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北山的历史记忆——北山的梯田

榆中北山历史记忆——北山的梯田

最近,隆隆的推土机声打破了榆中北山——我所在山村的宁静,这是家乡有史以来实施的最大规模的梯田机械化改造工程。这不仅是联村联户、万名干部下基层实施扶贫、帮扶的具体体现,更是家乡人民彻底脱贫致富,实施转型跨越发展的前奏。

榆中北山山大沟深,虽然从我记事起,很多村子就有梯田,但这里的梯田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它不仅是从纵横陡峭的山梁上硬生生扯出来的丈八宽的狭长地段,更是北山农民用苦力和汗水换来的。

榆中北山大面积整修梯田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会战开始。在当时的农业合作社的组织安排下,许多村子的壮劳力都被集中起来,在指定的村子、指定的地点实施人工梯田改造。在那个纯手工的年代,最好的机械就是架子车,北山很多地区的土地都在山高坡陡的地方,纯人工整修出一亩梯田来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但勤劳的家乡人民在我所在的村子——贡马井,硬是用数年的时间,打造出了上千亩的连片梯田来,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这些饱含了太多家乡人民汗水的土地,如今正反哺着曾经创造奇迹的人们的后人。说实在的,如今,当我们游走在这些沧桑的土地上,收获着丰硕的庄稼时,却很少有人想起创造这些奇迹的人们,唯有参与了这些梯田整修的耄耋老人,面对着长满杂草的长八高的田埂时,脑海中才会偶尔浮现出昔日“战天斗地”的宏伟场面来。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农村实施承包责任制后,面对榆中北山干旱少雨,山大沟深,地理条件差的特性,本着整田增收,保持水土流失的目的,有关部门曾多次鼓励、倡导家乡的人们进行梯田整修,但苦于人力、物力的限制,家乡再也没有出现曾经的大面积连片梯田整修了。许多农民都在自己的田地里,进行零星的整修,由于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他们都抱着单纯完任务的态度,没有进行熟土置换,而是直接将熟土和生土一起倒掉,致使修成的梯田因为土壤贫瘠而好多年没有庄稼。面对减产的实施,农民开始产生抵触情绪,再加上整修梯田所付出的超强劳力,许多农民望而却步,榆中北山的梯田面积由此再也没有增长过。不过,即便这些少得可怜的梯田,也曾给我们带来许多快乐。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修梯田的地方是我们最爱玩的地方。在大人们劳动时,我们更多的是在倾倒下来的松软的土里挖窑洞、筑田埂、插芨芨草或者红柳、柠条。时至今日,虽然过去了三十多年,在许多零散的梯田埂上,仍能寻找到许多我们留下的痕迹。一些有幸存活下来的芨芨草或者红柳、柠条,已经繁衍生息,成为了固定梯田田埂强有力地植物

榆中北山十年九旱,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随着科学种田、科技下乡的进一步推广和实施,家乡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梯田作物的耐旱性和保持水土流失的优越性。许多地方的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在惠民政策的感召和引领下,自觉地配合政府部门实施农田梯田化改造。走进榆中北山,层层梯田绕山梁的景观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更让我惊喜和没有想到的是,在我生活过的小山村,也迎来了这样的发展机遇。联村联户、整村推进、农田改造,站在村口,倾听着机器的轰鸣,看着奔走的村民满心的欢悦,我仿佛看到了层层梯田里茁壮成长的庄稼,听到了麦苗有力拔节的脆响。我知道,家乡的富裕路的画卷已经展开了。

是的,思维决定生活,一个地方,只有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生活才会发生变化。我期待,我的家乡在联村联户,强民富民政策的引导推动下,家乡的人民更早地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 :点击:】

Hash:fbdddc866a185a3ffe68642a4ead6265bf8f96bc

声明:此文由 国宴飞翔语文教学与原创美文赏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