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塞罕坝精神 做新时代“务林人”

北京出发,向北行驶400公里,有一道绿色的屏障,为京津地区阻挡风沙,这座美丽的高岭被称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到苍翠连绵、草木繁茂的林海,塞罕坝机械林场承载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三代人的不懈努力。

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需要每一位党员干部代代相传,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做好新时代的“务林人”。

传承塞罕坝精神,牢记使命、践行初心,种好新时代的“奉献树”。1962年,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肩负使命,响应国家号召,豪迈上坝,将青春奉献给塞罕坝,将生命扎根在塞罕坝,在这片黄沙漫天、无人问津的荒漠,他们甘于奉献、舍生忘死,终于换来了苍翠连绵、生机盎然的林海。作为新一代年轻干部,我们要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和重任,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用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传承塞罕坝精神,艰苦创业、攻坚克难,种好新时代的“奋斗树”。59年前的塞罕坝条件有多艰苦?“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生命,一代一代,在荒漠上筑立起一座座“绿色丰碑”。“困难面前不低头,树不种活不下坝”,从第一代塞罕坝人开始,已经融入到他们的血液中,并将基因传承给了子孙后代。年轻干部要从一代代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的奋斗史中汲取精神力量,面对党和国家的号召主动请缨,在基层一线扎根,到艰苦地区奉献,艰苦奋斗、发愤图强,面对新时代的困难和挑战,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磨炼意志、提升自我,做新征程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奋斗者。

传承塞罕坝精神,绿色发展、保护自然,种好新时代的“生态树”。从一棵树到一片“海”,每棵树的年轮都见证了塞罕坝的成长,记载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从给京津地区带来沙尘暴威胁的荒漠,到蓄水量相当于10个西湖的巨大“蓄水池”;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到“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从黄沙漫天到苍翠连绵,塞罕坝经过三代务林人的艰苦奋斗,铸就了一座中国生态文明进程的丰碑。如今的塞罕坝,净化水质2.84亿立方米、年释放氧气59.84万吨的重要生态屏障,并凭借绿化工程、生态旅游示范区等项目带动了周边乡镇脱贫致富,将“绿水青山”变为了“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新时代要更加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在第二个百年征程上建功立业。

Hash:c96885f2a454a79175961284428c76f4c19ff56d

声明:此文由 闪闪小红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