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1878年在新疆布置5000里防线,我军1950年接管最远一处哨卡

边疆的风景里,有旷野的风,有坚韧的守望。1878年,光绪四年,左宗棠至苦至难收复整个新疆。为加强和巩固新疆境内的防务,左宗棠在南疆地区布置了一条漫长的军事防线。这条军事防线蜿蜒盘旋,起自吐鲁番,经库尔勒、阿克苏喀什,最终抵达新疆最南端的和阗,全长5000多里。这条漫长的军事防线上,左宗棠大军共设站台67座,每处分兵驻守。

左宗棠

此时,侵略新疆的安集延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南部)阿古柏(1820—1877),上年已暴死在南疆的库尔勒。左宗棠担心阿古柏的眷属被清军冲散后,有人会藏匿起来,伺机兴风作浪。为了斩草除根,左宗棠命令官兵继续搜寻阿古柏的子女。在各族百姓支持下,官兵陆续查获阿古柏子女数人。清政府批准,阿古柏的子女被斩杀于喀什城外。

图拉镇很小

左宗棠对南疆防务极为重视,命令大将董福祥驻节喀什噶尔,总统南疆西四城马步各军。南疆西四城,是指喀什噶尔、英吉沙而、叶尔羌、和阗。不久,董福祥派遣一支上百人的骑兵,驻进喀喇昆仑怀抱,夯土垒石,创设至为重要的——赛图拉哨卡。这个名叫赛图拉的哨卡,正是左宗棠5000多里军事防线的最末一个哨卡。

赛图拉哨所遗址

我们在一个暖暖的秋日,从新疆皮山县城出发,沿219国道西行430多公里,翻山越岭来到左宗棠设立的赛图拉。百余年后的赛图拉,已变成了一座日渐繁华的小镇,被当代人称之为“喀喇昆仑第一镇”。小镇很小,一排店铺顺着国道延绵300来米,构成了小镇的商业集市。赛图拉镇上的海拔有3780米,也是古丝绸路南线通道上最后一个居民点。

赛图拉哨所遗址

今天赛图拉镇,仍是新藏公路的必经之地。清末,英殖印度总希望占据赛图拉,并且以此来窥探新疆南部的情形。左宗棠创设赛图拉哨所十年后,英国人杨哈斯班,带着一拨人妄图占据赛图拉。清政府在赛图拉的驻军,毫不犹豫地予以抵制。

赛拉图镇桥头堡超市女业主

我们在赛图拉镇,遇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女人。而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女人来到了严酷的赛图拉,压根就不愿意再离开。四川来的冬梅,先与人在这里开金矿,失败了,就开了一家花木兰旅馆;河南来的高莉,开了一家桥头堡超市,最多时每天收入好几万;济南来的许燕,骑行来到赛图拉,不走了,接手了一家川菜馆……上高原的女人,不仅生活在了赛图拉,还种出了各色的蔬菜。严酷的高原里,她们把满园春色带到极西的边陲。

赛图拉镇桥头堡超市

赛图拉坚韧的守望,最让今天的我们感动。左宗棠1878年创设了赛图拉哨卡,此后一代代戍边的军人,默默坚守着这方孤寂且严酷的荒原。民国建元后,新疆省长兼督军杨增新继续派兵驻守赛图拉。到了民国的后期,张治中、宋希濂他们,也都曾倾心关注过这处极西的边疆哨卡。然而,由于交通不便,远山阻隔,这个边陲哨卡常常又会被人们所淡忘。

剧照里解放军进驻赛图拉

1950年春天,王震359旅(时称解放军第5师)的一个加强连,奉命接管了赛图拉哨卡。解放军的这支连队,历经艰辛,从和田出发走了一个月才来到赛图拉哨所。解放军来到了边陲赛图拉,惊讶地发现驻守多年的国军官兵,仍然坚守哨卡。这里信息闭塞,国军士兵大多衣衫褴褛,每个人表情都很激动。他们争相询问:

——“部队什么时候又换装了?”

——“你们怎么现在才来换防啊?”

解放军官兵听完,立时潸然泪下。

赛图拉营房旧址

直到今天,赛图拉的风景里仍然没有一棵树,也没有烈士纪念碑。然而,却有着旷野的风,铁打的营盘,积雪染白了群山的苍头,以及戍边军人对祖国延绵不绝的忠诚。

Hash:23210edd2c5908c7e6ecf0416ae8fce79f8156fc

声明:此文由 飘逸的红裙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