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两进清华悼念朱安,却一生不曾提及鲁迅!三观不合不必强求

救亡图存的运动我们历史上不缺少,在革命中的民主斗士更是如繁星闪耀!但是在1936年的时候,我们头顶的星空少了一颗,或者可以说是多了一颗最亮的星石,它就是鲁迅的化身。

鲁迅在那一年溘然长逝,文学坛中顿时蒙上一片凄然之色,造诣和文化遗留是鲁迅辉煌过的证明。当然,我们大可不必为鲁迅的离世而伤心,人体的消逝不可避免,鲁迅的模样永远被我们铭记于心!

鲁迅是一个时代的伟人,是无数曾经和现在的少年郎的偶像,他几乎是完美无缺的。可说是完美当然只是一面之词了,历史上就有一位名人和鲁迅完全不和,他就是朱自清。

一帆风顺的青年

朱自清同鲁迅一样,都是五四运动时期的重要作家之一。他出生于1898年,6岁随家搬迁到了扬州。扬州山水养人,朱自清是那片山水的受益人。朱家的文化底蕴深厚,家族中出过好几位士大夫,有极其完善的家规和家学。受到父辈的影响,朱自清对学问从小就有不一般的见解。

学问渊博似乎注定是他的代名词之一,同样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他还养成了“整饬而温和、庄重而矜持”的文人气质,这样的气质也是使他和鲁迅三观不合的原因之一!

1916年,18岁的朱自清中学毕业,他的志向是考进北京大学。第二年,他便得偿所愿的升上了北京大学本科哲学系,这其中可不是运气原因,实在是出于他的卖力读书!当他进入大学之际,革命运动大量爆发了,有知识的新青年是走在革命前沿的一批人。

早在他决心要报考北京大学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名字从"朱自华"改成了"朱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楚辞》中的"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为警示自己一生要清廉,并且刚正不阿!朱自清对人生有规划,也有胆量。所以五四运动风潮席卷的时候,他就是参与者之一。不仅是大力支持了五四运动,同时他还在北京大学校园内传播新思想和开展演讲。

个性和气质的原因,使朱自清对于自己的作品有极高的要求,首要的就是必须有自己的特色,绝不随波逐流!1919年时,朱自清开始涉足诗歌的领域,也是新文学运动初期的诗人之一。出自他笔下的诗歌,大多数都是清新明快的,让人感受到一片欣欣向荣之感。他的风格得到了很多读者的追捧,也让他奠定了自己的文学地位。

从北京大学大学毕业之后,朱自清的生活依旧被学习充斥着,同时他还开始了自己的教育事业。他忙着教书育人,忙着创办诗刊,还要忙于创作。鲁迅所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肯挤,总会有的",这句话便可以完美的作用在朱自清的身上。

他的一生顺利,坦荡,被人敬佩,被人崇拜,温文尔雅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制。那他为什么还会和鲁迅之间不合呢?

不合的两个原因

朱自清和鲁迅,细数他们的相同点可能就只有两人都在文学上登峰造极,至于性格上,是完全没有相似之处的。这样的原因让朱自清两次进入清华大学悼念朱安,都没有提及过鲁迅一句!

朱自清和鲁迅的交集实际上并不多,一生只见过三次面。鲁迅逝世过后,不管是文人圈还是民间都受到振动,各个地方的人自发前去墓园默哀悼念,唯独朱自清避免了这样的场合。两个人本来就不够熟悉,这样的做法其实是没有什么不妥的,但是各位熟知朱自清的朋友明白,其中还有一些渊源!

朱自清从一开始就对鲁迅颇有微词,原因有两个。其一就是,鲁迅对朱自清的弟弟朱安的态度让朱自清非常不喜,其二就是,鲁迅的写作风格和朱自清背道而驰。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看过鲁迅写的文章的都可以明显感觉到,鲁迅的文风犀利,直指弊端。特别是鲁迅早期作品《两地记》中,创作的灵感都来自当时的青年革命运动,鲁迅不仅没有在书中支持他们的爱国运动,反而是表露出了讽刺的态度!朱自清可是爱国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这样的态度可不就是狠狠嘲讽了朱自清?

朱自清认为,鲁迅写文章,实在是过于放肆了,不管是时势人物还是古时先贤,只要有一些过错被鲁迅挑剔了,就会被拿出来说道说道,伤了不少人的心!朱自清对鲁迅有些不满,但是不会可以表现,这也是出于他的性格原因。所以在和鲁迅有可能交锋的场合,他都是敬而远之的!他能够大方承认鲁迅在文学坛上的地位和造诣,但是在创作风格上不敢苟同。

朱自清谨慎巧妙地应对着和鲁迅之间的不合,但是同样的事业还是让他们不得不交流。他们见过的三次面中,有一次一直让朱自清记忆深刻。

三次会面之一

由于母亲去世,鲁迅赶往北平祭奠,而当时朱自清正在清华大学教书。听说鲁迅要来北平,清华大学的文学会成员都兴奋不已,想要乘此机会邀请鲁迅来交流一些看法。这个邀请人就是被大家寄予厚望的朱自清!没有办法,朱自清只好硬着头皮上。

朱自清和鲁迅之间到底经历过怎样的谈话,大家不得而知,但是朱自清没能成功地请来鲁迅。其他的朋友们都能清晰地回忆起,当时朱自清从鲁迅那里回来,满头大汗,手中还拿着手帕不停地擦拭,嘴里嗫嚅到"他不肯来……"

在鲁迅这里碰了钉子,可能是朱自清更加明确自己和鲁迅不合的原因之一!

朱自清吃了闭门羹,仍然没有小气的抹黑鲁迅,只是说两个人的交流更加少了。鲁迅继续的锋芒毕露、针砭时弊,而朱自清则继续做他的儒雅文人,各自安好。

朱自清仍旧两次进入清华园,就证明他对鲁迅是一直怀有敬佩之情的,只不过道不同不相为谋。江湖都是一笑泯恩仇,更何况是鲁迅和朱自清之间呢?猜忌和不满少一点,去看见你讨厌的人的闪光点可能会比你挑剔他的缺点更加有意义。

参考文献《鲁迅传》

Hash:b7e888702a88ff994f2a0bb9e596880988131c63

声明:此文由 小志趣说历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