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海原悬崖石洞!专家初步推断东汉时期就存在,曾是百姓藏身之所

大山深处,海拔2100多米的悬崖上,一个个黑洞洞的石洞如多层楼房深嵌在崖壁内,偏僻幽静、神秘莫测。没有人知道这些石洞诞生于哪朝哪代、用途为何……

日前,本报记者联合有关专家,在带路者的引领下对海原县境内这些悬崖石洞进行了探秘。

海原悬崖石洞

● 艰难寻找深山觅踪

海原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从县城出发前往探秘目的地,中间横亘着宁夏第二高峰,海拔2955米的南华山,要么从东侧绕山而过,路途较远,要么从中间翻山越岭。隆冬之际,我们选择了安全系数更高的绕山路线

峻秀神秘的海原南华山

探秘队伍起初由5人组成,带路者田玉珍、本报记者及摄像师、驾驶员,为了初步判定悬崖石洞的建造年代,本报还专门邀请了宁夏博物馆原馆长周兴华先生一同前往。

周兴华,1943年生,宁夏中卫人,副研究员。为国际岩画委员会委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周兴华就从事岩画、长城文物古迹的调查研究,他首先发现了大麦地岩画香山岩画、西山岩画、灵武岩画;首次提出了宁夏境内遗存有西周长城、秦皇长城、汉武长城、清修长城等观点。出版专著有《中卫岩画》《宁夏古迹新探》《岩画探秘》《解读岩画与文明探源》《宁夏史地新证》《大漠边关访古》等。

得知消息的海原县文物管理所马建东所长也同时赶往现场。  

华山六盘山余脉,记者一行从海原县东南方向出城开始绕山,一路途经分布在山里的该县史店乡、曹洼乡、九彩乡辖区。北方的冬季,千里冰封、大地苍茫、格外“冷静”。

红羊乡张元村冯家庄石窑洼石洞

“我是在一次采风中无意发现的。”带路者田玉珍是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散文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笔名白鸽,海原人,倾向于人文历史题材作品。在《作家报》《散文诗》《宁夏日报》《美丽中国》等30多家报纸刊物发表作品。著有散文、散文诗集《望海原》,编著的《海原大地震》连环画系列丛书荣获全国科普作品优秀奖,作品《北望贺兰山》荣获全国散文诗征文大赛一等奖。

常年生活在海原的田玉珍,为了创作更有厚度的文学作品,多年来坚持深入实地采风激发创作灵感,她的足迹踏遍海原的山山水水。“2018年秋季,在历史文化资料中看到海原元龙山石窟金佛沟石窟的介绍后,我想用文学形式去表达。”田玉珍说,随后她就去了这些现场,观察山形地貌,体会石窟当年盛景,无意中在海原南部偏僻的深山里发现了几处与石窟功能似乎不同的悬崖石洞。她说:“找不到秘道就上不去那些洞,后来还去过几次,但也没有进去。”

密集的石洞群

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九曲十八弯”,沿途部分道路两侧是蔚为壮观的梯田,离开道路更远的地方,则是荒山秃岭。经过红羊乡杨明村时,探秘组已走了78公里山路到了中午时分,记者一行在这个山村的小卖部买了桶装方便面,店主老夫妇热情地为大家加了开水泡好面说:“山外面的人很少到我们这儿来。”

“应该不远了。”当日中午1时30分许,当探秘组终于绕过南华山行至元龙山的山脚下时,田玉珍说道。在这里,探秘组与先期到此的马建东所长会合,共同开始接下来的探秘之旅。在田玉珍的引导下,我们离开乡村公路进入一个崎岖难行的河谷地带。河谷内一条小河的大部分河面都已冰冻,局部未封冻的地方流水潺潺,为静谧的山乡增添不少活力。

沿着弯弯曲曲的河谷行进几公里后,一路的黄土地质在此变成了砂岩地质,河水冲刷形成数米高的河堤形状各异、千奇百怪,田玉珍表示我们要探访的石洞就在附近。探秘组上了河谷开始步行上山,由于距上次前往现场时隔较远,田对石洞的准确位置和上山的路有些模糊,经过几次“误入歧途”的努力,最终我们在1公里外的一个半山腰,找到了石洞。  

设备记录,探秘路线在海原大山中经过的最高海拔为2248米

● 悬崖石洞令人震撼

这组石洞有5孔,大小不一,上下两层,其中一孔在上层,洞口均向南开。一层的石洞口地势较缓,可信步而入,面积3至9平方米不等。石洞内空无一物,四壁有深刻的凿痕。石洞似乎都曾被火烧过,内壁为黑色。

二层的石洞看上去并不高,但因山势原因,包括周兴华在内,探访组几人轮番尝试都无法到达二层洞口。摄像师小李自告奋勇向二层洞口发起挑战,经过小心翼翼地努力,终于抵达洞口,却忽然产生恐高反应,头晕目眩而退了下来。“我看到洞内似乎有锅台,紧接着一股热浪涌出,感觉站立不稳”,小李这样扫描他在二层洞口的感受。

周兴华先生仔细探查现场,在较大的石洞内,发现一个刻在侧壁上的汉字,巴掌大的字下半部分十分清晰,依稀为“記”字。周兴华表示,仅凭这个字暂时无法判定其凿刻年代。

周兴华在石洞内壁上发现一个汉字

石洞内壁上发现一个疑似“記”的汉字

田玉珍介绍,“沿着河道走,还有一处石洞”。探秘组向河谷内继续深入1.3公里后,果然看到河道北岸一座高耸且相对独立的山上,有十几孔石洞分布在山崖上,上下四层,洞口大小不一,均朝南开。

现场看到石窑洼石洞所在山体高五六十米,与设备上等高线图显示高程基本一致

沿着一条坡度较缓的羊肠小道来到山崖跟前,崖壁基本垂直于水平面,高度落差五六十米。这些石洞所在的山是砂岩地质,与周围的黄土地质明显不同。底层的石洞大多已经风化或破坏,只残留着一些轮廓。要想上到二层,似乎无路可走,经过探秘组仔细寻找,终于发现两个秘道。进入一个宽约3米、高1.5米的长方形石洞内,越往深处洞顶越低,最后只能半蹲前行。走到最里面时,一抬头记者发现洞顶一角有个与肩同宽的小洞,爬上小洞里面却是三人宽的台阶直通上一层。此外,在山崖中间位置发现一个仅容一人进入的小洞,洞内是依稀可辨的台阶。探秘组从这里上到二层,二层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平台,仿佛是这组石洞的露天“阳台”。在“阳台”东侧边缘部位,有一个拱顶正方形石洞,宽、高、深均为2米左右,地面较平,铺有浮土,洞内没有其它物体。

探秘组从秘道攀登探索

对于石洞集中的第三层,探秘组尝试多种努力,但都无法上去。第三层相对居中且凹进的位置,有一个五六米高、四五米宽的较大石洞,它所在的崖壁向外倾斜,洞口前下方有似乎人为设置防止攀登的大石块,给人十足的压抑感。这个石洞的上部两侧还有1米见方的小洞口,就像这孔大洞的观察瞭望窗。与旁边其它石洞约1.5米高、1米宽的洞口相比,这个石洞优势明显。一切信息都显示出,这孔洞穴的地位非同一般。田玉珍分析,第三层并非上不去,而是尚未找到秘道。据了解,当地人称这里为石窑洼。

石窑洼石洞间有秘道相通,设计巧妙

● 叶绿果红现象反常

由于时间关系探秘组决定寻找下一处石洞。在田玉珍的带领下,我们沿山谷崎岖地形,向南行进10公里后,到了与西吉县相邻的海原县李俊乡上窑村附近,在一处相对平缓的山地一侧,找到了此行的最终目标——一处令人震憾的悬崖石洞。

放眼望去,在一片枯草丰厚的半山坡上,有一个数百米宽、上百米高的直立悬崖,其上布满大大小小的石洞,从两层到五层不等,有40多孔,像一座大楼嵌在高高的悬崖中。

气势宏伟的李俊乡上窑石洞群

探秘组穿过茂密的枯草丛时发现,这一大片枯草地是有规律地呈“之”字形向半山腰的石洞前延伸。逐个进入一层的石洞记者看到,这些洞基本都是比较规整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洞穴,面积约为4至9平方米,其中一些洞壁有烟道熏过的黑色痕迹。

与之前的石窑洼石洞一样,上窑石洞也有着不易察觉的秘道,有的在洞中洞里,有的在侧洞中。记者从侧洞进入后穿过一段斜坡甬道来到二层石洞中,这里洞壁平整,洞高近2米,行走自如。走到二层石洞深处,发现洞顶有一个下水井粗细的圆形天井直通第三层石洞。踩着天井内壁两侧的小坑上到第三层,这层的石洞更加整齐,方方正正,还有走道通往悬崖中部区域。临崖的石洞都留有方形“窗口”,从“窗口”居高临下,一眼望尽半山及河谷,是哨兵警戒瞭望的最佳位置。由于没有找到更多秘道,四层以上的石洞探秘组未能上去。

寒冬腊月,冰天雪地的海原百草枯萎、不见生机,然而在上窑石洞探秘组却发现反常的一幕:在一层石洞洞口,有一片区域的植物叶绿果红,春意盎然、无视寒冬。绿叶呈伞状,娇嫩青翠;红果似黄豆大小,密密麻麻、鲜红欲滴。

● 即将开展文物登记

设备记录,探秘组从海原县城到达石窑洼石洞,行程为89.8公里,海拔从1822米上升到2100米,用时3小时45分。抵达李俊乡上窑石洞,行程为98公里,海拔2150米

这些石洞是何用途,建于何时呢?

从石窑洼石洞过了山下河谷向东1.3公里处有个村庄。该村80岁的村民冯俊廷告诉记者,这个村是海原县红羊乡张元村冯家庄,“石窑洼我进去过啊,还在里面生活过,洞口小,里面大着呢”,冯俊廷说,在他小时候,正值民国时期土匪横行,老百姓为了躲避土匪祸害,都爬上石窑洼住进洞里。“老百姓挂梯子上到洞里,把粮食和水存好,再把梯子抽上去关上洞门,土匪来了就用石头防备,他们就上不来。”

李俊乡上窑村村民杨文军说,“听老人讲上窑石洞曾经也是人们躲土匪时住过,当年主要是一个姓张的大户人家在用”。冯俊廷介绍,他的爷爷出生在清朝,“我爷告诉我,他出生时石窑洼石洞就已经存在了,没人知道这些石洞是什么时候修的,一直都有。”

海原县志记载,海原境内自古以来水草丰茂,沟壑纵横,是重要牧区和军事要地。解放前后一度匪患成灾,3年抢劫572户,打死打伤当地群众263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剿灭匪患,将一个安定团结的新海原交给海原人民。冯俊廷老人感慨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没有新中国,可能我们现在还在石窑洼的洞子里躲土匪呢。”

当天,探秘组先后探访了3处石洞,当地年长的群众对几十年前在石洞里躲避土匪的情景,印象深刻。但纷纷表示,没有人能说清这些石洞到底建于何年何月,当地人一般不会进入其中。

近乎直立的秘道

海原县地震局局长刘刚介绍,海原处在阿拉善鄂尔多斯青藏高原三个版块的结合地,属于黄土高原地区,唯独探秘组所探访的几处石洞所在地,为红色砂岩地质,比较坚硬,也许这是前人选择这些地方凿刻石洞的原因。

“初步来看,这些石洞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整个探秘过程中,一直默默无闻却每到一处就里里外外仔细查看,并与年轻人一道攀上爬下的78岁老专家、宁夏博物馆原馆长周兴华,用实物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在三处石洞群分别找到了一些东汉和南北朝时期的陶片、瓦片和大量宋金时期及明代的瓷器碎片。

“这些山崖石壁上凿刻的石窑洞,开凿于古代,至少在东汉时期就有了。东汉、南北朝时期陶器和瓦当的制作,从形制、绳纹等方面,有着典型的工艺特征和朝代印记,宋金、明代的瓷器制作工艺也特点鲜明,这些古物残片,能够印证从汉代到明清时期,这些石窑洞都有人类在活动,也说明古人居住和利用过这些窑洞。”周兴华说,从一些洞口安装的门框等方面来看,近现代有人使用过的痕迹也很明显。

专家在现场发现的部分明代瓷器残片和汉代、南北朝时期的陶片、瓦片

凿于2000年前的石洞,如今需要怎样保护呢?海原县文物管理所马建东所长查阅文物档案后介绍,探秘组探访的第一处石洞,有文物档案。档案记载为:黄龙山石窟。位置是海原县红羊乡张元村冯家庄北黄龙山南麓腰部。石窟共5窟,窟内造像均毁不存。石窟依据形制,始凿年代不晚于唐,废弃年代不详。因历史悠久,可佐证北魏至唐时期的石窟艺术及发展史,有一定研究价值。2013年6月,海原县人民政府公布黄龙山石窟为不可移动文物,2019年6月,周围设立保护界桩6根。

马建东说,近年来,海原县对县境内发掘的文物古迹给予全力保护,在石窑洼石洞几百米范围内,还分布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和1920年海原大地震后筑建用于防御匪患的冯家庄台墩,此地历史文化十分厚重,文物部门打有保护界桩。而对于石窑洼石洞和上窑石洞,他表示,没有登记档案。周兴华认为,这些古代建筑艺术,反映了我们的先民在此生活的历程,包括居住状况和经济状况,很有研究价值和启发意义,应该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可以尝试把它转化为文化旅游项目,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马建东表示,文管部门将尽快对石窑洼和上窑石洞展开文物调查和登记。(宁夏日报记者 王文革 实习生 李晓明 文/图/视频)

编辑:陈华

相关链接:

早在新石器时期,海原就有人类生息的痕迹。

史料记载,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时期,县境水草丰美,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在这片古老而丰厚的土地上,西北各少数民族聚散无常,戎、狄、匈奴、胡、屠各、鲜卑、突厥、吐蕃、党项等各领风骚,都曾在这里上演过自己的历史大剧。

隋唐时期,在海原县境内设置了最早的地方建置,他楼县和萧关县。一条文化传播之路如同迷人的丝带,从古长安开始飘逸而出,沿着泾河谷,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腹地,留下了灿烂的商旅文明,并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独特性的历史文化。五代时期,因长期受吐蕃、党项部族的控制,曾经出现过一段和平岁月。在那段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牛羊遍野,牧歌悠悠,一派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在广袤的海原大地,格外壮美。

到了宋夏金时期,海原因独特的军事地理位置和丰美的自然环境,西夏党项人在南征北战中发现了这片风水宝地,并将牵屯山改名为天都山。天都,一个令人神往的地名,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诱惑力。宋咸平年间(998-1003),西夏首领李继迁在天都山下建造了南牟会城(今海原县西安镇黄湾村古城遗址),期间畜牧军事两全其美。整个天都地区任由西夏人在此纵横驰骋。遗憾的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西夏王国从与北宋辽国平分秋色到与宋金鼎足相持,雄踞西北近两个世纪后,最终,战争将它深深埋入历史的尘埃之中。

为加强防御和争夺“丝绸之路”的控制权。宋、夏都在这里建筑堡寨,其中有著名的萧关古城西安州古城、甘盐池古城、党羌寨、临羌寨、镇戎寨等。

据不完全统计,今天仍矗立在海原大地上的古城堡烽火台等古遗址、遗迹有400多座,它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海原由于拥有众多古城和堡寨遗址,被国内史学界称为“古城博物馆”。(白鸽 提供)

Hash:92b6e057fe9da53480cb967c80d148e9d83b63e1

声明:此文由 发现银川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