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礼佛之人必到的一所寺庙,内供佛舍利!

众所周知,香港佛教信徒众多,以至于香港回归祖国之后,在1998年,港府特别规定,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佛诞为法定节假日

有此盛况,寺庙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修行、礼佛场所。譬如前年,亚洲首富李嘉诚在香港豪置15亿港币,捐造慈山寺,一时全港轰动。内有76米高的巨型青铜观音像,可谓是独曜香江。

不过,慈山寺可能一时风光无限,但在香港人心目中,却绝对比不上百年名寺——宝莲禅寺。

宝莲禅寺·法会

宝莲禅寺始创于清代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当年,来自江苏的大悦、顿修、悦明三位法师,长途跋涉来到大屿山,先是建立了“大茅蓬”,以为修行之地。

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在原先“大茅蓬”的基础上,建起了现在的宝莲禅寺,当时众人公推纪修禅师为首任住持。自此,宝莲禅寺香火鼎盛,在香江,但凡崇信佛法之人,没有不去宝莲禅寺礼拜参禅的。

宝莲禅寺在香港人的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被香港人称作“南天佛国”。其在香港的地位相当地高——历代宝莲禅寺的住持,后多接任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可见级别之高,而宝莲禅寺也基本上是僧俗公认的“香港第一寺”了。

神奇的是,来宝莲禅寺礼佛上香的信众中,除了黄皮肤的炎黄子孙之外,还有许多南亚小乘佛教信众(来自印度尼泊尔等国),可见香江上这朵宝莲,与小乘佛国信众,也颇有佛缘啊。

佛山

值得一提的是,在宝莲禅寺左方,有一山峰形似木鱼,被港人唤作“木鱼峰”。木鱼峰上有一奇观,便是高达34米的“天坛大佛”,这座巨大的青铜释迦牟尼佛像,矗立在木鱼峰上,连远处的澳门亦可看得见。

近年来,这“天坛大佛”俨然成了一处地标,甚至风头盖过了宝莲禅寺本身。许多到香港旅游的朋友甚至开玩笑说,“天坛大佛”必参,而宝莲禅寺则可免,足见“天坛大佛”人气之旺。

“天坛大佛”在上世纪70年代由宝莲禅寺筹建,最终于1993年农历十一月十七(阿弥陀佛诞辰),由宝莲禅寺延请高僧大德为其举行开光仪式。因其基座仿北京天坛之形制,故港人名之曰“天坛大佛”,实气魄非凡,超然出众。

天坛基座之中,别有洞天,三层殿堂中悬“瑜伽钟”,壁刻经文,日敲钟一百零八下,以钟声断众生诸结使(消除种种烦恼)。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三层的纪念堂中,供奉着佛陀的真身舍利。

1993年天坛大佛开光仪式

由于大屿山不在市区,所以去宝莲禅寺,或者参拜“天坛大佛”需要费一番周折。从香港市区到宝莲禅寺,推荐先乘地铁(港铁)至东涌站,从B出口出站到巴士总站,乘23路巴士至昂坪市集下车,车程约40-50分钟。

宝莲禅寺内的晚课

当年,在港英政府治下,多方打压佛教信仰,而香港的四众信徒,却益发勇猛精进、多方筹措,才在大屿山上营造出这一方净土,其事佛之心,如光明普照,可与日月同辉,与港英政府相形之下,真是:

人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地分东西,真如宁别东西?

Hash:a8051b57d787773cb9c878b65e19d6a05e31f646

声明:此文由 走读梵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