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府谷:一座多元文化融合的魅力古城

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地处秦、晋、蒙的三角地带,因境内多山谷而得名。府谷西汉时期建置富昌县,公元910年设府谷县,这里历史积淀丰厚,文物遗存众多。襟山带水的府州城,始建于五代时期,是我国北方保存最完整的宋城;千佛洞、荣河书院、文庙、七星庙、石窟寺等名胜古迹,承载着府谷厚重的文化;蜚声中外的二人台是长城内外多元文化的活化石。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彰显了这片高原厚土的独特魅力!

府谷县丰富的历史积淀、独特的人文内涵和壮美的自然景观赋予这片沃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近年来,该县抓住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机遇,不断发力,构建全景式大旅游格局,加快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努力打造精品旅游路线,旅游业这个阳光产业前进的步伐变得铿锵有力。

精心谋划,打造四大核心景区

在壮阔的自然风景和人文世界里,府谷仿佛就是一轴神秘而又独特的画卷,不仅黄河在这里激流奔涌直下晋陕峡谷,而且绵延的长城东西横贯全县百余公里。

依托黄河,打造风情旅游区。“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弯弯里有个府谷川。”作为黄河入陕第一县,黄河蜿蜒于府谷东部,由东向西南在府谷境内流长108公里。沿线山河秀美,河川谷道遍布其间,莲花辿、黄河入陕第一湾、晋陕大峡谷、西口古渡码头府州古城、河滨公园、香炉山森林公园、碛塄枣林风光、高寒岭森林公园景点由北向南分布,形成独特的黄河沿线旅游带。近年来,府谷县大力推动黄河风情旅游区的发展和建设,建设集观光、休闲、度假、水上娱乐专项旅游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去年,府谷县城南部狮子城景区已完成投资800万元,今年,府谷县计划完成投资1500万元,重点进行景区道路、绿化、民俗旅游景点建设。

修缮古迹,打造古城旅游区。府州城始建于五代时期,依山临河,蔚为壮观,距今已逾1000多年,是我国北方保留最完整的石头城和陕西省重要的宋城遗址。城内文庙是陕北目前保存最好的一座孔庙,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荣河书院也古风犹存,其前身为“义学”,是专门收寒门子弟就读的学校。府谷县借鉴平遥古城的开发模式,整体维修、抢救性保护府州城的古街格局、古建、四合院群落及县城整体风貌,把府州城打造为我国重要的宋城遗址公园。通过开发,凸显以千佛洞—荣河书院—文庙—五虎山为主轴的旅游线路,使其成为府谷县城旅游的重要支撑。

注重人文,打造都市休闲旅游区。五虎山亦名五龙山,旧府州八景之一,被誉为“小布达拉宫”和府州城的“后花园”。香炉山位于县城西,亦名黄河梁,南临黄河,背依群岭,登高远眺,山水一色,云蒸霞蔚,十分壮美。河滨公园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县级黄河公园,占地1000多亩,院内绿草如茵,林木葱郁,公园既有南方园林之秀美,又兼北方园林之雄宏。今年府谷将投资1000万元,重点建设五虎山、香炉山森林公园,完成景区道路、景点、展览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围绕长城,打造长城军事旅游区。如同中国北方的许多地方一样,长城也在府谷留下了印记,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魏、秦。如今存留最多的当属明长城,总共绵延100多公里,部分段落夯土层至今仍清晰。过境之处,烽火墩台林立新民龙王庙墩台、清水转角楼墩台等保存较好。同时,城堡相连,明长城三十六堡府谷境内有镇羌堡、黄甫堡、清水堡、孤山堡、木瓜园堡五座驻兵营堡,和长城互为犄角,历来为重要军事堡寨。现如今,府谷县将明长城沿线景区作为重点开发的旅游项目之一,五座营堡的修缮工程已全面铺开,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创新形式,打造“二人台”文化品牌

二人台是府谷最具特色的民间戏曲品种,被誉为陕北文化的活化石,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演播,2008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府谷县成立了二人台艺术团。

府谷二人台是府谷最具特色的民间戏曲品种,其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由土生土长的塞上民间音乐与晋北蒙西民间音乐滋养融合,形成跨地域的民族民间音乐戏曲文化交融的产物。府谷二人台风格既有北国高亢激昂主调,也有中原委婉动听之韵,剧目丰富,曲调繁多;演唱形式小型多样,便于吟唱,易于表演,最贴近社会低层民众情绪;乐器简单独特,其中四弦为之“梁柱”,四页瓦强化节奏,地方特色明显;曲目、剧目丰富,表演技艺完整,形成了独自的艺术体系,便于自娱自乐,雅俗共赏。

2009年,府谷县组团参加“第三届中国·呼和浩特二人台、民歌大赛”,取得了金银铜五项大奖,同年,二人台艺术团赴太原参加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比赛,张耀、刘美兰获擂主。2010年,成功举办了陕西省第三届小戏小品大赛“府州杯”赛,府谷代表队共获得24项大奖,居榆林市第一。举办了庆祝建县1100周年系列文体活动。2011年,受中国音乐家协会指派,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走出国门,远赴匈牙利参加中国之夜音乐会,演出获得全场观众高度评价。

为了将二人台艺术传承和发展下去,府谷县文化馆免费开设了二人台艺术培训班,为二人台艺术的爱好者提供免费培训,进一步提高其兴趣和水平。同时,府谷县还积极推动二人台进校园项目,每周安排专业老师对小学生进行二人台辅导教学。府谷县文化馆馆长温永开告诉我们,二人台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反映。它曲调优美,内容充实,孩子们对这些土生土长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争先恐后要当“非遗”传承人。

“我很喜欢唱二人台,自上学期学习以来,我学过打樱桃、打金钱、五月散花、十对花、拜年、买菜等,老师给我们教的非常好,我很喜欢他们。”府谷县四完小的学生石佳琳告诉我们。

全民动员,大力开展社会群众文化活动

近年来,府谷县以节庆文化、社团文化及广场文化为重点,大力加强社会群众文化工程,形成了大文化工作格局。

今年春节期间,举办了3场“迎新春文艺展演”“社区春晚”“网络春晚”演出活动,将舞台留给群众,让群众积极参与到展演活动中来;元宵节期间,举办了由11家秧歌队、灯展、灯谜、戏剧演出、秦晋蒙民间器乐演奏、叭音会、摄影美术展览、少儿书画展览、拔河比赛等组成的元宵节文娱活动,赢得了群众的好评,观众达15万人次;“五一”、“六一”举办了各类书法美术、摄影、剪纸展览、演出等活动。此外,每周还安排群众文化辅导骨干对各社区民间文艺团体进行辅导。成立了书法、美术、摄影等30多个文化社团,不断引导群众文化活动向“广”处发展,向“深“处开拓,向“高”处升华, 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目前,府谷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和谐府谷、魅力府谷”一张地方文化名片,成为反映府谷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广场文化活动的举办,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也提升了县域文化品位,对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凝聚群众的精神力量,调动全县人民积极投入全民运动,推动全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该县每年开展广场文化活动150多场次,县文工团和二人台艺术团下乡演出300多场次,充分满足了基层群众文化需求。

“广场文化系列活动的开展,就是为了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真正能让广大群众走进广场,开展娱乐、健身活动,增进相互之间的交流,共同来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让文化舞起来,让生活舞起来。” 府谷县文体广电局负责人说。

挖掘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府谷地处秦、晋、蒙三省(区)接壤区,山岭交错,沟壑纵横。长城横亘县北,黄河绕其东南,地势险要,进易攻,退易守,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府谷一直是守卫中原、抗击外夷的边关前哨。

府州折家将自唐末五代以来,世代镇守府州,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历经十几代人,仅凭府州一隅之地顽强抗击辽、西夏等,并涌现出折从阮、折御卿、折继闵、折克行等英雄将领。这些事迹既载于正史,又有碑铭作证,至今已经成为府谷县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

七星庙又称昊天宫,也叫无梁殿,位于孤山堡北门外1公里处,这里曾见证了巾帼豪杰折赛花和北宋名将杨继业的美好爱情故事。它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现存大殿、前庭两处主体建筑。大殿屋顶为九脊歇山式,殿前过道为卷棚式,单檐斗拱,磨砖对缝,从底到顶,以砖砌成,融合有西北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民族建筑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

府谷县哈镇解放前称哈拉寨,位于陕西省最北端、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处。1938年5月到1945年8月,这座古镇曾是抗日英雄马占山将军及其所属“东北挺进军”的军部、黑龙江省政府的省府所在地。马占山在哈拉寨驻守这七年间,在坚守河防的同时,积极发展地方经济,特别是在文化、慈善、教育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1942年,马占山将军在哈拉寨建造了现代史上第一座“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塔旁建有“忠烈祠”,里面祭立着2000多名抗日阵亡将士的牌位。马占山亲笔撰写了抗日碑记。1944年,他捐资15万元,兴建了中山心学校(今府谷县哈镇学校前身),在校内修建了秀芳图书馆、中山堂等。记叙了“九•一八”事变以来,“东北挺进军”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主要战斗经历和日本侵略军的罪恶行径。

近年来, 府谷县为了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再次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马占山抗日纪念馆,该纪念馆也于近日入选了全国抗战主题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折氏家族、抗日英雄马占山等,都是府谷边塞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府谷抗击外夷、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为府谷历史文明增添了绚丽的风姿。

府谷历史源远流长,府谷文化丰富多彩,府谷山水神奇壮美。黄河文化、长城边塞文化、黄土文化及草原文化的大融合,历经岁月的沉淀,演化成为新时期“宽厚、务实、争先、共享”的府谷精神。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使府谷成为全国百强县、全国文明县城、西部十强县、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文化先进县。

“保障改善民生,文化应当先行!人民群众不仅需要吃饱穿暖居安行便,还希望活得快乐、活得幸福、活得有质量、活得有品位、活得有尊严。”府谷县县长辛耀峰说。(通讯员王子熙)

Hash:b7693f2188168f3e562e306a0ba35e893eda1993

声明:此文由 府谷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