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这座依山凿石而建的古寺,被称为“悬崖上的法门”

在我们的生活中

石头,普通到随处可见

它可以小成细沙,形成广袤的沙漠

也可以大成山体,巍峨挺拔

几千年的岁月

历经风吹日晒、雨淋霜打

依然本色如故

石头不应该是被沉默的

它的故事终究要被表达

今天

小编就带领大家问“石”石窑沟

探寻那里的古刹传奇

府谷县哈镇石窑沟名不见经传,却颇为神奇。有人形容石窑沟:

“入沟三里许,有石峡,宽百丈,长数里。仰望之,悬崖峭壁,高万仞,森森然。中有小河,弯弯曲曲。隆冬结冰,俯视之,一如玉带穿峡而过;春至也,冰雪融化,水为橙红色,状若赤练;夏秋之际,河水碧绿,清澈见底,汩汩远去,汇入清水川。”

石窑沟石峡两壁,南有石窟寺,北为属相山。最为神奇的便是“石”,在这里,所有的石头似乎都被赋予了生命的形态。经过大自然的巧琢天工,这些沉睡了亿万年的石头,已经不再普通,它们被赋予生命的灵动,几分神奇,让人惊叹!更有游客称之为“会说话的石头”!

石窟寺—依山凿石,“悬崖上的法门”

石窟寺,南依长城,东临黄河,依山凿石而成。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建于清康熙年间的西安广仁寺陕西境内唯一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石窟寺便是建筑年代更早的陕西境内藏传佛教寺庙的又一发现。

仰望石窟,背山面河,临空高悬。窟之右上侧天生一巨型石窝,宽3丈余,深2丈,略呈椭圆形,内置雕塑弥勒古佛之金身,卧姿,手握念珠,笑态可掬,河中望之,若在云端,其西便是一排石窟,洞背石崖,石窟若隐若现,呈不规则形,当地人称之为“阳窨子”。

梵文

穿行于石窟寺的各个洞窟之间,可以看到不少镌刻于石壁上的梵文,此前曾有专家考证,窟内石壁上的文字,系以梵文、藏文、蒙文书写的“六字箴言”——唵、嘛、呢、呗、咪、吽。虽然经历史的沧桑巨变,但文字依然清晰可见,规范、严整、有气势,属皇家所为,从此亦可以寻出一些历史的记忆。

汉字榜题

这是陕西境内鲜见的一处用梵文雕刻摩崖石刻

多体合璧

宗喀巴窟是在原“多体合璧”石窟内新设的,其内新供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立者宗喀巴大师,文殊、普贤二菩萨

西窟内还保存有一座一米多高的菩提塔,该塔整体依托洞窟内壁雕琢,下为两级十三层基座,具有典型的藏传佛教风格,此窟内还供奉有典型的三尊菩萨,属典型的红教造像,与甘肃拉卜楞寺内菩萨造像同出一辙。

如今,石窟寺游人较多,特别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菩萨圣诞,秦、晋、蒙三省交汇处游客众多,足见当地和周边民众对佛的虔诚和石窟寺在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名誉。也有游客称之为“悬崖上的法门”。

相山—天然石雕,亿万年的杰作

属相山因山顶天然形成的十二生肖巨石而成名,巨石位于绝壁之上,绝壁千任,险峻万分。绝壁上有石窟文化,与对面石窟寺隔河相望,是颇具名声的自然奇观。

登临石窟寺眺望,峡宽约600米,迎面石崖似刀劈一样垂直而下。细端详,偌大一座石山状若一只卧虎,虎头顶上摆置12块巨石,形态各异,如鼠、如兔、如牛、如猴、如虎……让世人产生无尽的感慨。

这一座座天然石雕,与石山连体,是大自然亿万年的杰作;隔河望,单件作品也有丈许高,近观,每件皆两三丈长,一两丈高,一溜摆开,正好12件,全都凸出基石,凌空而立,栩栩如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属相山正面悬崖,壁垂百仞,即使灵巧如猱猿者也绝无攀上去的可能。因方圆目之所见皆石山,无耕植破坏,登山寻险,天路可攀,绝壁参差,其境幽清,参禅悟道之境也。

山南侧的山坡上,一草一木之间闪露出愈发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处龙山文化遗址,较“石破天惊”的石峁还早300年,零落于四处的石器,是远古先民于斯生存繁衍的见证,七口石臼组成的“北斗”祭坛,更为石窑沟增添了无尽的神圣感与神秘感。

石头是硬的,但更多时候,它也可以是软的,它会被雕琢成各种造型,默默经历着岁月的流转,不变的却是那份历经世事的气定神闲。

“对口窨子”—藏兵躲匪,暗藏玄机

何为“窨子”?人类的祖先最早是利用天然崖洞以避风雨、挡严寒、避野兽,我们称作“穴居”。窨子是人工打造的洞穴。石窑沟的悬崖窨子内有20余孔小石窟,或楼阁,或一进多开,或套间。窨子从外面看,口小如瓮,里边却别有洞天,向纵深打进去,有些石窨子里边能住百人。当年,窨子兼有藏兵和躲匪的用途。

陕北“对口窨子”

站在峡谷仰望,会发现在石窑沟两岸石壁悬崖中部,有2个窨子4个口子,南北对峙,这便是“对口窨子”。

对口窨子为楼阁式石窟,每个窨子上下两个口子,底下那个口子离地2丈多,当年匪兵、贼人来了,用软梯(绳子编织成的云梯)将人和日用品、金银财宝、贵重物品吊上去,进到第一个洞口,第一个洞口与垂直而上的第二个洞之间有直径1米余宽的天井,每隔1.5尺凿一个石阶梯,共12级,人们登上去后,上面用大石块将天井口盖住,反顶一根木柱,敌人即使进到第一个洞口,也无法再上去,万无一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谓设计奇巧。

石窟寺灵圣一方

保一方平安,功莫大焉

如今天下太平

石窨子失去了它的防守价值

但悬崖上的记忆

窨子里的玄机

“石头”所蕴涵的生命纹路

更待今人攀进探寻究竟。

(声明:本文部分资料源于网络,图片由府谷旅游局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源: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Hash:5e71be9313d4063af9765381f9c8b5bf4dc863da

声明:此文由 延安圣地河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