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村:为美丽乡村涂抹“青春”底色

↑ 点击 「绿色青浦」轻松关注~

深秋时节,走进白鹤镇的西南太平村,放眼望去,广袤的田野间似铺上一层金黄的色彩,风起时,散发着阵阵稻香,稻田上翻滚着金色的稻浪,蔚为壮观。

从近处看,村头巷尾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宣传画,组成了一面面集教育、宣传、美化于一体的文化墙,让人眼前一亮,活泼的文字配着俏皮的画面,惹人注目。“这里画的是春种,这张是稻田丰收。”村民刘丽芳正饶有兴致地带着她的孙子看这些墙画。

交谈中,刘丽芳告诉我们,现在太平村变化很大,处处洋溢着朝气,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群有想法的年轻干部。顺着刘丽芳的指引,我们在不远处的一面粉刷一新的墙面前见到了村支部委员许佳奇,他正在聚精会神地下笔创作新的文化墙,“这面墙我要画的是福善太平,因为我是学艺术出身,在打造美丽乡村中,我想以自己所学,为村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我觉得很开心。”目前,太平村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只有31.5岁。年轻,让他们有更多的想法、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建设美丽乡村当中。

小三园(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建设,是打造美丽乡村的重要一环。在前期规整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丹提出,“如果仅仅进行简单的规整,小三园建设是否太千篇一律?”一石激起千层浪,太平村“两委”班子经过头脑风暴后,决定在其中放置一些景观小品,同时,马丹还带队到村内睦邻点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村民们建议我们在‘小三园’内还可以设立一些蔬果种类标识牌,这样不仅让园内更显整齐,同时还能让外来游客更好地区分。”马丹说。

如今,经景观小品点缀的“小三园”,让太平村整体给人感觉更显精致。村民计根荣说:“我七十多岁了,从来没见过菜园还能这样规整,确实很有新意,而且很好看。”

想法不止于此,得到村民的认可后,村“两委”班子年轻的干部闯劲更足。在太平村内一处“乡村文化空间”吸引了我们的注意,里面不仅摆放着瓜果蔬菜大米,还有一套网上直播设备,村党支部书记马丹介绍,“通过文创空间,一方面可以讲述乡村故事,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将乡村文化空间打造成为直播带货基地。”

依托太平村“一粒米(太平清香稻米)、两枚果(草莓、青梨)、三棵菜(小葱、蕹菜、芹菜)”的基础优势,村“两委”班子将特色农副产品通过抖音线上带货、集市线下推介,进一步打造乡村集市特色化、多元化、创意化、常态化,将“太平乡村集市”打造成了太平村产业模式中的“网红”标志。

广阔农村,大有可为。乘着乡村振兴东风,年轻的村“两委”班子,将用自己的想法、创意为村民办出更多、更好地实事,在“福善”之地,刻画出属于太平村的隽美景象。

资料:融媒体白鹤镇分中心

编辑:吕斌

Hash:006eb016b553202e3be9d2978b2a056f12a80c32

声明:此文由 长江生活日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