瑞。四世祖元邓公(配黄氏)生五男:宗色,宗成,宗恩,宗治,宗贤。六祥村是容县姚氏人口聚居最多的地方。

容县黎村镇旺堂姚氏总祠堂,建于清光绪三年丁丑岁1877年,立壬丙兼子午二爻分针上吉,此穴名为“飞凤啳谷箩”,取名“泽远姚宗祠”,每三年闰月秋分节祭祠。民国中期,宗祠改名为“庆源姚宗祠”,自此,我族丁财两旺,约有1万多人口,人才辈出。民国时期,有黄埔军校毕业四人,在政界、军界任职,乡长、街长、县长、都察检官,州府秘书等十人,台湾师长五人,海外三个博士。新中国至今,出市县纪委书记二人,县长二人,书记、镇长、局长二十人,博士五人,大学女教授一人,副厅级干部六人,处级干部二十人。

当代容县杨村姚氏发展到18代,正在发扬祖宗优良传统,紧跟时代新形势,努力开辟新天地。

容县杨村镇六祥姚氏,明朝隆庆年间开始排字辈为:立云田裕元宗,兆广志廷明静。20世纪中期启用新字辈:美大焕中天文章华国德隆思乃祖忠厚传家,正业立纲常芳成宏伟展英才启世金玉永兴

容县黎村镇旺堂姚氏从清朝开始排

字辈为:廷成达德远绍文明光世业,宇开泰运永应景福耀宗传。

供稿人:六祥村姚美盛(本祠堂图片有当地宗亲提供)

延伸阅读:

Hash:9f248094f89fc0a3966792d5750a57d5d9f0b800

声明:此文由 姚氏宗亲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